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至樂在讀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920862
- 條形碼:9787516920862 ; 978-7-5169-208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至樂在讀書 本書特色
閱白紙黑字,嗅紙墨幽香,就會有一個個新奇靈動的世界在我們面前栩栩如生地漸次展開,令我們情不自禁地沉醉于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豐博的知識和迷人的科技之中,并使我們生生不息地由此而生慧,增能,厚德,修身,終成一個于國于民都大有益處的人。
至樂在讀書 內容簡介
本稿分三部分,立學以讀書為本、名人以讀書立世、方法以實用為要,各講述了讀書的樂趣、好處、自勉、抒懷、勉人,魯迅、錢鍾書、冰心等20位古今名人讀書故事,讀書總的方法,讀書的目標、計劃、類別、持恒、比較、思考、質疑、積累、實踐等等25種讀書方法,內容精彩,可讀性強,文采飛揚,無論對孩子還是對成.人,讀后都會獲益匪淺。
至樂在讀書 目錄
立學以讀書為本
人生至樂在讀書 10
讀書當真好處多 24
從來書生*才情 53
讀書千萬卷,夢想方成真 66
名人以讀書立世
一生優選的愛好是讀書 80
像書記那樣酷愛讀書 96
生命不息、讀書不止的魯迅 120
勤奮苦讀造就了錢鐘書 130
冰心囫圇吞《三國》 153
永遠活在我心中的臧克家 158
王力曲折的讀書之路 171
蘇步青明恥發憤 177
華羅庚長了對“貓眼” 183
“數學怪人”陳景潤 189
中考時曾名落孫山的張廣厚 195
孟子至誠投名師 199
皇甫謐由“癡人”變“書淫” 204
劉勰尋師喬裝賣書郎 208
李白決心“磨繡針” 213
韓愈口不絕吟、手不停披 216
范仲淹啖粥苦學 220
歐陽修一日千里 223
陸游“書巢”博覽 226
宋濂讀書歷萬苦 230
張溥讀書必七錄 234
戴震打破砂鍋問到底 238
效法先烈,發憤讀書學習 241
在艱困中苦讀崛起 264
嘗不夠的深濃讀書味 278
方法以實用為要
讀書需要定目標 359
讀書需要有計劃 362
讀書需要分類別 365
讀書需要有步驟 368
讀書需要善植“根” 371
讀書需知出入法 375
讀書需要動筆墨 378
讀書需要善篩選 381
讀書需要“博”又“專” 384
讀書需要有興趣 386
讀書要循序漸進 389
讀書需要能持恒 392
讀書需要神專注 395
讀書需要抓文眼 398
讀書需要善抓“點” 401
讀書需要提其要 403
讀書需要鉤其玄 406
讀書需要善精讀 409
讀書需要勇探索 412
讀書需要善比較 414
讀書需要深思考 417
讀書需要求爛熟 420
讀書需要善精思 424
讀書需要細品味 427
讀書需要多質疑 430
讀書需要善想象 432
讀書需要善聯想 435
讀書需要會“數過” 438
讀書需要巧懸測 441
讀書需要會擴散 444
讀書需要善隅反 447
讀書需要常復習 450
讀書需要多積累 453
讀書需要重實踐 456
至樂在讀書 節選
聯語,雅稱“楹聯”,俗稱對聯、對子。它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漢語語言所擁有的一種獨特的藝術形式,是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文化瑰寶。聯語雖然不及詩、詞、賦、碑那樣體制宏大,但它作為一種舉手便成的袖珍文化樣式,卻可或縱貫古今,或海納百川,或玲瓏典雅,或氣勢磅礴,以其他諸多文化作品所完全不能比擬的特有優勢,把中華民族“超百萬年的文化根系,上萬年的文明起步,五千年的文明古國,兩千年的大一統文明實體”所沉淀的深厚文化底蘊,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并將它呈送到億萬百姓的家中,使華夏文明得以為千千萬萬普通百姓所共享,真可謂是功德無量,善莫大焉。聯語可為志士言志,為百業憧憬,為黎民綻歡,為節日增輝,亦可為山河著色,為名勝擷萃,為景點添彩,為城鎮增榮,不僅內容至為豐富,而且形式雅俗共賞,所以也就備受廣大民眾所喜愛。 在眾多的古今聯語中,有不少是專門談論讀書的,這是中國讀書人所特有的一種具體的文化表現,它們既具有極高的欣賞價值,又飽含深刻的教育意義,所以也就勢所必然地格外受到大家的青睞。詳察有關讀書的聯語,又有自勉讀書聯、抒懷讀書聯、勉人讀書聯這么一些細別。 在這篇短文中,我們想先說一說古今名人的自勉讀書聯。所謂自勉,即是自己勉勵自己之意。何以要自勉?陶潛有首詩說得極為透徹明白:“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正因為如此,古今諸多的讀書人也就寫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自勉讀書聯。 