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生態銀行——敏捷進化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013350
- 條形碼:9787522013350 ; 978-7-5220-1335-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銀行——敏捷進化實踐 本書特色
本書由三個部分組成。**篇“未來已來路在何方”,從新時代商業銀行的需求側和供給側出發,闡述生態銀行的緣起和因果,構建內部“樂高銀行”和外部生態伙伴“5E”融合的框架體系,聚焦客戶群體屬性、特征、消費習慣、金融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動態變化,以生態銀行范式對金融中介理論進行創新,關注新發展格局下的綠色金融與“綠天鵝”風險防范,于變局中開新局。第二篇“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考察了技術變革的大背景,分析了在云原生的生態時代,商業銀行如何通過中臺建設、流程智能化、智能數據人及安全體系建設,實現內部白洽,形成生態銀行的敏捷自進化能力。第三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致力于構建“Bank the world”的整體業務模式,從實踐的角度分別對“5E”案例進行解析,力求全面分析商業銀行從傳統業務模式向生態開放模式的轉型路徑,實現由“服務”客戶到“浸潤”生態的轉變。
生態銀行——敏捷進化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從國家戰略和用戶需求出發,創造性地提出構建生態銀行“新物種”,依托敏捷自進化的“樂高式”能力框架,以翔實案例全面分析生態銀行“5E”轉型路徑,以智慧數據鏈打造生態伙伴間的分布式協同,實現由服務單體客戶到浸潤行業生態的轉變。
生態銀行——敏捷進化實踐 目錄
**篇 未來已來 路在何方
**章 從傳統銀行向生態銀行的聚變3
**節 商業銀行的需求側和供給側4
十四五開局的廣闊需求側4
意大利面銀行的脆弱供給側6
第二節 什么是生態銀行8
生態銀行的內涵與外延8
敏捷自進化11
生態銀行的五個升級 12
內部:自進化、云原生、智慧驅動的樂高銀行 13
外部:與生態伙伴的5E融合14
第三節 生態銀行的擘畫15
一個案例15
云原生時代的微服務16
可拼搭、可插拔17
個性化、定制化18
生態體系的構建19
第二章 于變局中開新局——把握客群是商業銀行逐鹿未來的
邏輯必然22
**節 從傳統客群到新興客群的邁進22
客群變遷展現動態 23
金融需求突出增量升級 24
金融消費行為凸顯獨特 25
新興客群涌現26
第二節 小眾不小,細分有必要26
需求側變化牽引供給側發生變革27
以需求為核心的生態銀行場景形態30
由面向大眾轉向深耕小眾群體32
在細分領域打造自身特色33
第三節 生態由小及大,場景全面觸達34
聚焦小生態,垂直化+精細化+差別化發展35
共筑大生態,場景+平臺+服務互聯疊加36
第三章 生態銀行中介模式的嬗變39
**節 謀變與進化39
謀變40
實踐41
進化42
第二節 檢驗與底線43
檢驗43
底線45
第四章 防范綠天鵝風險——綠色金融的生態銀行范式49
**節 發展綠色金融之道:防范綠天鵝風險49
綠天鵝的傳導路徑50
商業銀行的碳中和范式轉變52
第二節 發展綠色金融之法:宏觀經濟政策53
監管機構應對綠天鵝的四維痛點53
綠色金融的政策實踐54
第三節 發展綠色金融之術:碳定價政策55
碳定價與碳市場的解構56
碳定價政策面臨諸多挑戰57
碳市場的中國路徑57
第四節 發展綠色金融之勢:生態銀行58
推進綠色金融數字化建設59
聚焦生態,激活發展新引擎60
把握綠色金融發展趨勢61
豐富綠色金融產品譜系62
加固綠天鵝風險防控底板64
第二篇 欲善其事 先利其器
第五章 時代變革引致的技術迭代69
**節 智能技術的持續迭代70
MLOps:銀行推廣AI的下一站70
讓機器學習變得更加自動化:AutoML 72
