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知道點世界哲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752412
- 條形碼:9787505752412 ; 978-7-5057-5241-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道點世界哲學 本書特色
★文化學者余秋雨作序推薦:人憑文化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溝通,并通過文化證明自己是誰,因此,必須在文化的群峰間標畫一些簡明的線路,在歷史的大海中鋪設一些浮標的纜索,使人們既領略山水之勝又不至于沉溺。這種做法用一種通俗用語來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雜、太碎、太濫,只須“知道點”。 ★了解中外文史哲,看這套書就夠了。語言通俗,思路清晰,為我們整理出一套清晰的知識線路圖,有助于系統而全面地提高人文素養和基礎知識。 ★圖文結合,整體呈現更加生動具象,更有助于讀者閱讀,同時提高趣味性。
知道點世界哲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 愛智之學 —— 哲學 ; 西方哲學的誕生 ; 思想的盛宴 —— 雅典 ; 來自美索不達美亞的基督 ; 耶穌的千年 ; 啟蒙之光照耀歐洲 ; 在德語中升華的哲學 ; 200年的現代舞臺 ; 東亞的智慧 ; 天竺之國的哲學傳統 ; 思想者的天地 —— 俄羅斯等。
知道點世界哲學 目錄
**輯 愛智之學—哲學
“哲學”是個舶來品
哲學不能當飯吃
哲學家們都在想什么
哲學的本質——思考
第二輯 西方哲學的誕生
水是萬物之源
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數學之父——畢達哥拉斯
存在者存在
第三輯 思想的盛宴—雅典
人是萬物的尺度
阿喀琉斯追不上烏龜
希臘圣哲——蘇格拉底
柏拉圖學院
古希臘哲學的高峰
第四輯 來自美索不達米亞的基督
痛失伊甸園
《新約》與《舊約》
摩西十誡
救世主——彌賽亞
因為荒謬,所以信仰
回頭浪子——奧古斯丁
羅馬人的國教
第五輯 耶穌的千年
唯名論與實在論
上帝是怎么存在的
哲學是神學的婢女
“上帝存在”論
奧卡姆的剃刀
第六輯 啟蒙之光照耀歐洲
宗教改革
文藝復興
烏托邦
圣奧爾本斯子爵——培根
戴面具的哲學家
百科全書式的萊布尼茲
太陽明天還從東方升起嗎
存在就是被感知
所有人對所有人的戰爭
被罵名包圍的哲學家——斯賓諾莎
上帝在自然之外
偉大的人類解放者——伏爾泰
論法的精神與三權分立
第七輯 在德語中升華的哲學
哥尼斯堡之子——康德
誰是黑格爾
人是人的上帝
只有一個馬克思
一半天才,一半瘋子
“上帝已死”
第八輯 200年的現代舞臺
*大多數人的*大幸福
你揮舞拳頭的自由到我的鼻子為界
“實證主義”掌門人——孔德
一個關于“綜合”的夢想
在戰栗中生存
軸心時代
人但有追求,世界亦會讓路
現代邏輯之父——弗雷格
*高尚、*受人愛戴的哲學家——羅素
哲學的哲學家——維特根斯坦
語言遭遇分析
維也納學派
返回到事情本身去
胡塞爾與現象學
納粹哲學家——馬丁·海德格爾
自由知識分子
人類充滿性幻想
逃避自由
單向度的人
第九輯 東亞的智慧
櫻花之國——日本
花要櫻花,人要武士
佛教傳入日本
佛是神的一種
日本佛教的奠基者——圣德太子
南都六宗
在日本說“禪”
大化改新
朱熹的日本門徒
扶桑心學
“蘭學”入侵
日本近代哲學之父——西周
日本啟蒙之父——福澤諭吉
“東洋盧梭”——中江兆民
日本近代哲學的宗師——西田幾多郎
京都學派
三國時代話佛祖
朝鮮佛教的圣地——金剛山
帶著茶香的佛經
吵了一百年的架
實學的勃興
正宗的朝鮮貨——東學
第十輯 天竺之國的哲學傳統
印度*古老的宗教歷史文獻——《吠陀》
關于四種姓
正統派與非正統派
婆羅門教
沙門思潮
印度教
孔雀王朝
阿育王與佛教
佛祖——釋迦牟尼
菩薩
佛教的“四大天王”
羅漢
大千世界
天龍八部
因緣而起
話說《金剛經》
天竺四日
四眾、居士與早期佛教僧團
“圣雄”——甘地
尼赫魯與哲學
大話東正教
第十一輯 思想者的天地—俄羅斯
俄羅斯多神教
羅斯受洗
“第三羅馬”與“救世革命”
飛翔的雙頭鷹
俄羅斯思想
斯拉夫主義
西方主義
歐亞主義
民粹主義
一個瘋子的辯護
作為科學泰斗的哲學家
小說里的哲學思想
美是生活
列寧主義
知道點世界哲學 節選
這套“知道點”叢書,邀我寫序。我對叢書的名稱有點好奇,一問,明白了他們的意思,就決定寫了。 原來,這套叢書里每一本的標題,都以“知道點”開頭,如《知道點中國歷史》《知道點中國文化》《知道點世界文化》…… 落腳點都顯得宏大,而著眼點卻很謙虛,顯出青年作者的俏皮。中外文化是萬仞群峰,我們不應該畏其高峻而倉皇躲開,更不應該看了兩眼就自以為已經了如指掌。我們所能做的是,恭敬地在山腳下仰視,勤快地在山道口打聽,簡單說來,也就是:知道點。 首先,不知道是可惜的。區區五尺之軀,不以文化群峰作為背景,只是一種無覺無明、平庸卑瑣的生理存在。人憑文化與外界進行不同層次的溝通,并通過文化證明自己是誰,對此,即使文化程度不高的人也有一種榮辱感。記得有一次中央電視臺舉辦全國直播的青年藝術人才大獎賽,比賽中有一項文史知識測試。結果出乎意料,幾億觀眾對這一部分的關注遠遠超過比賽的主體項目,全國各省觀眾對于自己省派出的選手在藝術技能上的落敗并不在乎,卻無法容忍他們居然答不出那些文史知識的試題。由此可知,直到今天,很多人還是習慣于在文化上尋求自身尊嚴和群體尊嚴的,這很不錯。 但是,緊接下來的問題是,又必須提防人們對于文史知識的沉溺。沉溺,看似深入,實則是一種以文化名義制造的滅頂之災。中國從明清之后一直有一批名人以引誘別人沉溺來謀生,很不道德。 因此,必須在文化的群峰間標畫一些簡明的線路,在歷史的大海中鋪設一些浮標的纜索,使人們既領略山水之勝又不至于沉溺。這種做法用一種通俗用語來表述,就是不必知道得太多、太雜、太碎、太濫,只需“知道點”。 “知道點”,不是降低標準,而是提高標準。這就像線路的設定者一定比一般的逛山者更懂得山,纜索鋪設者也一定比一般的游水者更熟識海。不僅更懂、更熟識,而且也更有人道精神,更有文化責任。 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我覺得這套“知道點”叢書是一項有價值的事業。新世紀的公民不可能全然舍棄人類以前創造的文化歷史背景,卻又不能讓以前的創造來阻斷今天的創造,因此應該有更多的山路劃定者和纜索鋪設者。只有這樣,壯麗的歷史文化才能真正成為新世紀的財產。 (余秋雨)
知道點世界哲學 作者簡介
汪淼,資深媒體人,曾做過9年記者,喜歡攝影,熱愛文學、歷史。現為自媒體人。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山海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