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 (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391940
- 條形碼:9787122391940 ; 978-7-122-39194-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 (精裝) 本書特色
(1)從詩經到元曲,選詩全面,一本讀透。 全書包括詩經、楚辭、漢樂府、六朝詩、唐詩、五代詞、南宋詞、北宋詞、元曲九大章節,選文獨到,每一首詩或詞的背后,都抒發了一個人或者一群人對時境遭遇和家國歷史的濃厚思想情感,都能夠代表其所屬時代的文學發展主流與時代特色; (2)文字簡練,文風現代,讀來有趣、有料。 作者使用了具有現代感的文風,將歷史人物寫成一個個鮮活的故事,能夠激發讀者的興趣,更加吸引青少年讀者。 (3)作者公號有10萬+粉絲,自帶流量。 作者菊齋主持菊齋詩詞論壇二十余年,在詩詞圈享有一定名氣,“菊齋”公眾號粉絲達10萬,“菊齋”也有線下私塾。 (4)圓脊精裝,典雅個性。 本書整體使用圓脊精裝的設計,美觀易保存,封面古樸典雅,以清秀素雅的青花圖案為封面設計主元素;內文雙色印刷,主書名“風雅三千年”燙印藍金,突出整本書的精美與個性,可以自己收藏,也可贈送親友。 (5)內文使用雙色印刷,詩文一目了然。 提取外封青花圖案中的紅色作為專色,作為區別正文的原詩引用,閱讀時和原詩一目了然。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 (精裝)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中國古代詩詞極簡史,它辟出一個獨特的時空,以歷史時間線為經、個體命運為緯,標注出每個時代、每位詩人的高光時刻。它從詩經起手,用26首古詩解鎖3000年前的古老往事,但漢樂府時代,無名詩人作者的吟唱,到32首巔峰唐詩,重溫大唐盛世289年,到五代詞,講述19個人的盛世和亂世,再到南宋的慷慨長歌,送別王朝的*后152年…… 書中既有《九歌》《天問》等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楚辭作品,亦有《大風歌》《鳳求凰》等體現大一統時代恢弘文化氣度的樂府歌辭;既有《聲聲慢》《望海潮》等婉轉和諧、圓潤清麗的婉約派,又有《四塊玉·閑適》《十二月過堯民歌·別情》等繼唐詩、宋詞之后蔚為文學一盛的魅力元曲…… 在這段文學與歷史的旅程中,無數文人墨客的身影從我們眼前匆匆略過:屈原、司馬相如、阮籍、李白、陸游、王維、薛濤、溫庭筠、李清照、晏殊、蘇軾、辛棄疾、關漢卿……這些豐滿立體的人物形象,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妙語連珠的精彩解讀,仿佛我們似乎隨時可以溫一壺暖酒,秉一燭書案,翻開一段通透的歲月,與他們促膝長談……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 (精裝) 目錄
壹//001
詩經
26首古詩,解鎖3000年前的古老往事
中國周代的采詩官,每年春天,都會搖著木鐸到民間采集歌謠。《詩經》就是采詩官像采花采草一樣采來的。
貳//035
楚辭
飲一句離騷別愁,醉一世報國春秋
公元前六世紀,在北方,當周王的采詩官消失在古田陌深處的時候,而南方的古水澤間,楚王的子孫,正踏歌徐來。
叁//055
漢樂府
聽,無名者的吟唱
他隨口吟唱,把那些句子慷慨地拋撒在風中,撒在塵土里,唱完就忘了,他自己,也翩然消失在時光的荒野里。
肆//093
六朝詩
人生不滿百,何懷千歲憂
《古詩十九首》是詩史上的千古謎題。沒有人知道寫這些詩的人是誰 —— 能寫出這樣偉大作品的人,他不會無名,他不可能無名!
