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1689706
- 條形碼:9787111689706 ; 978-7-111-68970-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4版) 本書特色
青春期心理學領域經典著作,自1975年出版以來,不斷再版,暢銷不衰,已成為青春期心理學相關圖書的參考標準,第14版新增多種當前社會的青少年成長熱點話題。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4版) 內容簡介
自版問世40多年來,本書一直是青少年這一領域的經典教材,它已成為青少年心理學相關圖書的參考標準。與上一版一樣,本書包括六個部分:一部分對青少年進行了總體介紹;第二部分講述了青少年的成長;第三部分聚焦于青少年的自我發展;第四部分探討了青少年的社會關系,考察了青少年與那些對他們產生影響的人之間的相互作用;第五部分介紹了青少年是如何為未來的成年生活做準備的;第六部分以一個簡短的結語作為本書的結尾,論述了積極的青少年發展,包括他們即將進入的新的人生階段“成.人漸成期”和年輕人主要的生活任務。這一版新增了近年來對青少年產生影響的事件及其發展、生物學理論與研究的進展、新近的相關研究數據和術語等。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4版) 目錄
前 言
第1章 青少年期的社會背景 / 1
用于描述青少年期的術語 / 2
研究青少年的途徑 / 3
全球青少年概況 / 4
美國青少年的數量及構成的變化 / 4
不斷發展的社會 / 6
青少年期的不斷延長 / 8
不斷發展的通信和信息技術 / 9
不斷變化的工作和消費世界 / 11
持續增長的教育需求 / 14
不斷變化的家庭 / 16
兩性關系的變化 / 19
安全問題的變化 / 21
研究方法 / 24
測量發展變化的研究設計 / 26
第2章 青少年發展的理論 / 30
生物學觀點 / 30
精神分析和心理社會觀 / 32
認知發展觀 / 38
阿爾伯特·班杜拉和社會學習理論 / 40
文化對青少年的影響 / 41
再論混亂和壓力 / 47
第3章 青少年的多樣性 / 49
低社會經濟地位青少年 / 51
貧困的循環與剝奪 / 52
少數族裔青少年 / 57
非洲裔美國青少年 / 58
拉美裔美國青少年 / 63
美國土著青少年 / 67
亞裔美國青少年 / 71
移民和難民 / 74
第4章 身體的發育 / 78
青春期的生物化學基礎 / 78
男性性器官的成熟及其功能 / 83
女性性器官的成熟及其功能 / 85
第二性征的發育 / 91
身高和體重的增加 / 93
身體形象 / 95
早熟和晚熟 / 99
健康狀況 / 101
健康問題 / 104
第5章 認知發展 / 113
皮亞杰的認知發展階段論 / 113
青少年的思維對人格和行為的影響 / 119
對皮亞杰理論的批判 / 123
皮亞杰關于形式運算的描述對青少年認知發展研究的貢獻 / 125
信息加工 / 125
決策 / 132
認識論推理 / 135
青少年的腦發展 / 136
評估認知發展 / 138
智力測量 / 140
第6章 自我概念、同一性、種族和性別 / 145
自我概念和自尊 / 145
同一性 / 154
民族和種族同一性 / 161
性與性別 / 165
第7章 道德價值觀的發展 / 172
發展的認知-社會化理論 / 173
道德推理與親社會行為 / 181
家庭因素與道德學習 / 183
同伴對道德發展的影響 / 186
宗教和靈性信仰 / 187
電視、視頻、游戲和其他熒屏時間 / 188
道德教育 / 192
第8章 與家庭成員的關系 / 198
養育青少年 / 198
聯結 / 199
自主性 / 204
規則 / 205
父母與青少年的緊張關系 / 211
與其他家庭成員的關系 / 216
虐待 / 218
第9章 不同的家庭模式 / 222
美國青少年與誰生活在一起 / 222
離婚與青少年 / 224
影響離婚后果的因素 / 228
非離婚導致的單親家庭 / 232
單親家庭對成長的影響 / 237
混合家庭 / 239
被收養的青少年 / 243
第10章 成為青少年亞文化中的一員 / 246
青少年文化和社會 / 246
青少年社會 / 248
欺凌 / 253
友誼 / 255
孤獨 / 258
同伴接納和受歡迎度 / 259
異性社交 / 262
約會 / 265
未婚同居 / 267
青少年婚姻 / 270
青少年文化中的物質方面 / 272
青少年文化的非物質方面 / 281
第11章 性行為 / 286
正在改變的態度和行為 / 287
性及其意義 / 291
避孕及性傳播疾病 / 295
性傳播疾病 / 298
未婚懷孕和人工流產 / 301
青少年同性戀和雙性戀 / 306
性知識與性教育 / 312
第12章 學校和教育 / 317
美國教育的趨勢 / 317
初中 / 321
好學校的特點 / 323
私立、公立和半私立教育 / 328
完成學業和輟學 / 328
輟學、就業和普通高中同等學力證書(GED) / 335
獲得大學學位 / 336
第13章 工作與職業 / 339
職業選擇的動機 / 339
職業選擇理論 / 340
父母對職業選擇的影響 / 344
同伴和學校的影響 / 345
性別角色和職業選擇 / 346
職業選擇中的其他關鍵因素 / 347
社會經濟因素 / 351
青少年就業 / 351
志愿服務 / 356
青少年和失業 / 358
職業教育 / 359
第14章 青少年的壓力和疏離感 / 362
離家出走 / 363
抑郁 / 368
自殺 / 370
非自殺性的自我傷害行為 / 374
飲食障礙 / 375
未成年人犯罪 / 379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 / 386
第15章 物質濫用、成癮和依賴 / 390
藥物使用和藥物濫用 / 390
藥物的類型 / 392
麻醉劑 / 393
興奮劑 / 394
鎮靜劑 / 397
致幻劑 / 398
青少年使用藥物的總體情況 / 401
使用藥物的原因 / 403
預防和治療 / 406
煙草與吸煙 / 409
酒精和過度飲酒 / 413
第16章 結語 / 420
積極的青少年發展 / 420
成人初顯期 / 422
成年早期 / 422
參考文獻
青春期心理學:青少年的成長、發展和面臨的問題(原書第14版) 作者簡介
金·蓋爾·多金(Kim Gale Dolgin) 賓夕法尼亞大學生物學學士、進化生物學碩士、心理學博士。曾在明尼蘇達大學兒童發展研究所任助理教授,研究方向為青春期心理學。后任教于俄亥俄衛斯理大學,繼續講授青春期心理學。她在新西蘭的坎特伯雷大學任教多年后退休,在坎特伯雷大學,她同時在教育學院和理學院的心理學系授課。她的研究范圍廣泛:從比較認知到親子關系、兄弟姐妹關系和友誼,到音樂知覺、高級推理能力的發展和網絡欺凌。在職業生涯中,她獲得了三次全校教學獎。 譯者簡介 王曉麗 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博士,副教授,畢業于華東師范大學心理學系。主要研究領域為認知發展、青少年人格發展與促進等。曾先后在德國哥廷根大學心理研究所、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心理系、英國布里斯托大學實驗心理學院做訪問學者。現從事國際教育,任職于上海七寶德懷特高級中學,主講IBDP心理學,曾參與或獨立完成著作3部,譯有《青春期心理學》(原書第13版和第14版)。 周曉平 教育學碩士,現任錦州醫科大學副教授
- >
巴金-再思錄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回憶愛瑪儂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