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優于行,雅于心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380821
- 條形碼:9787511380821 ; 978-7-5113-8082-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優于行,雅于心 本書特色
真正的魅力,是喧囂塵世中不浮不躁的云淡風輕,是細碎生活中不怨不怒的平和安寧,是漫漫歲月中不憂不懼的瀟灑坦然。當你又颯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讀過的書,走過的路,見過的景,經過的事,到藏在你獨特的氣質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獨特的魅力萬里挑一。愿你在歲月的雕琢中,與更好的自己傾心相遇。
優于行,雅于心 內容簡介
奧黛麗?赫本說:優雅是專享不會褪色的美。張愛玲說:好看的皮囊很多,有趣的靈魂很少。女人真正的魅力,是喧囂塵世中不浮不躁的云淡風輕,是細碎生活中不怨不怒的平和安寧,是漫漫歲月中不憂不懼的瀟灑坦然。當你又颯又美,何懼患得患失。
優于行,雅于心 目錄
上篇 修心篇
——無憂無懼,云淡風輕
PART 1 不浮不躁,成就云淡風輕的優雅
001 … 心淡如水,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003
002 … 心寬如海,不求速度,但求從容 / 007
003 … 在舍與得之間,心態平和 / 011
004 … 明理通達,淡然是氣定神閑的智慧 / 015
005 … 將苦難沉淀,成就云淡風輕的優雅 / 018
PART 2 不怨不怒,在瑣碎中相遇美好
001 … 不必驚艷,平凡臉龐同樣可以綻放魅力 / 023
002 … 將生活烹調出美妙滋味 / 027
003 … 生活的好壞取決于你看待它的目光 / 030
004 … 分得出輕重緩急,別為小事抓狂 / 034
005 … 抱怨是沒頭腦的宣泄方式 / 039
006 … 并非所有故事都有美麗的結局 / 041
PART 3 不憂不懼,于歲月中恒久純真
001 … 愛握得越緊,越容易失去 / 043
002 … 真正有內涵的女人,不選擇媚俗 / 048
003 … 何必患得患失,終日縈掛于懷 / 051
004 … 誘惑前保持淡然,歲月中恒久純真 / 055
005 … 釋懷,是對過往*好的交代 / 059
006 … 總有一些人,注定只是生命的過客 / 062
中篇 修型篇
——秀外慧中,氣質如蘭
PART 1 形象優雅,穿衣打扮盡顯知性美
001 … 女性如何穿衣不失禮 / 069
002 … 學點顏色搭配,找到自己的服飾主色調 / 072
003 … 不再單一古板的職業工裝 / 075
004 … 畫龍點睛的小心機——配飾 / 077
005 … 職場女性的整潔妝容如何打造 / 080
006 … 職場女性的化妝禮儀有哪些 / 082
PART 2 儀態端莊,舉手投足間綻放美麗光芒
001 … 坐姿優雅,散發魅力 / 086
002 … 行姿優美,風度翩翩 / 089
003 … 使用恰當手勢為表情達意加分 / 093
004 … 眼神交流,不膽怯不冒犯 / 095
005 … 發揮笑容悅人悅己的正能量 / 097
PART 3 有禮有節,職場禮儀彰顯個人涵養
001 … 好禮儀讓見面有個良好開端 / 100
002 … 握手禮儀,簡約而不簡單 / 102
003 … 別讓自我介紹失掉分寸 / 106
004 … 職場接待前做好準備工作 / 108
005 … 職場接待禮節有哪些 / 111
006 … 職場拜訪從細節取勝 / 114
007 … 成功拜訪客戶的準備與技巧 / 118
008 … 迎送工作的方法與禁忌 / 122
009 … 小小乘車,座次大有學問 / 125
010 … 掌握基本的涉外禮儀 / 130
PART 4 真誠社交,贏得他人發自內心的喜歡
001 … 憑借自身能力贏得他人口碑 / 134
002 … 想要他人接納,先熱情接納他人 / 136
003 … 改掉張口就“否定”的習慣 / 138
004 … 職場小細節看出你的好修養 / 141
005 … 共同愿景是合作*好的激勵 / 143
006 … 問題走進死胡同,也許是意圖沒搞懂 / 145
007 … 客套話別說太多 / 148
008 … 先否定后肯定,調動情緒很有效 / 150
009 … 換位思考,善意分享 / 152
010 … 近則拒遠則疏,與他人保持剛剛好的距離 / 155
下篇 修語篇
——口吐蓮花,悅人悅己
PART 1 言之有度,把握表達與沉默的分寸
001 … 關鍵時刻有態度 / 161
002 … 恰到好處地保持沉默 / 164
003 … 果斷拒絕自己不喜歡的人和事 / 167
004 … 傾聽的姿態讓女性更顯溫婉 / 169
005 … 別用唱反調表明自己的與眾不同 / 171
