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城市綠色管理篇(第一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9674727
- 條形碼:9787509674727 ; 978-7-5096-7472-7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城市綠色管理篇(第一輯)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關于浙江城市綠色管理經驗的案例選編,匯集了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特別是近二十年以來)浙江城市綠色管理探索的典型案例及其成功經驗,向讀者呈現了浙江城市綠色發展和綠色管理生動實踐的現實樣本。本書共六篇(包含結論篇),收集了浙江36個城市的綠色發展和綠色管理案例,并總結了其經驗和啟示。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城市綠色管理篇(第一輯) 目錄
一、余姚:創衛,鍛造一座城市的品性
二、平陽:創衛,讓城市更美好
三、嵊州:打贏“創衛之戰”,建設“三個嵊州”
四、永康:將創衛融進城市發展血脈
五、江山:創造幸福江山打造美麗家園
六、溫嶺:多城同創讓美麗更有溫度
七、蘭溪:二十年創衛不止步
第二篇 環保模范城市建設和綠色管理
一、湖州: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湖州樣板
二、安吉:生態文明建設的“安吉密碼”
三、臨海:山脈水脈家園命脈
四、樂清:把環保優先作為發展價值取向
五、臨安:共筑“百里畫廊、千里畫卷”生態夢
六、舟山:漁都港城構筑藍色屏障
七、寧波:讓城市望見山水記住鄉愁
八、磐安: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實現“雙贏”
第三篇 森林城市建設和綠色管理
一、建德:大自然繪就的山水畫卷
二、瑞安:綠色瑞安美麗城市生態家園
三、臺州:走“兩山”之路樹美麗浙江樣板
四、諸暨:生態文明建設的諸暨路徑
五、龍泉:“兩山”路上看變遷
六、永嘉: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七、桐廬:全城共創國家森林城市
第四篇 美麗城市建設和綠色管理
一、杭州:打造“美麗中國”杭州樣本
二、桐廬:奮勇當先逐夢美麗中國
三、武義:走好綠色轉型路,打好美麗生態牌
四、南。好利惸蠞〗ㄔO持續推進
五、舟山:“美麗海島”引領綠色發展
六、淳安:一湖山水非等閑
七、嘉興:生態嘉興凸顯和諧之美
第五篇 大花園城市建設和綠色管理
一、衢州:活力新衢州美麗大花園
二、麗水:培育新引擎建設大花園
三、景寧:全力建設畬族風情大花園
四、龍泉:打好五張牌打造*美大花園
五、松陽:全力構建富美“大花園”
六、建德:“美麗建德”繪就詩畫風景
七、文成:環境再造,全力構筑“大花園”
結論篇 浙江城市綠色管理的經驗與啟示
附錄 浙江城市綠色管理的代表性法律法規
參考文獻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城市綠色管理篇(第一輯) 節選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城市綠色管理篇(**輯)》: 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早在2005年8月15日,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在安吉縣余村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習近平同志強調:“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边@一論斷,充分彰顯了習近平同志高超的政治智慧、深邃的戰略思考和強烈的歷史擔當! ∈嗄陙,浙江省和安吉縣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凝心聚力、開拓創新,堅定不移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樹立了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成功樣板。在這一“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過程中,當地干部群眾有過痛苦,有過困惑,也有過彷徨,但他們*終成功地將“生態資本”轉化成“富民資本”,用實際行動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沿著習近平同志在安吉考察時的足跡,去探尋和思考生態文明發展的安吉“密碼”! 〕醵陌布啻澹琅f是群山滴翠,竹海綿延。這里三面青山環繞,人眼皆是美景。凌空俯瞰,漫山翠竹將村莊裝扮成一片舒展開來的碩大綠葉,清澈的余村溪穿村而過,成為“葉脈”上*為動人的風景! ∮啻宕蹇,一塊巨大的石碑傲然矗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個大字清晰可見。十多年來,這十個大字已經深深鐫刻在余村人和5600萬之江兒女心中。不遠處的余村文化館外廣場上,空氣負氧離子探測器顯示,負氧離子為4.8萬個,清新怡人的空氣撲面而來。道路兩旁,一座座紅頂黃墻的三層小洋樓整齊排列,藍天、紅頂、綠植,次第排開的景致讓這個小村落平添幾分江南的婉約和柔美?粗@樣的美景,人們難以想象,這里曾因開礦而灰塵遍布,山林失色!