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爆品思維 : 打造非凡的產品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831311
- 條形碼:9787516831311 ; 978-7-5168-3131-1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爆品思維 : 打造非凡的產品力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產品是體現企業價值的核心 產品力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想給用戶帶來尖叫的體驗,想要打造爆品 就必須堅持“產品為王”的理念 企業成功的基石是極致的產品力 不把產品做好,沒有打造爆品的思維, 下一個倒下的就是你!
爆品思維 : 打造非凡的產品力 內容簡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要想長久生存,就需要將產品做到極致。本書圍繞當前企業面臨的危機和挑戰,從產品力和爆品的關系入手,提出了指導性的意見和看法,希望可以幫助企業樹立產品至上的思維,讓企業走得更高、更遠。
爆品思維 : 打造非凡的產品力 目錄
**章、極致產品力,做品牌從產品開始... 2
**節、眾說紛紜的產品力... 2
第二節、重新定義解構產品力... 3
第三節、本能產生的驅動令人難以抵擋... 8
第四節、角色吸引讓產品充滿想象力... 10
第五節、消費習慣深刻影響消費行為... 11
第二章、關注產品概念,打造產品驅動力... 13
**節、新產品開發起始于產品創意... 14
第二節、概念是水企業是船,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22
第三節、產品想達到一定高度,要有強有力的支撐... 33
第四節、找出差異點,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 46
第三章、塑造產品角色,激發顧客想象力... 54
**節、讓產品體現“顧客角色”... 54
第二節、營造真實情境,讓顧客自然地進入角色... 57
第三節、提煉典型情節,讓顧客在體驗中獲得滿足... 61
第四節、強化產品角色,帶給顧客積極的情感體驗... 69
第四章、擴大產品影響,讓顧客形成習慣... 76
**節、習慣令人無法抗拒... 77
第二節、營造產品記憶點,形成顧客消費習慣... 79
第三節、延長產品生命線:催化新產品、激活老產品... 88
第四節、讓產品與顧客有效接觸,習慣才能成自然 92
爆品思維 : 打造非凡的產品力 節選
**章、極致產品力,做品牌從產品開始 當問到產品有什么特殊賣點的時候,很多商家都會回答:“我有××產品”“產品特性××”……好像不多說幾條就代表自己沒有競爭力一樣。可是,當用戶問到有什么獨有的特點時,又無法說明。很多商家都認為,廣告代表了自己的品牌,叫得多就有好品牌。所以,為了增加產品的銷售,他們會毫無章法地對產品進行宣傳,可是,雖然喊得次數挺多,可是用戶卻依然不清楚商家在做什么。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就在于,商家沒有給用戶明確的價值定位,沒有讓用戶清楚企業的核心價值是什么,沒有重視產品力。 **節、眾說紛紜的產品力 提起“產品力”這個詞,乍一聽好像很專業,讓人聽得一頭霧水,難以解釋清楚。但同時又好像隨便什么人都能說上一段。假如把它說得過于平淡,恐怕滿足不了讀者的胃口。為了說清這個概念,在專業與非專業之間,著實有些為難。 我們對于“產品力”這個詞一直以來都是抱有敬畏之心的。