PART 2 言之有趣,幽默是*佳的溝通語言
001 … 打造有魅力的聲音 / 173
002 … 聲音沒有情感,如同人失去生命 / 176
003 … 用玩笑話創造輕松氛圍 / 178
004 … 談吐幽默的女人*有魅力 / 181
005 … 幽默的談吐與才智相連 / 183
PART 3 言之有興,積極溝通不冷場
001 … **次見面交談,說個創意開場白 / 187
002 … 溝通中的“廢話”不可少 / 190
003 … 留意自己說話的語氣 / 192
004 … 不了解對方時,熱點話題更安全 / 195
005 … 在適當時刻引出新話題,避免冷場 / 198
006 … 為尷尬的人搭個臺階 / 202
007 … 真誠贊美,杜絕不走心 / 205
PART 4 言之有味,“壞”話好說并不難
001 … 甜美的微笑是女性的撒手锏 / 208
002 … 安慰在于表達支持 / 212
003 … 看破不說破,留給對方自省的空間 / 215
004 … 含蓄得體勝于口若懸河 / 217
005 … 報告職場壞消息 / 221
006 … 如何說出動聽逐客令 / 225
優于行,雅于心 節選
《優于行,雅于心》:身處世間的我們,似乎特別喜歡扮演悲情的角色。命運帶來諸多坎坷,總是令我們被迫放棄所擁有的。于是,內心生出無法言說的痛苦,我們就像弄丟了心愛玩偶的孩子,覺得自己是天底下*傷心、*倒霉的人。久而久之,人生也抹上了濃烈的悲苦色彩。常常聽周圍的人訴苦。有時,傾訴換來一些安慰的話語或者同情;有時,會從一個人的傾訴,演變到兩個人的同病相憐。而傾訴過后呢?一切照舊。生活仍然是老樣子。會有新的、相似的遭遇再出現,或者就同一件事向新的傾聽對象訴苦,獲得更多的撫慰和同情。除此之外,似乎不會再有任何意義。漸漸地,我們的這些負累越來越多,前進的腳步也邁得越來越艱難。我們以為自己承受了太多的傷害、無助、迷茫、痛苦,已經沒有辦法再繼續面對陽光。然而,我們的處境真的有這樣糟糕嗎?古人有“因禍得福”的說法。世事變化無常,沒有任何事能夠一成不變。當你遭遇災禍或不幸的時候,也許會因了這次事故而躲過其他原本會發生的災禍或不幸。就像那個古老的故事:老漢家的一匹馬不幸走失,幾天后卻帶回另一匹烈馬。后來,老漢的兒子因騎烈馬摔斷了腿,卻又因為斷腿而躲過了兵役,避免了戰禍。事件兜兜轉轉,幾經波折,每個階段所發生的事,都不能憑一時的結果來界定究竟是福事還是禍事。所以,對我們來說,某些看似悲慘的遭遇,事實上并不那么糟糕。無須糾纏其中,耿耿于懷。正所謂:有舍才能有得。想要獲得,必須舍棄。“舍得”是一個頗具哲學意味的詞語,就像陰與陽、天與地、悲與喜,舍與得一樣,是彼此既對立又統一的矛盾概念。人生充滿“舍”與“得”的重復,誰能夠在舍棄與獲得之間保持心態平衡,誰就可以達到淡然、超脫的境界。“淡”是舍得。如果在舍棄與獲得時,都能夠淡然一笑、平和面對,就不會背負功名利祿的壓力,也不會糾纏于曲折坎坷帶來的傷痛中,可以游刃有余地游走世間,給自己一份輕松、恬淡的生活。人生中重要的并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舍掉陳舊不堪的執念,放下不切實際的虛妄之想,才能得到新的觀念、新的思維,才能比別人前行得更快、更遠。而在得到時,也無須得意忘形,如果誤以為已經收獲了自己想要的,便可以高枕無憂,那么接下來將要面對的不僅是停滯不前,還會節節敗退,就像龜兔賽跑中那只驕傲的兔子,一覺醒來就什么也沒有了。所以,面對舍棄或者得到,都要淡然處之。淡然面對舍棄,需要一種“放下”的心態。其實,我們都知道“放下”是一件多么難做到的事情。想要放下工作中遇到的不順心,如對公司的不滿、對老板的抱怨、對主管的厭惡、對同事的成見;想要放下感情中的悲喜交加,如那個人的好、那個人的壞、那個人的甜蜜、那個人的傷害;想要放下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如親人的期盼、親人的失望、朋友的維護、朋友的背叛。但這些事情又是多么清晰地印在腦海里,怎樣也抹不掉。它們構成了人生的紀錄片,一遍又一遍地自動循環播放著,越是想忘記,記憶越清晰。因為不能舍棄,我們便只好背負著沉重的包袱往前走。在經過一個又一個坎兒的時候,越發顯得艱難。當疲憊成為人生的主題時,我們就已經失去了贏得精彩人生的砝碼。當面對困難越來越無力,我們又怎么能夠相信自己還會擁有未來的光明呢?因此,我們不妨嘗試放棄一些對自己來說微不足道的小事,讓這些已經過去的事隨風而逝,不再糾纏其中。……
優于行,雅于心 作者簡介
舒雅,一位獨立且知性的女子,女性勵志書作家,長期專注女性題材原創寫作,精辟、透徹解讀心理和人性的作品深受廣大女性讀者朋友喜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煙與鏡
- >
我與地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推拿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