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少年讀山海經:多姿多彩的神話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5297758
- 條形碼:9787555297758 ; 978-7-5552-9775-8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少年讀山海經:多姿多彩的神話 本書特色
★突破傳統思路,融合人文 地理 等多元知識。
《山海經》首先是一部地理書,然而目前市場上多從神話的角度解說《山海經》。本書打破舊有的敘述模式,將人文和地理結合起來,融合多學科常識,以博物百科的形式將《山海經》介紹給少年兒童。
★選擇精華內容,講解角度新奇,擴展思維廣度。
從地質學、歷史學、人類學的角度切入,選擇《山海經》中有價值的內容解讀,形成整體格局,引導讀者在閱讀名著時打開思路,拓展聯想。
★版式精美,古畫插圖相得益彰,提升審美情趣。
魯迅先生曾格外關注“插圖本”的《山海經》。圖畫是解讀《山海經》的鑰匙。本書含有大量手繪插圖,并與古畫、文物圖等相得益彰,古今結合,提升讀者的審美情趣。
少年讀山海經:多姿多彩的神話 內容簡介
《少年讀山海經》是有名地質學家、科普學家劉興詩趣味解讀《山海經》的系列作品,共3冊,分別是《千萬里江山》《四海有奇聞》《多姿多彩的神話》。全書講述的是《山海經》中記載的天文、地理、動植物、礦產資源等知識,包含“讀山觀海”“我的讀書筆記”等板塊,通過古今對比的方式,向少年兒童講述古人對自然環境的認識和我國古代典籍中蘊含的科學探索精神,是一部綜合性“人文+地理”啟蒙讀物。
少年讀山海經:多姿多彩的神話 目錄
少年讀山海經:多姿多彩的神話 相關資料
《山海經》誕生得很早,我們現在直接看原文,除非是專門研究古代漢語的,否則百分之八十的內容看不懂。別說我們看不懂,從漢朝開始,就有很多人看不懂啦。一直到了魏晉時期,一個叫郭璞的大學者才對《山海經》進行了全面的解釋,編成了一本書《山海經注》。
請注意,這本書很重要!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的原文,都是從這本書里提取出來的。現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研究《山海經》的人,大家可以公開地談論、學習《山海經》。但是在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特別是漢代以后,很多人閉口不談《山海經》。為什么啊?因為孔子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那時的讀書人大多聽孔子的話,很少談論怪異、神秘的事。《山海經》的內容這么古怪,怎么能拿得上臺面呢?要是“我”來談論《山海經》,豈不是有辱“我”的一世清名?看來,想讓那些正襟危坐的老先生來講《山海經》,不行。他們對《山海經》有偏見,沒有看到《山海經》中蘊含著我們祖先總結的一些樸素的自然科學知識…………
古人心目中的天地有多大?
《山海經》中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這里的“里”是古代的一個長度單位,約合現在的500米。“二萬八千里”和“二萬六千里”換算成現在的長度就是14000千米和13000千米。現在地球南北兩極之間的直線地表距離(也就是經線的長度)約為20000千米,以此為參考,可知我國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意識到天地的寬廣博大了!在生產力水平還不發達的古代,有這樣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
…………
這座山上有一種大名鼎鼎的動物——九尾狐。說到九尾狐,我先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傳說,大禹一心治理洪水,年紀不小了還沒有成家。有一年,他路過涂山,遇見了一只白色的九尾狐。當地人告訴他:“如果你在這里成家立業,子孫后代就會生生不息。”于是,大禹便娶了一個名為女嬌的涂山氏女子為妻。后來,大禹還得到了九尾狐的幫助,治理好了洪水,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圣君。
故事二:商朝末年,昏君商紂王聽說冀州侯蘇護有一個女兒叫妲己,她長得很漂亮,稱得上絕世美人。于是,紂王下令讓妲己入宮,做自己的妃子。蘇護沒有辦法,只好親自帶領人馬護送妲己上路。一行人途經恩州時,留宿了一晚。一個九尾狐貍精為了迷惑紂王,趁機鉆進妲己的身體,憑借她的形貌進了皇宮。結果,紂王在九尾狐貍精的迷惑下,殺害忠良,奴役百姓,終導致商朝滅亡。
《山海經》誕生得很早,我們現在直接看原文,除非是專門研究古代漢語的,否則百分之八十的內容看不懂。別說我們看不懂,從漢朝開始,就有很多人看不懂啦。一直到了魏晉時期,一個叫郭璞的大學者才對《山海經》進行了全面的解釋,編成了一本書《山海經注》。
請注意,這本書很重要!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山海經》的原文,都是從這本書里提取出來的。現在,我們國家有很多研究《山海經》的人,大家可以公開地談論、學習《山海經》。但是在古代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特別是漢代以后,很多人閉口不談《山海經》。為什么啊?因為孔子說過:“子不語怪力亂神。”那時的讀書人大多聽孔子的話,很少談論怪異、神秘的事。《山海經》的內容這么古怪,怎么能拿得上臺面呢?要是“我”來談論《山海經》,豈不是有辱“我”的一世清名?看來,想讓那些正襟危坐的老先生來講《山海經》,不行。他們對《山海經》有偏見,沒有看到《山海經》中蘊含著我們祖先總結的一些樸素的自然科學知識…………
古人心目中的天地有多大?