讓機器學習變得更加自動化:終身學習73
讓機器學習變得更加自動化:元學習73
第二節 交互范式的持續迭代74
交互范式亟需突破74
全真交互技術儲備逼近臨界點75
全真交互將顛覆現有流量范式77
全真交互也是數字孿生趨勢的體現77
第三節 商業模式的迭代:分布式79
分布式模式由來已久79
連工業40都指向分布式商業模式80
技術讓分布式商業模式更普適81
區塊鏈:分布式激勵相容的參考框架83
物聯網技術:推動云的分布式化85
第四節 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技術的迭代87
從資本管理到價值創造再到生態賦能87
生態銀行全面風險管理的5A智能風控89
第六章 云原生時代的企業級中臺93
**節 商業銀行核心系統的分布式化要求云原生中臺93
云原生的定義和發展93
微服務、云原生、分布式之間的關系96
構建商業銀行云原生的分布式核心97
云原生中臺是一種分布式的能力機制99
商業銀行云原生中臺的一體三面100
云原生中臺將推動銀行邁向仿生組織 101
第二節 云原生中臺的技術機理102
云原生中臺所包含的幾種主要機制102
微服務,應該成為一個個獨立的生命體103
API云市場,使能生態銀行105
從DevOps到AIOps:商業銀行的工業40 107
拆中臺?云原生中臺無處可拆108
云原生中臺機制建設的三步走 108
第三節 云原生中臺的另兩個截面:業務面及數據面110
商業銀行的架構理想:生長與開放110
企業級架構方法論及不足之處111
DDD方法論及不足之處113
出路:DDD+企業級架構方法論115
云原生中臺的業務能力截面:業務中臺116
云原生中臺的數據能力截面:數據中臺117
第四節 云原生中臺加速智能流程自動化118
確保流程遠離客戶體驗118
從流程銀行到數據智能銀行119
智能流程自動化(IPA) 120
第七章 精益與流程智能化124
**節 摒棄緊箍咒奔向企業級發展之路125
戰略能力順應轉型方向和高階需求125
從流程的本質出發認知自身能力126
組件高度內聚企業級業務能力126
營造松箍靈活發展空間127
第二節 精益六西格瑪打造流程127
承接戰略方向128
關注客戶滿意度 128
從職能管理到流程管理130
精益智能管理服務流程131
第三節 科技引領精營現代生態132
流程搭建數字化133
先進科技賦能134
智能化詮釋差異135
第四節 精益智能流程締造新生態135
國外商業銀行實踐:智能授信和反欺詐136
國內商業銀行實踐:數據探索和自動化審批138
第五節 深淘灘、低作堰精益前行140
六西格瑪精準識別問題141
問題導向融入精益六西格瑪文化141
管理創新方法:MBF 142
以創新運營引領143
第六節 構建精益的智能化流程體系144
選擇實踐場景145
融入精益管理理念146
工作團隊協同、融合、敏捷148
智能工作流以數據為依托148
授信審批流程的智能化再造149
第八章 數據素養和智能數據人151
**節 認識數據151
數據的力量和困惑151
大數據不在數據也不在大 153
基于數據的量化分析方法154
無數據,不智能158
數據助力商業新范式162
第二節 數據素養164
什么是數據素養164
實現數字化時代*大潛能167
數據素養價值交付矩陣170
數據素養培養173
第三節 智能數據人177
什么是智能數據人177
智能數據人發展展望179
第九章 云原生時代及其生態安全181
**節 云原生時代的生態銀行安全發展新趨勢182
新思維:從獨立抗風險向合作防風險轉變182
新模式:從內部場景向外部場景延伸183
新格局:從一棵大樹向產業森林發展183
第二節 云原生時代的生態銀行安全生態新挑戰184
第三節 構建全方位安全體系,實現生態可信網絡188
規劃全方位安全治理188
加強全鏈條安全管理191
落地智能化安全運營192
實施全周期安全技術193
創新全旅程安全驗證195
第三篇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第十章 聚焦生態:構建生態化的金融定制能力199
**節 生態銀行機遇與挑戰200
第二節 生態轉型的四步法202
從頂層開始聚焦生態202
強化生態系統思維203
