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張爾田書札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3095
- 條形碼:9787208173095 ; 978-7-208-17309-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爾田書札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私人函札本是人際交往的一種記錄,因為其私密性,往往較少顧忌,所以能夠透露大量不為人知的秘密。作為一種史料,它可以還原大量的歷史細節與隱微之處,重要函札甚至能重新書寫歷史敘事,在近年來尤其受到學界的重視。 本書收錄張爾田的400余通書札,既有大量論學文字,反映了張爾田以及沈曾植、王國維等著名學者的學術特色,還涉及辛亥以后舊學學人的思想與心態,是了解中國近代思想學術史的一份重要史料。
張爾田書札 內容簡介
張爾田(1874—1945),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與王國維、孫德謙并稱“海上三子”。著有《史微》、《玉溪生年譜會箋》等。本書收錄張爾田致王國維、沈曾植、劉承幹、顧頡剛、錢仲聯等書札共計400余通,內容十分豐富,既包括大量論學文字,有些具體的學術討論,如對于李商隱詩與生平的系年、《墨子》一書的性質、戴震學術與清代考據學等的討論,其觀點至今日仍有重要的參考價值,還包括張爾田等人參與重刻《章實齋遺書》、修纂《清史稿》與《浙江通志》等具體事跡,勾勒出近代學人交往的一幅圖景。更為可貴的是,書札中反映了大量舊學學人在20世紀上半葉面對新學術以及鼎革之際的心態與思想變遷,對理解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提供了不同于“新文化”的視角,值得學界進一步予以研究。
張爾田書札 目錄
與曹元忠(十二通)1
與陳漢第(二通)8
與陳煥章(二通)10
與陳衍(一通)13
與陳垣(二通)16
與陳柱(二十四通)18
與鄧嗣禹(一通)37
與鄧之誠(一通)39
與顧頡剛(一通)41
與黃節(一通)44
與姜忠奎(一通)46
與蔣維喬(三通)48
與李滄萍(一通)51
與李審言(六通)53
與梁啓超(一通)57
與劉承幹(六十二通)61
與龍榆生(二十四通)91
與歐陽竟無(一通)115
與潘正鐸(一通)117
與錢仲聯(七通)119
與人論學術書124
與人書(二通)128
與邵章(六通)138
與沈潁(三十九通)143
與沈曾植(四通)161
與王恩洋(一通)163
與王國維(一百三十五通)164
與偉臣(一通)255
與吳士鑑(六通)256
與吳宓(九通)262
與吳丕績(四通)283
與吳慶坻(一通)286
與夏承燾(二十通)287
與夏敬觀(十六通)303
與夏孫桐(二通)311
與熊十力(一通)313
與顔復禮(一通)315
與楊樹達(六通)319
與葉長青(二通)323
與余稚鴻(二通)326
與鄭文焯(二通)330
張爾田書札 作者簡介
張爾田(1874—1945),一名采田,字孟劬,號遁庵、遁庵居士,又號許村樵人,浙江杭州人。近代歷史學家、詞人。與王國維、孫德謙并稱“海上三子”。著有《史微》、《玉溪生年譜會箋》等。 梁穎,上海圖書館館員,長期從事近代文獻的整理與研究,主編《歷史文獻》,著有《說箋》、《尺素風雅:明清彩箋圖錄》,整理有《吳湖帆文稿》、《趙之謙尺牘》等。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