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565201
- 條形碼:9787545565201 ; 978-7-5455-6520-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作者團隊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教授和學者,熟讀一手外文原著,從時代背景、故事情節到全書精華,緊貼原著條分縷析地講解,告訴讀者名著好在哪里,如何閱讀一本好書。 ▲解決快節奏時代的經典閱讀困境,名家解讀經典,能幫助忙碌的現代人,尤其生活在都市里的人們擺脫閱讀時間匱乏、無暇閱讀原著和讀不懂、理解不透外國文學作品的雙重困境。 ▲名著經久不衰,經典陪伴一生,它們具有普世性價值和恒久意義。名家解讀注重結合社會生活,談論當下熱點話題和社會現象,為讀者理解人生和現實生活增加更多的維度與視角。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 內容簡介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是世界文學領域的翻譯家、非常不錯學者們對外國文學目前擁有有代表性的16部名著的深入解讀,如《荷馬史詩》《神曲》《十日談》《瘋狂的羅蘭》《少年維特之煩惱》《吉檀迦利》《先知》《城堡》《百年孤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等。各名家從作者經歷、時代背景、故事情節、人物形象、創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展開,對經典名著進行了條分縷析的解讀,深入探討了青春成長、夢想奮斗、人情財富、愛恨生死等緊扣現實生活的主題。例如,葉廷芳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對《城堡》中卡夫卡筆下的“異化”世界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丁君君走進少年維特的內心,用現代人的眼光,重新審視《少年維特之煩惱》……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 目錄
《荷馬史詩》古希臘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品
《神曲》百科全書式的隱喻訓世長詩
《十日談》一部驚世駭俗的“人間喜劇”
《瘋狂的羅蘭》頌揚愛情至上的意大利騎士史詩
《少年維特之煩惱》描繪青年人豐富而激蕩的心靈圖景
《易卜生戲劇選》傳統戲劇和現代戲劇間的一座橋梁
《芭巴拉少校》英國資本主義社會危機的隱喻
《吉檀迦利》蘊含人性關懷和博愛精神的詩集
《泰戈爾短篇小說集》詩化的風格和犀利的批判并存
《先知》關于如何生活與存在的“生命之書”
《魔山》迥異的價值觀與精神世界間的碰撞
《城堡》“異化”世界中的恐怖威權和荒誕人生
《變形記》一個荒誕不經的現代寓言故事
《荒原狼》在強烈的精神失落中追尋自我意志
《百年孤獨》魔幻與現實相交織的孤獨人生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在輕與重之間叩問人的存在之謎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 節選
