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622300
- 條形碼:9787521622300 ; 978-7-5216-2230-0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本書特色
這本思維之書,綜合各學科的知識,從不同角度詮釋不同的法律思維,力求從不同角度展示法律思維鮮活的內容;用輕松幽默打破法律語言的晦澀與復雜,以生動的案例分析人人都能理解的思維模式。 閱讀此書,外行可輕松了解法律思維方式,防范日常風險;法律工作者則能從不同角度重新審視法律行業,引發思考。
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為“賦能:提升法律思維力”“模式:運用法律思維的實踐”“預防:法律思維的很高境界”三編內容,每一編之下設章,每一章由若干講組成,每一講從不同角度詮釋不同的法律思維。全書共50講,涉及權利的解讀、程序的力量、法律思維的實踐路徑、證據思維、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案、法律風險的預防等;每一講都采取“案例+點評”的方式,注重趣味性,通俗好讀易懂。日常思維中本就蘊藏著法律思維,本書要做的就是喚醒公眾的認知,把日常思維中的法律思維挑出來、再放大,讓大家看得更清楚、想得更明白,演繹成為自己的思維武器,轉化為自己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目錄
**編??賦能:提升法律思維力
**章 超脫日常思維的法律思維 /003
第1講 相識:面對糾紛多用些法律思維 /004
第2講 異同:有個性的法律思維 /008
第3講 習慣:法律人思考的方式 /012
第4講 標準:法律人解決問題的態度 /016
第5講 公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真正含義 /020
第6講 選擇:人們為什么喜歡挑戰規則 /024
第二章 用權利的語言解讀生活 /029
第7講 區分:生活中的“權利”語言 /030
第8講 困惑:權利的語言為什么難懂 /034
第9講 主張:為了權利而斗爭 /038
第10講 博弈:權利與權力的恩怨 /042
第11講 保護:沒有救濟就沒有權利 /046
第12講 邊界:權利不得濫用 /051
第三章 程序的能量超乎你的想象 /056
第13講 權衡:程序與結果誰更重要 /057
第14講 取舍:不能犧牲程序換結果 /061
第15講 反思:大眾思維為何質疑程序 /065
第16講 價值:沒有程序就不會有正義 /069
第17講 預期:程序帶來的安全感 /074
第二編??模式:運用法律思維的實踐
第四章 法律思維的實踐技巧 /081
第18講 啟動:法律思維從學會提問開始 /082
第19講 定位:按下法律關系“識別鍵” /086
第20講 表達:當好案件事實的“搬運工” /091
第21講 爭點:一眼看穿案件爭議的焦點 /096
第22講 比較:法律世界里如何“比大小” /101
第23講 發散:好玩的法律逆向思維 /105
第五章 官司沒證據,神仙也難助 /110
第24講 證明: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 /111
第25講 質量:我要證據,能上法庭的證據 /115
第26講 數量:有多少證據才算夠 /119
第27講 規則:證據*怕寂寞與孤獨 /124
第28講 主導:讓證據思維成為庭審“主播” /128
第29講 例外:沒有證據也有辦法逆襲 /132
第六章 法律思維眼中的*佳方案 /137
第30講 雙贏:通往*佳解決方案的路徑 /138
第31講 導向:超級務實的法律思維 /142
第32講 成本:法律人如何算好經濟賬 /147
第33講 變換:*佳方案也許就在拐角處 /151
第34講 美化:案件事實的“顏值”很重要 /156
第35講 情境:巧妙設計解決糾紛“背景圖” /160
第三編??預防:法律思維的*高境界
第七章 你見或不見,風險都在那里 /167
第36講 察覺:看不見的法律風險 /168
第37講 尋找:跟著感覺找風險 /172
第38講 評估:風險面前算大賬不算小賬 /176
第39講 角度:風險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181
第40講 類別:法律風險的不同種類 /186
第八章 風險不讓老實人吃虧 /192
第41講 立場:不做法律風險的制造者 /193
第42講 分辨:人情世故背后的法律風險 /197
第43講 設計:守好制度預防的關口 /201
第44講 距離:離風險只有一步之遙 /206
第45講 場景:你不是一個人在戰斗 /210
第九章 法律思維助你化險為夷 /215
第46講 割舍:掐滅法律風險導火索 /216
第47講 過濾:編織法律風險過濾網 /220
第48講 轉移:擺脫法律風險的陰霾 /224
第49講 合力:系統化解風險的方案 /229
第50講 出擊:進攻就是*好的防守 /233
結 語??言有盡而意無窮 /238
附 錄??25種法律思維檢索表 /240
后 記??將普法進行到底 /242
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節選
01 法律思維中的“事實認定” 我曾經與一個朋友討論什么是法律思維。朋友說,法律思維不就是“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嗎?我說對,那怎么來實現這波操作呢?朋友又說,你們法律人不是講邏輯嗎?邏輯就是“三段論”,殺人是犯法的,張三殺了人,所以張三犯了法,要治罪。我又問,那怎么認定張三殺了人呢?朋友笑笑說,那就是你們專業人士的事了。 在我看來,上面這段對話可以視作法律思維與日常思維相比較的一個縮影。 就日常思維而言,往往呈現單向、線性的姿態,朝著一個目標方向前行,直接抵達目的地是*好的。就好比我這位朋友所說的,事實清楚張三殺人了,法律也在那兒,運用邏輯三段論似乎就搞定了。但是法律思維考慮的卻遠非這么簡單。 首先,得考慮張三是不是真的殺人了。有沒有證據證明,這些證據的效力如何,證據組合起來能否達到證明標準,證明殺人者除了張三以外不可能是其他人。 其次,還得考慮有沒有證據反駁張三殺人的事實。反駁有沒有證據,證據之間有沒有相互印證,這些證據組合起來對張三殺人的事實認定有怎樣的影響和沖擊。 你看,法律思維與日常思維相比就表現出多向、發散的形態。更為重要的是,法律思維特別善于正向和反向的雙向思考,這就好比《射雕英雄傳》中老頑童周伯通的“左右手”互搏。這可不是法律人喜歡玩自虐,而是法律思維本身鮮明的特點之一,不僅要善于認定事實,而且要善于發現事實認定中存在的問題,并且回答這些問題,法律圈內管這樣的思維過程叫作“事實認定”。
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像法律人一樣思考 作者簡介
李濤,湖北赤壁人,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學士、暨南大學法律碩士,現就職于廣東省人民檢察院,兼任國家檢察官學院廣東分院檢察教官、廣州航海學院法學專業校外教師、廣東省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研究員、廣東省法學會刑法學會理事、廣東省法學會訴訟法學會理事、《南方法治報》特邀撰稿人。 2003年以來一直從事檢察工作,先后在省級、基層檢察機關多個部門和崗位任職,曾借調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多次擔任國家*、省級檢察理論課題研究組主持人或成員,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專業論文20余篇,公開出版作品100余萬字,代表著作有:《公民法律思維養成50講》、《做自己的法律顧問》(第一、二版)、《做自己的法律顧問2》等。
- >
姑媽的寶刀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