因為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們都沒能理解“產品力”的真正含義。我們始終認為,搞清楚“產品力”這個概念是一個專業問題,有待于專家們去研究,與我們的關系不大。我相信您的想法也和我們一樣。 假如您曾經留意過一些關于產品力的說法就會知道,它往往是和“營銷力”“品牌力”“銷售力”等這幾個力同時“發力”的,甚至還有人把渠道力也算上了。當這些“力”被糅合在一起的時候,就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營銷理論”,就連聯想、康佳等這些大企業都曾經引用過這套理論。而產品力這個概念也因此沾了光,被打上“專業”的烙印,似乎也開始變得更加動聽了。 當有人自稱為“研究產品力**人”的時候,說明產品力已經專業化了。對此,我們剛開始也有些難以理解:怎么會有人給自己取個這樣個性化的名號? 通常來說,只要稍微懂一點專業知識的人,都很喜歡以營銷專家、品牌專家,或者管理專家等自居,不過,諸如“研究產品力**人”這類名號卻從來沒聽說過。他之所以會選擇這樣做,很顯然就是想把簡單的事情復雜化,因為只要把“產品力”弄得足夠專業,將產品力據為己有之后,就可以把它當作祖傳秘方,讓普通人望而卻步。 有人說產品力是企業事實、營銷事實……這種說法太籠統了,我們不好理解。還有人說產品力是產品與需求之間的對應程度……這些說法的專業性都太強了,我們很難理解。在普通人看來,只要難以說清楚的問題就一定是專業問題,需要這個領域的專家來解釋。如果連專家都無法解釋清楚的話,那只能說明它的專業性是相當的高。 從這個角度來看,產品力確實是有些專業。 筆者曾經到一個小企業做過一次內部訪談,訪談對象是一位人事的職員,當我向他提問如何才能提高業績時,他的回答著實令我大吃一驚:“當然是把產品做好,讓消費者滿意……好像是提升產品力吧。”盡管他只是一位經濟不發達地區企業的普通人事職員,可是他卻提到了“產品力”這三個字。從那時候開始,我們就毅然決定揭開蒙在“產品力”這一名詞身上的“專業”面紗。 如果您也能隨口聽到“產品力”這個詞,我想您也一定會得出和我一樣的結論。既然一個人事的職員可以說出“產品力”,那么財務部、業務部、客服部、物流部、行政部等部門的職員,也一樣可以說出來。然而實際的情況卻是,假如您再追問一句“產品力是什么”,可能大部分人的回答都是驢唇不對馬嘴。由此可見,“產品力”這個名詞顯然是被濫用了。 “產品力”這三個字,看上去簡簡單單、平平無奇,就連小學生都能毫不費力地讀寫出來。然而它卻并非一個專有名詞,因為在詞典里壓根就沒有這個詞,自然也就沒有一個專業的定義。它出現的頻率非常高,幾乎每位企業家和營銷人員,都在潛意識里認為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詞語,很熟悉,很大眾化,似乎任何解釋都是多余。這樣看起來,“產品力”這個詞是難登大雅之堂了。 如果您也是一位營銷人員的話,不妨回想一下您是否也做過產品力?在做產品力時,您依據的是哪些專業理論,或者說您使用過哪些專業體系?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沒有?又或者說不清楚?是的,雖然已經有了“研究產品力**人”,還有什么“產品力函數式”,然而迄今為止人們還是沒能找到一個能夠真正稱得上“專業”的理論體系。從這個角度講,大部分人可能都只是“隨便”說說而已。 第二節、重新定義解構產品力 那么“產品力”究竟是什么?假如到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里去查,結果一定會讓你大失所望。在浩如煙海的信息世界里,根本找不到一個可以令人信服的定義。如此簡單且頻繁出現的詞語,居然找不到一個確切的定義?到底原因何在? 只有一種解釋,就是每個人都覺得這個詞語太常見和太普通了。