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新時代城市治理之路 版權信息
- ISBN:9787208173613
- 條形碼:9787208173613 ; 978-7-208-1736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城市治理之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城市,是人類*偉大的創造之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空間。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這一重要理念的指引下,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建設的具體方案——“五個人人”,分別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 本書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編寫,分別就這五個方面,論述了上海如何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發揚與拓展“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理念以及創新之舉,不僅為建設上海,也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之路做出貢獻。
新時代城市治理之路 內容簡介
城市,是人類偉大的創造之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空間。2019年,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時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在這一重要理念的指引下,上海提出了“人民城市”建設的具體方案——“五個人人”,分別為: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 本書由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和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共同編寫,分別就這五個方面,論述了上海如何在理論與實踐層面,發揚與拓展“人民城市人民建”的重要理念以及創新之舉,不僅為建設上海,也為探索超大城市治理之路做出貢獻。
新時代城市治理之路 目錄
**章 導 言
**節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緣起發展
第二節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理論探究
第三節 “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上海探索
第二章 人人都有人生出彩機會
**節 打造多元的理想之城
第二節 打造包容的大氣之城
第三節 打造平等的機遇之城
第四節 展望
第三章 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
**節 黨建引領打造人人參與平臺
第二節 推動各方參與立法協商
第三節 構建政府決策的全民參與體系
第四節 促進社區居民的廣泛參與
第五節 展望
第四章 人人都能享有品質生活
**節 “舊區改造”改善居住品質
第二節 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第三節 全面建設健康城市
第四節 多舉措探索“大城養老”新路徑
第五節 聚力打造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第六節 全方位提升市民出行體驗
第七節 積極繪就“生態之城”
第八節 展望
第五章 人人都能切實感受溫度
**節 建設人人都能感受人文關懷的溫馨城市
第二節 打造人人都能享有生活保障的溫情社會
第三節 人人都能感知城市溫度的人性化管理與精準服務
第四節 展望
第六章 人人都能擁有歸屬認同
**節 建設讓本地居民舒心的美好城市
第二節 實現讓流動人口動心的開放城市
第三節 打造讓全球人才傾心的國際都市
第四節 展望
后 記
新時代城市治理之路 節選
源自中國共產黨的初心與使命。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建黨百年的歷史充分證明,黨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都是為了老百姓,都是為了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黨的初心使命,就要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我國,人民代表大會、人民政府、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人民公安、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等均凸顯了人民地位。“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正是源自黨的初心與使命,是“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與城市工作的緊密結合,是黨的初心與使命在城市治理中的具體體現。 傳承于中國 2010 年上海世界博覽會主題。上海世博會是世界博覽會歷史上**次以城市為主題,**次在一個常住人口超過 1 700 萬的城市舉辦,也是**次在發展中國家舉行的綜合類世博會。正如廣為流傳的一句口號“一切始于世博會”,上海世博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深入人心、影響深遠。在世博會閉幕不久,2010 年 12 月十七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指出,要研究和總結上海世博會所展示的具有引領未來作用的發展理念,深化對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認識;要認真吸收和運用上海世博會所展示的世界城市建設和管理的先進理念, 堅持走中國特色城鎮化道路,深入探索城市居住、生活、工作新模式。可以說,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歷久彌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與之一脈相承,指明了城市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方向。 形成于中國告別“唯 GDP 論”的背景。對于城市而言,“當前在我國的城市規劃和城市管理領域,理想和現實*大的矛盾就是資源承載力與 ‘唯GDP 論’的沖突”。追求更高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速既使城市政府偏重產業基礎的公共投資,忽視居民生活基礎設施的投資,引發地方 財政危機和居民福利下降,又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和公害蔓延,損傷城市居 民的幸福感。2013 年 6 月,全國組織工作會議強調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以國內生產 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了。基于此,我國長期以來績效考核體系的“指揮棒” 和“風向標”發生深刻變化,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偏向逐步得 以糾正,對城市治理實踐產生了深遠影響。“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 人民”重要理念正是在此背景下形成的,城市治理的導向已經開始由過度 強調經濟增長逐漸轉向更加重視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 根植于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城市工作。2011 年,中國城市人口首次超過鄉村人口;2019 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首次超過 60%,城市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城市工作得到黨和國家的高度重視和著力推進。2014 年印發的《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 年)》作為指導全國城鎮化健康發展的宏觀性、戰略性、基礎性規劃,強調以人為本,公平共享,提出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2015 年中央時隔 37 年再次召開的城市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要順應城市工作新形勢、改革發展新要求、人民群眾新期待,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 同時也要求統籌政府、社會、市民三大主體,提高各方推動城市發展的積極性。可見,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城市工作的會議和文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得到持續強化,多元主體共建共治共享的思路逐步凸顯。 提出于上海城市治理的實踐探索。“百年歷史看上海”,在中國的城市化和現代化進程中,上海一直具有十分特殊的地位,在現代城市發展、建設和治理上有著獨特的精神品格和擔當作為。作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之地、2010 年世博會的舉辦之地,上海一直以來都在探索中國特色城市治理新路。2019 年 11 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時察看黃浦江兩岸風貌,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在城市建設中,一定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合理安排生產、生活、生態空間,努力擴大公共空間,讓老百姓有休閑、健身、娛樂的地方,讓城市成為老百姓宜業宜居的樂園”。“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由此在上海正式提出。
新時代城市治理之路 作者簡介
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前身是上海經濟研究中心)于1980年12月26日正式成立,1995年12月22日根據市政府決定,更名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是為市政府決策服務,承擔本市決策咨詢的研究、組織、協調、管理、服務的市政府決策咨詢研究機構。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自成立以來,圍繞城市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城鄉融合與區域協同、城市生態與環境治理、城市形象與網絡傳播、城市安全與社會治理五大研究領域進行了持續研究,產出了系列成果。2019年,研究院入選 “上海高校智庫”一類智庫;2020年,入選“上海市重點智庫”。目前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已經成為中國城市治理研究的重要策源地。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