**節《荷馬史詩》與荷馬問題 《荷馬史詩》被稱為古希臘文學*偉大的作品,也被譽為西方文學史上*偉大的作品。 《荷馬史詩》(Homer’s Epic),是指兩部史詩,即《伊利亞特》(Iliad)和《奧德賽》(Odyssey)。從西方文學發生、發展的歷史上說,《荷馬史詩》是**的作品;從西方文學的風范上說,《荷馬史詩》也是**的作品。所以《荷馬史詩》是西方文學史名列**的文學作品,是西方文學經典的源頭。 兩部史詩的作者荷馬則被古希臘人視為*偉大的史詩詩人。但是,作者的生卒時間仍是一個謎,甚至這個“偉大詩人”“**詩人”是否存在過,也是一個謎。這就是著名的“荷馬問題”。 “荷馬問題”涉及兩個方面:**,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創作了《荷馬史詩》;第二,他到底以什么樣的方式創作了這首史詩。按傳統說法,荷馬是一個盲人詩人,他以行吟的方式誦唱《荷馬史詩》,古代的希臘人都堅信荷馬的存在。 荷馬生活的年代在古希臘就是一個問題。希臘**本歷史著作《歷史》的作者希羅多德估計,荷馬生活的時代比自己早不超過四百年。希羅多德生活在約公元前480年到約公元前425年,那么,根據他的說法,荷馬應該生活在公元前850年左右或之后。但是,另有人認為荷馬生活在公元前1102年,兩種說法竟然相距252年! 而關于荷馬的故鄉,也眾說紛紜,每一個都不能確定。所以,“《荷馬史詩》是由一個詩人創作”的“一人說”遭到質疑。另外,既然是“行吟歌手”,那么,是“某一個”荷馬**個誦唱《荷馬史詩》的,還是有很多行吟詩人反復誦唱《荷馬史詩》呢?由此就又出現了“多人誦唱《荷馬史詩》”的“多人說”。 研究《荷馬史詩》的人,從語言上考證,認為這兩首史詩的語言存在很大的時代差異,不可能出自同一個作者之手。而且“荷馬”這個詞,本意是“人質”的意思,它可能是一系列行吟詩人的“鼻祖”。所以,有研究者認為即便是《伊利亞特》或《奧德賽》本身,也是“拼接起來的”。近代,更有學者從語言學上考辨《荷馬史詩》是由不同作者創作的短歌組成的,這又是一種“短歌說”。 20世紀的“口頭史詩”研究認為,《荷馬史詩》同當今依然流傳的史詩一樣,是口頭傳唱的民間文學體裁。這項研究很有趣,研究者到原南斯拉夫地區,在當地正在流傳的口頭史詩中,找到大量相似的模式,由此認定,遠古的《荷馬史詩》也是由一代一代歌手口口相傳傳承下來,后來被整理成篇的。原南斯拉夫地區恰好位于巴爾干半島,它的南端就是希臘。 那么,這兩部先口傳后筆抄的史詩,是用怎樣一種語言寫成的呢?當然是古希臘語。不過,古希臘語的流布范圍跟現在巴爾干半島尖端的希臘所在的地區有很大差異。《荷馬史詩》是用屬于古希臘語的一種“亞洲的愛奧尼亞方言(Ionic dialect)”唱誦和抄寫的。 亞洲的愛奧尼亞地區在今日的土耳其西部,愛琴海東岸的伊茲密爾一帶。但是,愛奧尼亞方言的使用不限于這個地區,它是環愛琴海東、西都適用的方言,也就是說,《荷馬史詩》是在環愛琴海、環地中海東部廣泛傳播的。 1871年,德國考古學家海因里希·施里曼根據“愛奧尼亞”的概念,在今日的土耳其西北部的達達尼爾海峽南岸——恰納卡萊省的希沙立克(Hissarlik),挖掘出了《荷馬史詩》所寫的那場“特洛伊戰爭”的發生地——特洛伊城。《伊利亞特》這首史詩的名字,意思就是“關于特洛伊(這座城市,或這場戰爭)的(唱誦)”。現在,特洛伊城是全世界*熱門的旅游景點之一。 那么《荷馬史詩》的口傳性質究竟是什么樣的呢? 口傳民間史詩,一般會關聯遠古時代的某個歷史事件,《荷馬史詩》關聯的歷史事件就是特洛伊戰爭。這場戰爭大約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歷史上把那個時代稱為邁錫尼時代(公元前1900年至公元前1150年),史詩中的青銅武器、居室物品、器皿和馬具,都帶有那個時代的特征。 史詩中人物的社會關系,也帶有那個時代的特征。在希臘的領袖中,阿伽門農的優勢地位反映了邁錫尼時代相對集權的遺風。史詩中提到的164個來自不同地區的聯盟軍隊,幾乎十分之九與邁錫尼時代的希臘城名和居民點名稱之間有對應關系。 對比《荷馬史詩》和近東民間創作,還有許多相似的內容,因此《荷馬史詩》會把讀者帶到公元前2000年。但是,《荷馬史詩》中的歷史關聯是移動延展的,史詩中的許多“唱段”,對主人公服飾和發式,所佩帶武器個別細部的唱誦,以及對焚燒尸體等習俗的描寫,已經不是邁錫尼文化所具有的,而是公元前8世紀的愛奧尼亞,也就是特洛伊戰爭過后450年左右的時代所特有的。 這是口傳史詩的一大特點,歷史背景在史詩中的留痕往往是隨著史詩的誕生而延續的,英雄史詩萌芽于原始公社制時期,并在它開始崩潰的時候*終形成。 