《山海經》中說:“天地之東西二萬八千里,南北二萬六千里。”這里的“里”是古代的一個長度單位,約合現在的500米。“二萬八千里”和“二萬六千里”換算成現在的長度就是14000千米和13000千米。現在地球南北兩極之間的直線地表距離(也就是經線的長度)約為20000千米,以此為參考,可知我國古人早在幾千年前就意識到天地的寬廣博大了!在生產力水平還不發達的古代,有這樣的認識是難能可貴的。
…………
這座山上有一種大名鼎鼎的動物——九尾狐。說到九尾狐,我先給大家講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傳說,大禹一心治理洪水,年紀不小了還沒有成家。有一年,他路過涂山,遇見了一只白色的九尾狐。當地人告訴他:“如果你在這里成家立業,子孫后代就會生生不息。”于是,大禹便娶了一個名為女嬌的涂山氏女子為妻。后來,大禹還得到了九尾狐的幫助,治理好了洪水,成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圣君。
故事二:商朝末年,昏君商紂王聽說冀州侯蘇護有一個女兒叫妲己,她長得很漂亮,稱得上絕世美人。于是,紂王下令讓妲己入宮,做自己的妃子。蘇護沒有辦法,只好親自帶領人馬護送妲己上路。一行人途經恩州時,留宿了一晚。一個九尾狐貍精為了迷惑紂王,趁機鉆進妲己的身體,憑借她的形貌進了皇宮。結果,紂王在九尾狐貍精的迷惑下,殺害忠良,奴役百姓,終導致商朝滅亡。
這兩個故事講完了,不知道聰明的你發現了沒有,這兩個故事里都有九尾狐,但它們的形象大有不同—一個是能幫助人類的靈獸,一個則是害人的妖精。其實,九尾狐的形象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我們來看一看《山海經》是怎樣描述九尾狐的:
青丘之山有獸焉,其狀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嬰兒,能食人,食者不蠱。
先看外形——“其狀如狐”,就是說形狀像狐貍;“九尾”,就是說長著九條尾巴;再聽聲音——“其音如嬰兒”,就是說它的叫聲像嬰兒啼哭;后看它有什么特別的能力——“能食人”。哎呀,它還吃人呢!《山海經》中吃人的怪獸不少,九尾狐是個出現的。
九尾狐的原型當然是狐貍了。狐貍這種動物很狡猾。上古時期,人們覺得它機智、有靈性,便把它作為圖騰之一,跟老虎、熊、羆這樣的猛獸并列。我們前面講過的故事中提到,大禹的妻子是涂山氏部落的人,涂山氏便是一個以九尾狐作為圖騰的部落。這是古人跟狐貍這種動物產生直接聯系的一個例證。
…………
少年讀山海經:多姿多彩的神話 作者簡介
劉興詩,1931年生,畢業于北京大學,地質學教授,我國有名的科普學家、史前考古學研究員、古生態環境學研究員,作品曾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中華很好出版物獎等。他是國家圖書館“中國記憶”項目學者、北京大學“北大人物”。
- >
姑媽的寶刀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推拿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