熬G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十多年前,習近平同志在余村考察時首次提出這一科學論斷,撥開發展迷霧,為余村、安吉和浙江的發展指明了新路。 十多年來,安吉和浙江堅持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不動搖,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守護綠水青山,做大金山銀山。十多年來,安吉和浙江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傾力呵護一方綠水青山,精心謀劃經濟轉型升級,迎來“美麗經濟大時代”。一幅青山綠水、美麗和諧的生態畫卷,正在之江大地蔚然鋪展。青山未老,綠水可期!皟缮健卑l展理念,正在引領安吉和浙江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 榻鉀Q時代發展課題誕生的重大科學論斷 安且吉兮。也許從漢帝賜名開始,這個浙江北部一隅的縣城就埋下了穿越千年的伏筆。在當代中國的發展敘事中,沒有人可以無視發生在浙北山區安吉的故事。三面環山,中流一溪。雖然時間已近2017年11月底,但余村依舊滿眼青翠,沿街一排排整潔的小洋樓以及看似無雕琢的“自然”街景,讓人恍惚身處異國風情小鎮。因為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余村正成為新的旅游“網紅”。據當地村民介紹,每天都有至少三趟大巴車從上海、蘇州等地開進余村,在帶來游客的同時也為村民帶來無限商機。 如果將時間往回倒撥20年甚至30年,靠“賣空氣”和“賣風景”吃飯,是余村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的。20世紀80年代中后期,在浙江的20個貧困縣名單中,安吉赫然在列。正所謂靠山吃山,憋著勁兒“摘帽”的安吉走上了工業立縣之路,“村村點火,戶戶冒煙”。守著天目山俞嶺和余村塢的余村也不例外,炸山開礦,賣礦石、造水泥! £囮嚒稗Z隆隆”聲中,村民的錢袋子是鼓起來了,從“貧困村”到年集體收入300多萬元的“富裕村”,余村的賬面是好看了,但漫天的黃色塵土,仿佛被裝上“昏暗”濾鏡的山林,卻成了余村新的煩惱!按迕翊皯羯隙际菈m土,衣服哪敢晾在外面!”當時作為《安吉日報》記者的陳毛應見證并記錄下了余村的瘡痍。遞鋪街道桃園村郭生來老漢至今仍記得:“自從上游辦起工廠后,溪水上全是白色的泡沫,幾里外都能聞到臭氣,水里魚蝦絕跡。”以魚鷹捕魚為生的他,不得已含淚賣掉了魚鷹。而之后的一次爆炸造成的村民傷亡事故,再一次為當地的發展敲響了警鐘,也倒逼當地政府部門在“怎么發展”這條分叉路上,不得不重新做出選擇!
浙江綠色管理案例和經驗:城市綠色管理篇(第一輯) 作者簡介
王建明,1979年生,江蘇靖江人,博士、教授、博導,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學士,浙江工商大學(原杭州商學院)管理學碩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管理學博士,University of Missouri-Columbia訪問學者。現為浙江財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MBA學院院長,綠色管理研究院院長,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浙江省高校高水平創新團隊“轉型升級和綠色管理創新團隊”負責人,省“高校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創新領軍人才,省新世紀151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為綠色消費與綠色營銷。已出版專著、教材10余部,在《管理世界》《中國工業經濟》《南開管理評論》《管理科學》、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 (SCI)、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SSCI)等一級期刊及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80余篇,發表的中文期刊論文被引1500余次(不完全統計)。主持國家重大、重點和一般項目共5項,省部級項目10余項。 學術兼職主要有:中國高等院校市場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兼綠色消費與綠色營銷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消費經濟學會綠色消費經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商業經濟統計學會大數據營銷分會常務理事,中國生態經濟學學會理事,中國“雙法”研究會能源經濟與管理研究分會理事,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城市公用事業改革與監管專業委員會委員,浙江省青聯委員,《財經論叢》雜志社編委,浙江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十三五”學科組專家,“綠色消費與綠色營銷專題研討會”的創始人、召集人和組委會主席。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巴金-再思錄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推拿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