史詩的主人公已經從遠古時代跨越數個世紀走到史詩定型的時代。史詩中的社會結構有兩個明顯的體現:一是貴族占優勢地位,二是貴族上層社會中的成員分化為不同的階層。而這些都屬于公元前8世紀的社會結構特征,即貴族領袖們擁有*肥沃的面積*大的土地,無數的牛羊和精選的牧場,在瓜分戰利品時,他們也能獲得*好和*大的份額。 對“荷馬問題”,也就是《荷馬史詩》的誕生問題,還應該注意一點,那就是《荷馬史詩》的編輯。 《荷馬史詩》在公元前8世紀時開始定型,當時希臘字母已經發明,到公元前6世紀時已經有文字抄寫。但是,傳世的《荷馬史詩》,《伊利亞特》有24卷,《奧德賽》也是24卷,如此整齊的格局,并非盲詩人當初唱誦的時候就這樣,也并非剛剛抄寫時就如此。 我們今日所閱讀的《荷馬史詩》,其實是亞歷山大圖書館三代館長相繼編輯整理的文本,這個編輯過程從公元前3世紀開始,到公元前2世紀基本完結。 公元前332年,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在尼羅河三角洲建立新城亞歷山大城。隨后數百年,亞歷山大城漸漸成為地中海沿岸的文化中心。鼎盛時期,亞歷山大城的圖書館會聚了遠近的著名學者,三位相繼出任圖書館館長的大學者,對《荷馬史詩》進行了可以說是功垂青史的校訂,這算是《荷馬史詩》誕生前*后的創作。其中澤諾多托斯(約公元前285年)對史詩進行了相當大量的“加工”。現在我們看到的兩部史詩長短大致相同,《伊利亞特》共15693行,《奧德賽》共12110行,兩部史詩都是24卷,據說都是出自這位學者之手,這表明他可能對原詩的內容進行了相當多的增刪。 另外兩位編輯《荷馬史詩》的大學者是阿里斯多芬(約公元前195年)和他的學生阿利斯塔克斯(約公元前160年),他們比較尊重流傳下來的史詩原貌,沒有加入過多自己的創作,但是也同樣做了“有根據”的修訂。三位學者修訂之前,史詩有許多不同的異文,研究者曾收集過此前散見各種文獻中的《荷馬史詩》引文。很多詩句不同于今天的樣子。但是經過三位學者的編訂之后,《荷馬史詩》就沒有再改動。所以《荷馬史詩》可以說經歷了七百多年,甚至是1000年或更長時間的創作歷程。 前面說的兩部史詩都是24卷的整齊分卷,就完成于這個時代。之所以分為24卷,是因為希臘字母是24個。在隨后的出版物中,一般把《伊利亞特》的卷號用24個大寫希臘字母標出,《奧德賽》的卷號用24個小寫希臘字母標出。從這個過程來講,《荷馬史詩》是既經歷了千年傳唱,又經過一百多年學者的編輯整理才形成的完整的文本。它不但保留了希臘口頭文學時代的內容和特征,而且具有加工整理后的完整性。 兩部《荷馬史詩》的完整性、統一性很可能就來自編輯的過程。 在《荷馬史詩》之前,可能還存在著更為古老的口傳文學,比如各種希臘神話,但是,那些口傳文學我們已經不得而知,*早描述神話的文本就散布在《荷馬史詩》中。所以,從歷史生成的角度看,兩部《荷馬史詩》是古希臘文學*早的作品。而它表現出的完整性,更使其成為西方文學經典中的經典。而且,它不僅是西方文學的**風范,同時也是西方文化的**風范。 《荷馬史詩》在古代地中海東部的古希臘文化中發揮著重大作用。《不列顛百科全書》里說:“希臘人把史詩不僅看成是文學作品,也不僅是希臘的團結與英雄主義的象征,而且是從中取得倫理甚至實踐準則的久遠源泉。”“兩大史詩是整個古典時期希臘教育和文化的基礎,而且迄至羅馬帝國時代和基督教傳播時期,它又成為仁愛教育的支柱。”
世界名著大師課:綜合卷 作者簡介
本套書的作者均為世界文學領域的位名家,分別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大學、南京大學、廈門大學、武漢大學等多所名校的外國文學、中文院系,包括獲魯迅文學獎文學翻譯獎的翻譯家、各類文學研究獎項獲得者,如王智量、藍英年、柳鳴九、陳惇、葉廷芳、鄭克魯、郭宏安等。其中,綜合卷由葉廷芳、李正榮、王軍、丁君君、王寧、趙國新、劉建(中國社會科學院)、林豐民、黃燎宇、夏光武、劉建(北京外國語大學)、許鈞等多位名家撰寫。
- >
月亮虎
- >
朝聞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