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抗戰時期云南中等教育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91948
- 條形碼:9787520391948 ; 978-7-5203-9194-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抗戰時期云南中等教育研究 內容簡介
云南的教育原本比較落后,抗戰爆發后,國民政府與云南地方政府對教育政策進行了調整,而各界知識精英西遷云南,為推動云南教育發展提供了保障。戰時的云南中等教育,無論發展速度還是發展規模,都在這種形勢下發生了明顯變化。本書采取縱橫結合的方法,縱向論述了戰時云南中等教育的發展變化,橫向考察了中等教育的政策調整、經費困境、管理措施等,比較完整地記述了戰時云南中等教育如何肩負起為抗戰建國培養各類人才的基本脈絡與發展面貌。
抗戰時期云南中等教育研究 目錄
緒論
一 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狀述評
三 研究內容
四 研究的創新點
五 研究方法
**章 戰前演進與抗戰影響
**節 云南行政區劃與教育行政沿革
一 行政區劃變遷
二 教育行政因革
第二節 戰前云南中等教育
一 普通中學教育
二 中等師范教育
三 中等職業教育
第三節 抗戰對中等教育的影響
一 戰火摧殘
二 教育文化機關遷滇
第二章 全面抗戰發生后之應對舉措
**節 教育戰時化
一 戰時須作平時看
二 特殊訓練
三 戰教議論
第二節 教育救濟
一 收容戰區失學學生
二 淪陷區學校昆明恢復辦學
第三章 適應戰時需要的調整
**節 四項要則
一 組織健全化
二 任免合法化
三 服務專業化
四 待遇合理化
第二節 重劃學區
一 普通中學分區
二 師范學校劃區
三 職業學校分區
第四章 教育經費困境及其解決
**節 開源節流
一 多方爭取來源
二 精打細算開支
第二節 經費失去獨立地位
第三節 省立中等教育受創
一 校班數額無奈裁減
二 教師生活水平下降
三 學生就學負擔加重
第五章 難能可貴之發展
**節 校班調整擴充
一 中等學校總體增加
二 普通中學規模增加
三 師范學校勉力推進
四 職業學校有限推廣
第二節 教育質量考察
一 畢業會考成績剖析
二 統一招生考試透視
第三節 教學設備添補
一 統籌教科用書,設法自行制造儀器
二 組織設備委員會,統籌設備充實
第六章 戰時云南中等學校之管理
**節 教師管理
一 師資量少質低
二 培養改善師資
三 改善教師待遇
第二節 學生管理
一 指導畢業生就業
二 保障在校生就讀
第三節 適應形勢的特種教育
一 加強學生訓導
二 開展后方服務
三 組織學生集訓
第七章 西南聯大與云南中等教育
**節 培植合格師資
一 創設師范學院
二 培養滇籍學生
第二節 訓練在職教員
一 協辦暑講會
二 主辦晉修班
三 合辦中學理化實驗講習班
四 受托主辦中學英語講習會
第三節 參與地方辦學
一 天祥中學
二 五華中學
三 長城中學
結語
一 基本地位與評價
二 四個顯著特征
三 可資借鑒之處
參考文獻
后記
一 選題意義
二 研究現狀述評
三 研究內容
四 研究的創新點
五 研究方法
**章 戰前演進與抗戰影響
**節 云南行政區劃與教育行政沿革
一 行政區劃變遷
二 教育行政因革
第二節 戰前云南中等教育
一 普通中學教育
二 中等師范教育
三 中等職業教育
第三節 抗戰對中等教育的影響
一 戰火摧殘
二 教育文化機關遷滇
第二章 全面抗戰發生后之應對舉措
**節 教育戰時化
一 戰時須作平時看
二 特殊訓練
三 戰教議論
第二節 教育救濟
一 收容戰區失學學生
二 淪陷區學校昆明恢復辦學
第三章 適應戰時需要的調整
**節 四項要則
一 組織健全化
二 任免合法化
三 服務專業化
四 待遇合理化
第二節 重劃學區
一 普通中學分區
二 師范學校劃區
三 職業學校分區
第四章 教育經費困境及其解決
**節 開源節流
一 多方爭取來源
二 精打細算開支
第二節 經費失去獨立地位
第三節 省立中等教育受創
一 校班數額無奈裁減
二 教師生活水平下降
三 學生就學負擔加重
第五章 難能可貴之發展
**節 校班調整擴充
一 中等學校總體增加
二 普通中學規模增加
三 師范學校勉力推進
四 職業學校有限推廣
第二節 教育質量考察
一 畢業會考成績剖析
二 統一招生考試透視
第三節 教學設備添補
一 統籌教科用書,設法自行制造儀器
二 組織設備委員會,統籌設備充實
第六章 戰時云南中等學校之管理
**節 教師管理
一 師資量少質低
二 培養改善師資
三 改善教師待遇
第二節 學生管理
一 指導畢業生就業
二 保障在校生就讀
第三節 適應形勢的特種教育
一 加強學生訓導
二 開展后方服務
三 組織學生集訓
第七章 西南聯大與云南中等教育
**節 培植合格師資
一 創設師范學院
二 培養滇籍學生
第二節 訓練在職教員
一 協辦暑講會
二 主辦晉修班
三 合辦中學理化實驗講習班
四 受托主辦中學英語講習會
第三節 參與地方辦學
一 天祥中學
二 五華中學
三 長城中學
結語
一 基本地位與評價
二 四個顯著特征
三 可資借鑒之處
參考文獻
后記
展開全部
抗戰時期云南中等教育研究 作者簡介
朱俊,1980年6月出生,云南陸良人。先后畢業于西北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分別獲歷史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現為云南師范大學副研究員、西南聯大研究所副所長,云南西南聯大研究會副秘書長。主要從事西南聯大歷史文化、云南地方史研究。主持省部級科研項目2項,主編圖書3部,在《云南師范大學學報》《西安電予科技大學學報》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0余篇。
書友推薦
- >
唐代進士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莉莉和章魚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史學評論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