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河南地域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66163
- 條形碼:9787214266163 ; 978-7-214-26616-3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南地域研究 本書特色
中原大地上的災難與輝煌河南歷史上的水災有多嚴重? “七朝古都”開封的城市起點在哪兒? 古代河南生態環境和市民生存狀況怎么樣? 科舉同年關系如何推進中原地區事務治理? 歷史學博士、河南省特聘教授牛建強從歷史地理角度,深度解讀河南地方社會歷史情況。
河南地域研究 內容簡介
《河南地域研究》是一本研究河南地方社會歷史情況的學術著作。本書收錄12篇文章,除個別篇目屬于上古和中古時段外,多數系明清時期。議題或就河南地方社會、政治,或就開封城市文化生活,或就自然災害與應對,或就黃河泛濫與治理等方面展開,在地域上皆與河南相關。本書的地域研究成果,除了使用實錄、正史等通常所謂的官方材料外,還運用了文集等文獻中非傳統的書信、歌詩等廣域史料。某些課題兼顧了中央閣臣、地方大員之間的互動,也分析了利用科舉同年關系推進地方事務落實的具體史實。無論是在多重類型材料的綜合運用上,還是在歷史運動中多元因素復雜作用的分析上,皆做了一些必要嘗試。
河南地域研究 目錄
編輯說明
戰國時期魏都遷梁述論
戰國時期魏都遷梁年代考辨
從中都(燕京)到南京(汴京):金王朝的*終覆亡
于謙與明宣德、正統間的河南地方社會
明人王祖嫡行實考述
居閣期間的高拱與河南地方政治
明萬歷二十年代初河南的自然災傷與政府救濟
明代黃河下游的河道治理與河神信仰
明代開封城市生活的若干側面:源自詩章的構擬
開封歷史文化資源調查與開發利用
歷史時期豫南泌陽文化的初步認識
附錄:李長傅先生學術活動的基石
論文初出一覽
后記
河南地域研究 節選
后 記 中國幅員遼闊,地域廣大,無論南北,還是東西,都存在著氣候、地貌、土壤、干濕等自然條件的分殊,隨之塑造出不同地域的生產、交換和生活方式,表現出經濟經營模式、社會組織形態、文化習慣構成等方面的差異。即便是我們通常認為的大體具有更多統一性的省區,仔細探究之后也會發現,因其內部山地、丘陵和平原的多樣,依然存在著諸多差異。即是說,區域差異無所不在。基于這種認知,既需要宏觀情形的把控,更需要個別地域乃至更小尺度區域的探究。 具體地域研究的追求,是宏觀研究向微觀研究遷移的邏輯取徑。宏觀研究是輪廓式的和粗線條的,便于總體情況的把握,但當和具體地域的細微實際接觸時,常表現出諸多的粗疏和抵牾。這就要求兩者互為因果,不斷互動,相互借助,各自深化,方能達到稍微圓滿的結果。具體地域社會的內涵是豐富的,其研究需從多個方面和不同層次展開,也需兼顧歷時演變的因素,這樣才能呈現出具體地域的立體情狀和特征。 就河南地域而言,從新石器時代晚期起,以河洛文化為代表的中原文化逐漸奠定了它的核心地位。之后在由酋邦進入國家后,該地區演變為國家的政治核心區域。在隨后的軸心時代,這里又成為各種元典思想的發源之地。在經歷了中世的漫長演變后,到了唐宋時期,該地域重又回歸到都城所在的時代,為區域社會進步積聚力量。到了明清時期,從表面上看,該地域似乎走向衰微,但因諸多特殊因素的存在,其內部具體性狀和機制依然含混不清。黃河從河南中部橫貫,成為中下游的構成部分,在給兩岸帶來福祉的同時,更多的時候則是泛溢沖決的災難和堤防維護的付出。明代河南境內,作為貴族組成部分的藩王廣布,王孫繁衍,到了明中期后,龐大的宗祿支出成為地方財政的沉重負擔。中原地區因區位居中,成為四戰之地,不斷的戰爭摧殘和人口死徙,使宗族疊代發展的進程中斷,因而宗族組織在地域社會運作中表現出游離性和松散性,而地緣組織和民間力量則成為實際的主角。這些因素的耦合聚變,使得明清河南地域充滿變數和具有特色,許多問題值得深入探求。因此,關于河南地域的研究不只是出于具體地域關注的考量,更是因為該區域和鄰接區域特別是和政治核心區之間的密切關聯。 30年前,本人曾對明代人口流動和從社會風尚角度對明代社會做過類型性的分析,推出《明代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明代中后期社會變遷研究》等著作,這些成果屬于宏觀研究的范疇。由于鄉梓關系和上述原因,本人對上述問題的解答充滿興趣。所以,從這個角度講,書中所展開的某些論題則是之前所做宏觀研究的延伸和補充。 本書的地域研究成果,除了使用實錄、正史等通常所謂的官方材料外,還運用了文集等文獻中非傳統的書信、歌詩等廣域史料。某些課題兼顧了中央閣臣、地方大員之間的互動,也分析了利用科舉同年關系推進地方事務落實的具體史實。無論是在多重類型材料的綜合運用上,還是在歷史運動中多元因素復雜作用的分析上,皆做了一些必要嘗試。本書成果只是自己某個階段學習的總結,也是目前正在開展的明清河南地域社會研究的基礎。 在論文合集和材料校核的過程中,我的研究生姬明明、王永鋒、秦元元、王大帥、張少娜、劉紅煒、趙碧云等同學多付辛勞。在編輯和出版的過程中,江蘇人民出版社社長王保頂先生鼎力相助。本人深為感佩,在此一并致謝。 牛建強 2021年8月12日
河南地域研究 作者簡介
牛建強,1963年生,河南省孟州市人。歷史學博士。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河南大學黃河文明與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教授,河南省特聘教授,中國明史學會副會長,日本皇學館大學、學習院大學客員研究員,主要從事明清史研究。在《歷史研究》《中國史研究》等刊物上發表論文70余篇,著有《明代人口流動與社會變遷》(河南大學出版社,1997年)、《明代中后期社會變遷研究》(文津出版社,1997年)、《明代社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等。
- >
煙與鏡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