設定清晰的路線圖和伙伴識別204
做好IT和數據鋪墊204
第三節 生態轉型的關鍵能力205
生態系統新時代的銀行戰略地圖205
構建精益流程再造的業務中臺+數字AI中臺210
重塑生態系統新時代的客戶體驗之旅213
第十一章 共生共贏:生態伙伴間實現化學反應217
**節 生態伙伴合作的細分、蝶變217
第二節 生態銀行與共享數據相輔相成220
共享數據將極大推進生態銀行的演進220
生態銀行將激發數據信用的生命力221
生態銀行將不斷孵化新企業 221
第三節 生態全面開放,多維深度合作222
第四節 生態合作制勝關鍵因素223
規模和標準223
獨特資源稟賦224
行業深度理解225
生態合作深度和廣度226
第五節 生態合作面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228
生態協作,優勢互補228
創新模式,共贏共享229
合規應用,履行責任230
第十二章 專業賦能:金融力+科技力的全面輸出231
**節 供給側賦能突圍:聚合核心能力,鎖定打造控制點 231
聚合金融產品與服務能力232
一個進階生態能力評估框架235
打造控制點,形成護城河競爭優勢236
第二節 需求側賦能聚焦:以客戶和生態伙伴為中心238
主動融入并賦能產業龍頭客戶的戰略轉型241
金融服務+非金融賦能小微客戶業務痛點244
賦能F端同業生態伙伴的短板和壁壘248
賦能C端的體驗迭代和財富管理價值250
賦能客戶的服務能力和支撐能力252
第三節 銀行業務新格局:跨界賦能多端聯動的開放生態
銀行系統256
案例一:商業銀行與房地產集團生態共建,推進銀企共同轉型257
案例二:由公用服務場景引流,拉動C端和B端獲客活客260
案例三:把握智慧港口建設契機,積極注入金融動能264
第十三章 無感泛在:從用戶到客戶的增長黑客 269
**節 增長黑客發展方式270
用戶體驗是抓手270
渠道建設面向未來運營271
第二節 商業銀行視角下的增長黑客方法論271
跨部門合作的增長團隊272
確定定位,提供好產品 272
確定增長杠桿和北極星指標274
進入快節奏的試驗循環275
第三節 明晰流量發展途徑276
互聯網創新流量經營模式276
數字化城市打造流量增長場景279
金融科技+數據生態受到推崇280
產城+金融提供解決方案282
第四節 商業銀行增長黑客初探:面向未來的手機銀行框架285
由客戶運營到用戶運營286
由千篇一律到千人千面287
由交易服務到全生態服務287
由自運營到共運營288
由重運營到輕運營288
第五節 商業銀行增長黑客進階:開放銀行轉型289
研發投入是基礎290
多渠道推廣API 290
API的統一運營管理291
提前布局開放API的新趨勢291
第十四章 智慧引擎:智能化的業務全流程支撐293
**節 客戶洞察智慧引擎的實踐293
智慧客戶養成294
智慧客戶畫像296
第二節 風險管理智慧引擎的實踐300
智慧風控302
智慧普惠304
第三節 智能決策引擎的實踐309
智慧醫療310
智慧政策指引312
第四節 模型風險識別:跨越數字化的鴻溝313
數據鴻溝314
挖掘工具鴻溝315
模型鴻溝318
參考文獻321
后記:2005—2021年中國銀行業進化史剪影326
生態銀行——敏捷進化實踐 作者簡介
趙志宏,大連理工大學管理學博士,高級經濟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方新金融研究院(NFI)理事。曾長期供職于中國建設銀行,現任渤海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副行長、首席風險管理官。曾出版七部專著:《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銀行產品工廠——創新能力評價解析》《實時智能銀行》《銀行精益服務——客戶體驗制勝》《銀行科技——構建智能金融價值網》《敏捷銀行——金融供給側蝶變》和《未來銀行全面風險管理》。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推拿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