以至于如果有人提及這個問題,免不了要遭人笑話:“你居然連產品力是什么都不知道?還好意思以營銷人自居嗎?”于是每個人對這個概念都僅僅停留在“知道”的層面,沒人肯下工夫追根窮底。那么,接下來就由我們來嘗試著給產品力一個實戰型的定義吧。 一、產品力實戰型的定義 假如您是一位女士,當路過Calvin Klein專賣店時看到一則女裝宣傳畫,您一定會被它深深吸引住:時尚,簡約,舒適,性感,休閑又不失優雅氣息。于是,您忍不住要停下來多看幾眼,心里想著:如果我能夠擁有一套,那該多好!然后,您會情不自禁地張開想象的翅膀,盡情地想象著: 如果自己穿上這套休閑裝,約上三五閨蜜好友一起逛街,那簡直是太完美了!因為它能夠恰到好處地把自己身體的每一處優點都展露無遺!路人的目光一定都會聚集到自己的身上,回頭率肯定是100%;假如穿上這套牛仔呢?哇,一樣是非常棒!確實就像Calvin Klein宣傳的那樣,既性感又時尚,達到人褲合一的境界,將自己的曲線之美塑造到極致,經過的男士們都會忍不住“偷瞄”幾眼…… 想到這里,您可能會有一種飄飄然的感覺,情不自禁地暗自得意……這一切仿佛全部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那接下來又會發生什么事情呢?您會迫不及待地以*快的速度沖進專賣店,找到廣告上的那一款衣服,迅速沖到試衣間試穿,反復地照著鏡子,腦海中再次浮現出剛才想象中的那些畫面……就這樣決定了,付款,買單! 在您買完單以后,整個過程還沒結束。如果您把這套衣服穿在身上,看到想象中的畫面真正成為現實,您一定會極力推薦給您的朋友,讓他們與你一起分享這份喜悅!而且從那以后,您也會習慣性地定期去Calvin Klein專賣店里逛一逛,看看是否有更適合自己的款式。你要問什么是產品力?這就是! 要說“產品力”,首先得從和它關系*密切的“產品”談起。“產品”到底是什么?你是否認為就是指倉庫里那些堆積成山的東西?或者是擺放在貨架上和櫥窗里那些琳瑯滿目的東西?從制造的角度講,所謂產品就是成品或者半成品。它應該符合設計配方和工藝流程的要求,還要符合所在企業、行業、國家、國際等相關的質量檢驗標準。比如,從工廠制造出來的餅干,就必須符合各項質量檢驗標準。而從營銷的角度講,產品其實就是商品。它應該具備進入流通領域進行銷售的全部相關合法手續,比如已經擺在商場里進行合法銷售的餅干。 那么,什么是“產品力”?馬克思曾經說過,從產品到商品的轉變,需要有驚險的一跳。可是假如沒有足夠的能力或力量,是無法完成這驚險的一跳的。所有的餅干廠家都可以制造出餅干,然而并非所有制造出來的餅干都可以順利地“跳入商場”,跳入消費者眼中和手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銷售。因為消費者只會購買可以滿足自己需要的產品。換句話說,這個從產品到商品的驚險一跳所需要的能力或力量,就是產品力。或者說,產品力就是能夠讓產品真正實現銷售,賣給顧客的能力或力量。 以上舉例的Calvin Klein就是一款產品力強大的產品。它可以讓顧客無法拒絕,促使顧客去了解產品,認識到產品的價值。它們可以讓顧客將自己當成主角,想象自己使用這個產品的美好感覺,產生一種就是為自己量身定制的感覺。它們還可以讓顧客滿意,并在將來會習慣性地購買該產品,通過口碑等去影響他人。這就是典型的產品力! 通過對生活的理解和總結實踐,我們就可以從營銷的角度給“產品力”一個實戰型的定義:所謂的產品力,就是產品對目標人群有效的吸引能力。 這個實戰型定義該如何理解呢?其中的核心關鍵詞有三個:吸引能力、有效、目標人群。 **個關鍵詞:吸引能力。首先,產品都必須可以吸引顧客,能讓顧客認識到它的價值所在。換句話說,就是要讓顧客一見鐘情,那才有可能產生購買的行為。請回想一下,您平時在逛商場的時候,是否有一些產品會深深吸引你的注意力? 舉個例子來說,如果您的頭皮屑正讓您煩心不已,那么當您看到海飛絲洗發水的宣傳語的時候,您就很有可能眼前一亮,被深深地吸引過去,然后您會去深入了解海飛絲的產品,進而嘗試將它買入手。