-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六輯敵后根據地---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61908
- 條形碼:9787214261908 ; 978-7-214-26190-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六輯敵后根據地---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 本書特色
本書以獨特的視角對山西抗日根據地這一特定歷史階段、特定區域、特定社會組織形態下的社會教育進行了系統闡述,既有宏大的歷史背景又有精細的研究切口。從歷史學、社會學、教育學三個維度描摹出山西抗日根據地社會生活形態。本書用翔實的史料介紹了山西抗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的組織與實踐。讀者可以從中窺見早期中共領導下的社會教育的一般特征和發展路線。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六輯敵后根據地---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 內容簡介
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是在抗戰與中共革命的大背景下實施的,具有鮮明的戰時性和工具性特點。其不僅傳授知識于根據地民眾,亦改變民眾的精神文化面貌,進而推動傳統鄉村社會權力結構的變革。本書遵循“讓歷史說話、用史實發言”的宗旨,通過分析大量原始檔案資料,從根據地社會教育的實施背景、制度安排、運行實踐、人員結構等方面力圖展現山西抗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的原貌。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六輯敵后根據地---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 目錄
導論
**章全面抗戰爆發前中國社會教育的發展概況
第二章山西抗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的實施背景
第三章山西抗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的制度安排
第四章山西抗日 根據地社會教育的運行實踐
第五章山西抗 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的教學裝備
第六章山西抗日 根據地社會教育的特色 272
第七章山西抗日 根據地社會教育的影響因素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
索引
后記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六輯敵后根據地---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 節選
第四章山西抗日根據地社會教育的運行實踐 小學生宋乃庭在飯市上聽到鄰居老漢說“這伙孩子亂,今天折這家的樹枝,明天拿那個人家的柴,成天讓老的罵,真是沒辦法。”宋對老漢說“讓孩子上學,識個字就好了。”老漢回答道“還得鬧柴,上學顧不得。”于是宋說自己愿意教這些孩子們,但是老漢說孩子們 有家務忙不過來,宋說那就晚上教。于是30人規模的兒童冬學就此成立起來。校長趙占元認為這個辦法非常可行,遂將此經驗在 學生中推廣,在高小師生共同努力下,兒童冬學紅紅火火的辦了起來。 兒童冬學按照30人的識字水平進行分組,識字50個以上的7人編為**組;識得幾個字的7名12--13歲兒童編為第二組;不識字的8--9歲兒童共16名,編為第三組。教學內容主要以識字課為主,因無課本,所教內容遵循“學生想學什么,小先生就教什么”的原則,一般教與日常生活相關的字。 1945年11月中旬到1946年1月中旬為期2個月的學習時 間,30位兒童中有20人除學會40個字外,還學會認路條,10人會寫會認路條,7人學會算盤的“二歸”法,13人學會了“九九”乘法表,但仍有10人未學算術,兒童冬學不僅教會了兒童文化知識,而且培養了兒童好的品質生活習慣等,深受鄉村老百姓和兒童家長 的歡迎。如李錫太原先是一個嬌生慣養的孩子,不知節儉,自從參.加了兒童冬學,其母向宋乃庭表示感謝說道:“俺錫太早先做個稠飯他不行,要吃燜飯,就得給燜飯,現在做什么吃什么,還和我說要節約呢。”魯小狗爹說:“小狗過去我說東,他偏向西的牛脾氣,現在的脾氣比原先好多了。”兒童冬學推廣開后,很快發展到8所,共計學生250多名,占到了當地學齡兒童的半數之多,其中男性學齡兒童基本全部人學。
抗日戰爭專題研究第六輯敵后根據地---山西抗日根據地的社會教育 作者簡介
辛萌,歷史學博士、山西大學近代中國研究所講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共根據地教育史研究。在《華東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編輯之友》《安徽史學》《西北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等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多篇。參與撰寫學術著作2部,多次主持省級、校級科研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3項。
- >
經典常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