伍//143
唐詩
32首巔峰唐詩,重溫大唐盛世289年
從此這位『天上謫仙人』再沒有停止過匆忙的腳步。一路走,一路寫,一路結識各路人士,一路千金散盡還復來。
陸//191
五代詞
19個人的盛世和亂世
大抵亂世總有一些別樣風致。亂世的魏晉風度,教多少名士競折腰,同樣出自亂世的五代詞,骨子里的那些古艷婉轉,至今猶風姿楚楚。
柒//215
北宋詞
所謂風流,就是這36個人的137年
多少年后,有許多人都會唱:白發漁樵江渚上,慣看秋月春風。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我們在明代楊慎的這首詞里,讀到了北宋詞人張昪的相似感受:多少六朝興廢事,盡入漁樵閑話。
捌//271
南宋詞
這些慷慨長歌,送別王朝的*后152年
南宋*硬核的詩人,一個集英雄、猛將、才子、能臣、干吏諸種鮮明棱角于一身,『不恨古人吾不見,恨古人不見吾狂耳』的牛人,準備閃亮出場了。
玖//313
元曲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
沒有誰能逃過風波重重的人生,縱然是事事如意的人生贏家;也沒有哪個王朝能逃過改朝換代的命運,縱然它曾流光溢彩、輝煌燦爛!
后記//338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 (精裝) 節選
李白 從此這位“天上謫仙人”再沒有停止過匆忙的腳步。 一路走,一路寫,一路結識各路人士,一路千金散盡還 復來。 終其一生,他都在漫游的路上,從 24 歲出蜀,到 62 歲臥病。這樣的超級暴走,任性到汪洋恣肆啊! 自然,他也留下了氣勢恢宏的數以百計的名篇。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 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 他留下的詩篇編為《李翰林集》,共有詩文七百七十六篇,當然這不足他身前所作十分之一。 這樣魅力無限的李白,贏得了后人近乎盲目的崇拜,也并非不能理解。 他得意時寫的詩,好好好!他失意時寫的詩,好好好!他任性時寫的詩,好好好!…… 唐詩,因為李太白的存在,被推上了文學史的巔峰。我們很難想象,像李白這樣能橫著走的大才子,居然也傾慕過別人。 就在李白出蜀的前一年,有一個十九歲的少年中了進士。 崔顥 這個少年,好飲酒、好賭博、好美色。 他的不羈放縱和李白多么相似,而他的才氣,居然讓李白也低頭稱臣。 他叫崔顥。 據元人辛文房所編撰《唐才子傳》里記載,李白登黃鶴樓時見了崔顥題詩,自愧不如,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我們似乎會有這樣的印象,當李白看到這詩的時候,崔顥一定已經白發蒼蒼,而李白正值年少青春。 其實崔顥比李白還要小三歲呢。 李白是他的鐵粉。嚴羽也是。 嚴羽直接在《滄浪詩話》里盛贊: “唐人七言律詩,當以崔顥《黃鶴樓》為**。” 盛唐的才子們,哪里只有文采風流呢! 公元 730 年至 734 年,契丹及奚族叛唐,唐與契丹、奚之間戰事不斷。 崔顥十九歲中進士那年,另一個十九歲的年輕人,也在朝著自己的夢想出發。 這名青年懷揣著報國的熱忱,十幾年間幾次北游薊門和幽燕,希望效力軍營。 他叫高適。 高適 公元 738 年,唐軍攻擊契丹、奚,先勝后敗,主帥張守圭隱瞞敗績而謊報軍情。消息傳來,曾漫游薊燕并見過張守圭的高適感慨很深,提筆寫下《燕歌行》。 【燕歌行】 高適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chuāng)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高適一生以大將軍自許。 雖然,和他同年的崔顥早早地就考中了進士,他一直到四十六歲,才應有道科及第授官,但他的后半生的經歷,可要比崔顥豐富得多了。五十多歲的時候,他以勤王平叛之功,被封為淮南節度使,后來又加封渤海縣侯。所以《舊唐書》說 :“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 據說高適在長安的時候,常常約著王昌齡和王之渙一起飲酒,他們還與岑參搞了一個組合,合稱“邊塞四詩人”。當大家們都集中在同一個時空的時候,故事實在是精彩多了,旗亭斗詩的故事,就這么流傳了下來。
風雅三千年:一詩一詞一天下 (精裝) 作者簡介
任淡如,本名經波,菊齋創辦人。生于江南,幼喜文字,及長兼習古琴詩詞書畫,江南藝文社成員。已出版《文人畫事:從沈周到費丹旭》等詩詞書畫數種書籍。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姑媽的寶刀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