如果海飛絲確實能夠很好地幫助您去除頭屑,滿足了您的需求,那么您以后只要有了頭皮屑,就會自然而然地選擇購買海飛絲,甚至可能還會推薦給身邊的親朋好友。*后,海飛絲將深深吸引“頭屑時刻的您”,并完全融入了您的生活。 說到這里,或許您會問,為什么不說“滿足能力”呢?這是因為在您初次接觸到產品的時候,您對它只有感性認識,并不能夠十分確切地了解這個產品對自己的滿足程度。只有在實際地使用了這個產品以后,您才能真正了解它。如果用“滿足能力”這個詞,就缺失了“使用前”的部分。 第二個關鍵詞:有效。對于一個產品而言,是否只要具備一定的吸引能力就夠了?制造產品的*終目的是讓顧客購買。倘若僅僅只是吸引顧客來看看、湊個熱鬧,但卻沒有人愿意付錢,雷聲大,雨點小,試問這樣的吸引力還有用嗎?有一部2007年的電影叫《三峽好人》,曾經在第63屆威尼斯電影節上斬獲金獅獎,可是影片上映后上座率不高,叫好不賣座,您說這樣有用嗎?也許會有人說,這樣還是具有一些吸引力的,至少可以打60分、70分。然而從實際效果的角度來說,一個產品如果不能讓顧客買單,它的吸引力就是0!如果能讓顧客買單,它的吸引力就是100! 就產品的吸引力而言,從來沒有中間狀態,產品的吸引力一定要足夠大,大到可以促使顧客心甘情愿地掏錢買單。這樣的吸引力才有意義,才是有效的,也才能真正被稱為“產品力”。 第三個關鍵詞:目標人群。在物理學上,有這么一條定律叫:“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同樣地,對于產品力而言,這種吸引力的作用也是相互的。它一定是兩個方面的相互作用:一個是產品,另一個自然就是購買產品的目標人群。產品可以吸引目標人群,反之,目標人群同樣也會吸引產品。 例如,百事可樂的目標人群是年輕人,而他們的父輩則一般都是可口可樂的目標人群(盡管他們偶爾也會購買百事可樂)。一直以來,百事可樂都是憑借著他們“年輕化的各種營銷手段(明星代言、街舞挑戰賽等)”,始終對年輕一代保持著足夠的吸引力,促使他們持續不斷地購買百事可樂。反過來,年輕一代也一直吸引著百事可樂,使得百事可樂也在為年輕一代持續不斷地推出更多活動,一步步提升百事可樂的產品力,讓年輕人群更加喜歡它,*終漸漸地離不開它。就這樣,百事可樂與年輕一代之間的吸引力也就越來越大,一直到誰也離不開誰。 再舉個反面例子。有個男生在上中學時暗戀一位女同學,于是就一直給她送禮,約她吃飯看電影……希望以此吸引她,遺憾的是,這位女生對他卻并沒有感覺。結果,她把男生寫給她的情書統統交給了班主任,還在班會上被念出來,那個時候他真恨不得挖條地縫鉆進去!看,只要目標對象沒找對,再怎么表白也是白搭!這就是典型的“對牛彈琴”。所以說,只有針對目標人群的吸引力,才能稱為“產品力”。
爆品思維 : 打造非凡的產品力 作者簡介
朱坤福,男,漢族,朱氏藥業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北京大學EMBA,北京化工大學教授,上海社科院特聘講師,山東省化妝品協會會長,山東省企業家學術研究會常務理事,被評為中國優秀企業家中國誠信企業家、中國品牌企業創新人物、中國管理創新領軍人物、中國健康產業領軍人物。2005年7月,朱坤福先生創建了朱氏藥業集團,經過10多年發展,現在集團旗下擁有子公司20余家,年產值50億元,涉及醫療器械、化妝品、保健食品、高分子材料研發、企業咨詢、管理培訓等數十個領域。其領銜的培訓公司在全國巡講1000余次,受訓企業500余家,培訓學員近10萬人次
- >
史學評論
- >
莉莉和章魚
- >
煙與鏡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山海經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