北宋哲學家、思想家張載,就在自己的書房里寫了這么一副自勉讀書聯:“夜眠人靜后,早起鳥啼先。”在這副聯語中,他就勉勵自己要早起晚睡,抓緊時間,發憤苦讀。這一聯語雖然寫得非常通俗,但用字絕對符合楹聯的規則,“夜”對“早”,“眠”對“起”,“人”對“鳥”,“靜”對“啼”,“后”對“先”,字字對應,無一差失,可見平淡之中亦藏有奇詭。 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年輕時寫過這樣一副自勉讀書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一位老者見后告訴他說,此聯有所不妥,因為字是識不完的,書是讀不盡的。蘇東坡聽后,深覺言之有理,于是便從善如流,將它改為:“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原聯“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乃是對已然之事的一種表述,不僅與客觀實際不符,而且會給人以一種過分狂傲的感覺,所以確實是有所不妥。改聯“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則是對未然之事的向往和追求,透露出的是撰聯人的宏圖大志和苦學精神,所以也就值得稱道。正因為如此,這副改聯也就不僅成了蘇東坡奮發讀書的堅定誓言,同時也成為他整個讀書生涯的真實寫照。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寫下了這樣一副“書巢”(即書室)聯:“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聯中的“萬卷”指書的數量極多,“古今”指書的內容涉及的范圍極廣,意為古往今來之書無不領略。“一窗昏曉”則表明陸游讀書時的高度專注,即已達到廢寢忘食的地步,既不知黃昏,也不知晨曉,歲月年華就這樣在不知不覺間逝去了。細讀此聯,我們即會自然而然地產生一種如見其人、如入其境的感覺,并對陸游發憤苦讀的精神頓生無限欽敬之情。 著名民族英雄鄭成功,一生勤奮好學,視讀書為**樂事,他曾這樣題聯自勉:“養心莫善寡欲,至樂無如讀書。”上聯出自《孟子·盡心下》:“養心莫善于寡欲。”這是說修身養性,至關重要的是必須善于驅除內心的一些貪欲。下聯出自《史典·愿體集》:“至樂無如讀書,至安無如教子。”這是說人間的*大快樂,沒有什么比得上讀書。上下聯所說的事情,原本似風馬牛并不相及,可一經鄭成功巧加連綴,就將修身與讀書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其用心之苦,構想之妙,實令我們不能不拍案叫絕。 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鄭板橋,自題了這樣一副書齋聯:“咬成幾句有用書,可以充饑;養培數竿新生竹,直似兒孫。”上聯寫自己,從讀書說到充饑,可見讀書已成了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說明他已將讀書寫作視為可以安身立命,為社會做出應有貢獻的一件大事。一個“咬”字,雖怪異別致,卻生動形象,貼切精當,頗能充分顯現其讀書的執著精神。下聯寫兒孫,“直”字深寄厚望。寫兒孫而從栽竹人手,亦顯別出心裁,妙趣橫生,讓人分外覺得自然親切,過目難忘。 ……
至樂在讀書 作者簡介
丁品森,男,漢族,1939年10月出生,江蘇張家港人,中國文章學研究會導讀導寫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國修辭學會讀寫教學研究會副會長,魏書生教育思想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教育寫作學會理事,且曾任國內20余家報刊的特邀顧問、特約作者、特約記者、特約編委、通訊員,以及小天鵝叢書、少年作家叢書和青少年寫作叢書的副主編。迄今已在省級以上報刊發表1600余篇文章,已出版《學海輕舟》、《書海覓寶法》、《書海覓寶法(續編)》、《學子佳作細品味》、《中學常用文體寫作》、《讀書故事和讀書方法》、《解開你的重重心結》、《子女心結解有方》、《不要拒絕泥濘的路》、《青少年心靈日光浴》、《青少年心靈氧吧》、《青少年心靈港灣》、《青少年心靈芳草地》、《樂為寫匠》、《且行且常省》、《沐習習春風》和《名篇管窺》等20本個人專著,并受到國內20余家媒體的好評。此外,還主編了《桑青柳綠》等三本書,并參與了30余本書的編寫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巴金-再思錄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
- >
隨園食單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