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 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增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0297873
- 條形碼:9787300297873 ; 978-7-300-29787-3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 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增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本書特色
本書是關于唐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準確地說,是關于唐代政治體制變革的研究。作者提出問題的角度與一般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有所不同, 不同于傳統的職官制度史。政治體制是一個現代政治學的概念,從政治體制的角度分析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 權力結構及其運行機制,進而取代傳統的職官制度史,已經成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重要學術取向。
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 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增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內容簡介
“中書門下體制”是本書提出的用以涵蓋唐中后期政治體制的核心概念。這個體制是在原有“三省制”框架內成長起來的,基本特征是以中書門下宰相機構為中樞,決策行政合一,以尚書六部和內外使職為行政主體,“設官以經之,置使以緯之”,整個官僚系統的運作形成了新的體制。國家政務的申奏與裁決則依托不同于三省制下的政務文書體系,形成了新的政務運行機制。這個體制在開元十一年張說奏改政事堂為中書門下時初步建立,經唐中后期和五代的發展演變,奠定了北宋政治體制的基礎。本書力圖擺脫以往制度史研究中的靜態描述,厘清宋人著述中對唐朝制度理解造成的混亂,從政務文書等基礎史料出發,研究唐朝各個時期實際運行的制度及其變化,以期建立一個有利于描述唐代政治體制總體變化的敘述框架。
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 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增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目錄
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公文形態 政務運行與制度變遷(增訂版)(當代中國人文大系) 作者簡介
劉后濱,1966年8月出生,江西吉水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于北京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曾任美國哈佛燕京學社、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系等學術機構訪問學者、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隋唐五代史.已出版《唐代中書門下體制研究》《盛唐政治制度研究》(合著)等專著。主編或聯合主編《資治通鑒二十講》《日常秩序中的漢唐政治與社會》《唐宋歷史評論》等教材或論集。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回憶愛瑪儂
- >
經典常談
- >
月亮虎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