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guān)注中圖網(wǎng)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詩現(xiàn)代化語境下的民間化進程批判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19462291
- 條形碼:9787519462291 ; 978-7-5194-6229-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詩現(xiàn)代化語境下的民間化進程批判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nèi)容包括: 民間化因素的集結(jié)和現(xiàn)代化的肇起、現(xiàn)代抒情主體的建立和象征的引人、民間化進程的雙生子: 純詩化和非詩化、戰(zhàn)火中的“民間化”浪潮和多樣化探索等。
新詩現(xiàn)代化語境下的民間化進程批判 目錄
緒論
**篇 民間化因素的集結(jié)和現(xiàn)代化的肇起(1917-1921)
**章 嘗試初期新詩的先鋒性和民間化取向
**節(jié) 詩體解放運動的先鋒性
第二節(jié) 嘗試初期新詩形式的破與立
第二章 散文化:“直言”和“以文為詩”的契合
**節(jié) “直言”的形式和求真的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以文為詩”和“直言”的殊途同歸
第三章 民歌化:對民歌和“比”“興”的借鑒
**節(jié) 嘗試初期新詩對民歌的借鑒
第二節(jié) 嘗試初期新詩中的“比”與“興”
第二篇 現(xiàn)代抒情主體的建立和象征的引入(1921-1925)
第四章 從“摹仿”到“表現(xiàn)”:現(xiàn)代抒情主體的建立
**節(jié) 嘗試初期的“摹仿”與先天不足
第二節(jié) 郭沫若的“表現(xiàn)論”
第三節(jié) 從“邊緣”到“廟堂”:論《女神》的“大我”世界
第四節(jié) 從廟堂到“民間”:論小詩、湖畔“小我”的圓融天地
第五章 象征的引入:“比”與“興”的變異
**節(jié) 象征對“比”的改造
第二節(jié) 象征和“興”的融合
第三篇 民間化進程的雙生子:純詩化和非詩化(1925-1937)
第六章 從新月、象征到現(xiàn)代:中國化純詩理論的建立
**節(jié) 新古典主義與新月詩派的現(xiàn)代理性
第二節(jié) 象征主義和李金發(fā)的移植
第三節(jié) 中、西詩學的融匯與現(xiàn)代詩派的純詩理論
第七章 純詩化詩人群綜論
**節(jié) 純詩化詩人的群體文化心理
第二節(jié) 象征之下的浪漫與古典:李金發(fā)述略
第三節(jié) 融匯中西意在創(chuàng)新:梁宗岱、卞之琳合論
第八章 革命化的“普羅”詩派和“大眾化”的“左聯(lián)”
**節(jié) 新文學創(chuàng)建時期文學“大眾化”的本意
第二節(jié) “普羅”詩歌、“革命文學”對“五四”啟蒙文學的批判
第三節(jié) “左聯(lián)”文藝“大眾化”的討論
第四篇 戰(zhàn)火中的“民間化”浪潮和多樣化探索(1937-1949)
第九章 延安詩派與“政治學浪漫主義”
**節(jié) 從浪漫主義到“革命浪漫主義”
第二節(jié) 由詩歌“大眾化”到延安詩派
第三節(jié) 延安詩派的“政治學浪漫主義”
第十章 “七月”詩派的啟蒙主義詩學和艾青的詩
**節(jié) “主觀論”的啟蒙主義色彩
第二節(jié) 胡風、艾青詩論比較觀
第三節(jié) 艾青詩歌綜論
第十一章 現(xiàn)代、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之間:“九葉”詩派的詩學掘進
**節(jié) 對現(xiàn)實的親和與新詩現(xiàn)代化的理論
第二節(jié) 以穆旦為代表的“九葉”派詩歌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篇 民間化因素的集結(jié)和現(xiàn)代化的肇起(1917-1921)
**章 嘗試初期新詩的先鋒性和民間化取向
**節(jié) 詩體解放運動的先鋒性
第二節(jié) 嘗試初期新詩形式的破與立
第二章 散文化:“直言”和“以文為詩”的契合
**節(jié) “直言”的形式和求真的內(nèi)容
第二節(jié) “以文為詩”和“直言”的殊途同歸
第三章 民歌化:對民歌和“比”“興”的借鑒
**節(jié) 嘗試初期新詩對民歌的借鑒
第二節(jié) 嘗試初期新詩中的“比”與“興”
第二篇 現(xiàn)代抒情主體的建立和象征的引入(1921-1925)
第四章 從“摹仿”到“表現(xiàn)”:現(xiàn)代抒情主體的建立
**節(jié) 嘗試初期的“摹仿”與先天不足
第二節(jié) 郭沫若的“表現(xiàn)論”
第三節(jié) 從“邊緣”到“廟堂”:論《女神》的“大我”世界
第四節(jié) 從廟堂到“民間”:論小詩、湖畔“小我”的圓融天地
第五章 象征的引入:“比”與“興”的變異
**節(jié) 象征對“比”的改造
第二節(jié) 象征和“興”的融合
第三篇 民間化進程的雙生子:純詩化和非詩化(1925-1937)
第六章 從新月、象征到現(xiàn)代:中國化純詩理論的建立
**節(jié) 新古典主義與新月詩派的現(xiàn)代理性
第二節(jié) 象征主義和李金發(fā)的移植
第三節(jié) 中、西詩學的融匯與現(xiàn)代詩派的純詩理論
第七章 純詩化詩人群綜論
**節(jié) 純詩化詩人的群體文化心理
第二節(jié) 象征之下的浪漫與古典:李金發(fā)述略
第三節(jié) 融匯中西意在創(chuàng)新:梁宗岱、卞之琳合論
第八章 革命化的“普羅”詩派和“大眾化”的“左聯(lián)”
**節(jié) 新文學創(chuàng)建時期文學“大眾化”的本意
第二節(jié) “普羅”詩歌、“革命文學”對“五四”啟蒙文學的批判
第三節(jié) “左聯(lián)”文藝“大眾化”的討論
第四篇 戰(zhàn)火中的“民間化”浪潮和多樣化探索(1937-1949)
第九章 延安詩派與“政治學浪漫主義”
**節(jié) 從浪漫主義到“革命浪漫主義”
第二節(jié) 由詩歌“大眾化”到延安詩派
第三節(jié) 延安詩派的“政治學浪漫主義”
第十章 “七月”詩派的啟蒙主義詩學和艾青的詩
**節(jié) “主觀論”的啟蒙主義色彩
第二節(jié) 胡風、艾青詩論比較觀
第三節(jié) 艾青詩歌綜論
第十一章 現(xiàn)代、現(xiàn)實與傳統(tǒng)之間:“九葉”詩派的詩學掘進
**節(jié) 對現(xiàn)實的親和與新詩現(xiàn)代化的理論
第二節(jié) 以穆旦為代表的“九葉”派詩歌
主要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新詩現(xiàn)代化語境下的民間化進程批判 作者簡介
吳凌,男,苗族,1965年12月20日出生于貴州省普安縣。1989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師范大學校園知名詩人。現(xiàn)任貴州省貴陽學院文化傳媒學院教授、黨總支書記,兼任貴州省寫作學會常務(wù)理事、貴州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編著作品《詩神的成長——現(xiàn)代新詩本體發(fā)展論綱》、個人詩集《螞蟻的歌唱》、網(wǎng)絡(luò)抗震救災(zāi)詩文集《5·12祭》等,主持國家社科基金課題“新詩現(xiàn)代化語境下的民間化進程批判”已獲結(jié)題驗收。
書友推薦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朝聞道
- >
回憶愛瑪儂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shù)叢書(紅燭學術(shù)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