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新書--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中國文論二集(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131207
- 條形碼:9787546131207 ; 978-7-5461-312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中國文論二集(精裝) 本書特色
《茅盾全集(中國文論二集19)(精)》一書是中國現代作家茅盾作品集。新版《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韋韜先生授權,中國茅盾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會理事鐘桂松主編。新版《茅盾全集》由韋韜先生新增多幅珍貴照片,在原版《茅盾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基礎上加以充實、補訂而成的,目的是使《茅盾全集》更全、更完美。18至27卷為中國文論。這是規模*大、收集*全的總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備的參考材料。
新書--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中國文論二集(精裝) 內容簡介
《茅盾全集》由茅盾之子韋韜先生授權,中國茅盾研究會常務理事、浙江省茅盾研究會理事鐘桂松主編。全集共41卷,再加一卷附集。1至9卷為小說;10卷為劇本、詩詞、童話;11至17卷為散文,其中13卷為“游蘇見聞”專集;18至27卷為中國文論;28卷為中外神話研究專集;29至33卷為外國文論;34卷為“古詩文注解”;35至36卷為回憶錄;37至39卷為書信;40至41卷為日記;附集卷收有關資料。這是規模大、收集*全的總集,是研究茅盾著作的十分完備的參考材料。 《茅盾全集19:中國文論二集》收作者茅盾于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三三年所作文藝理論專著一部及文論八十六篇! ”揪硎窃谌嗣裎膶W出版社一九九一年版《茅盾文集》第十九卷基礎上修訂而成。十九卷中文藝理論專著《小說研究ABC》曾由世界書局出版單行本(一九二八年八月)。其他文論大部分曾由作者分別編入天馬書店出版的《茅盾散文集》(一九三三年七月)、良友圖書印刷公司出版的《話匣子》(一九三四年二月)、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茅盾文集》第九卷(一九六一年十月)、上海文藝出版社出版的《茅盾論創作》(一九八〇年五月)和《茅盾文藝雜論集》(一九八一年六月)。各篇的排列按寫作或發表時間的先后為序。
新書--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中國文論二集(精裝) 目錄
凡例
**章 研究的對象
第二章 古埃及的故事
第三章 古希臘的戀愛記
第四章 中世紀的傳奇
第五章 近代小說之先驅
第六章 人物
第七章 結構
第八章 環境
《莊子(選注本)》緒言
《淮南子(選注本)》緒言
中國文學不能健全發展之原因
《紅光》序
中國文學內的性欲描寫
看了《真美善》創刊號以后
魯迅論
歡迎《太陽》!
王魯彥論
從牯嶺到東京
陳因女士底《歸家》(通信)
讀《倪煥之》
致文學青年
《宿莽》弁言
戰爭小說論
“五四”運動的檢討——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研究會報告
“民族主義文藝”的現形
關于“創作”
《黃人之血》及其他:
評所謂“文藝救國”的新現象
中國蘇維埃革命與普羅文學之建設
“白話”與“文學史”——評胡適之白話文學史
創作不振之原因及其出路——致編輯
“五四”與民族革命文學
我們所必須創造的文藝作品
我的小傳
問題中的大眾文藝
《地泉》讀后感
談談翻譯——《文憑》譯后記
“連環圖畫小說”
《法律外的航線》讀后感
我們這文壇
創作與題材
封建的小市民文藝
徐志摩論
神怪野獸影片
“阿Q相”
《狂流》與《城市之夜》
機械的頌贊
玉腿酥胸以外
我的回顧
關于“文學研究會”
讀了田漢的戲曲
“給他們看什么好呢?”
都市文學
作家和批評家
孩子們要求新鮮
《茅盾自選集》后記
論兒童讀物
女作家丁玲
幾句舊話
文學家可為而不可為
槍刺尖上的文化
智識獨占主義
新作家與“處女作”
《茅盾散文集》自序
“雜志辦人”
文壇往何處去
批評家的神通
關于《禾場上》
“九一八”以后的反日文學——三部長篇小說
一個文學青年的夢
批評家種種
《雪地》的尾巴
丁玲的《母親》
幾種純文藝的刊物
《文學》編委會復魯迅先生函
[附一]魯迅先生來函
[附二]伍實先生來函
答又一個關于《春蠶》的疑問
怎樣編制“文藝年鑒”
不要太性急
一張不正確的照片
“詞”的存在問題
從《怒吼罷,中國!》說起
文學青年如何修養
關于《達生篇》
傳記文學
一個青年詩人的“烙印”
文學家成功秘訣
天才與勇氣
“木刻連環圖畫故事”
王統照的《山雨》
力的表現
批評家辨
花與葉
“螞蟻爬石像”
新書--茅盾全集第十九卷.中國文論二集(精裝) 節選
《茅盾全集19:中國文論二集》: “維斯忒卡蘆紙抄本”以外,還有年代次古的埃及小說,大約屬于埃及第九代,即紀元前三千一百年頃。這也是個斷片,尾巴是沒有的,然而我們已經驚異它的技術之進步,以及作者之極端自意識的技術上的鍛煉。這是一篇農民的故事,述一赴市的農民如何在半途被貴族的家奴所掠奪,以及農民如何到貴族處控訴,要求公道。故事的重心即在農民對貴族所說的前后凡七次的長而巧妙的辯訴。這一篇故事的無名作者是要炫露他的辯才,并不是要敘述一個故事。他把農民的辯訴作成一次比一次長,一次比一次憤激而嚴厲。貴族把每次的話都抄下來送給皇帝看,末后皇帝覺得看夠了,這才命令貴族準許了農民的控訴,給他厚賜。全篇除了美妙的詞令外,沒有事變,也沒有神奇幻異,實在是一篇奇怪的小說。 文字上的技術是顯見的,然而并沒有小說的技術。這一篇中既然沒有人事,所以“結構”是談不到的;人事的變幻不是作者注目之點。也許他本就不希望有什么人會承認真有那樣的農民,真有那樣的七次控訴。這只是一個幻想罷了。農民的被掠奪自然可以引起讀者的同情,但是他的美妙的詞令立刻會失了興味。因為這不是一篇表現人生的小說,如果用觀察人生的眼光去讀,便毀壞了全篇的趣味了。而亦因此,這位很有些藝術手腕的無名作者對于結構的技術竟毫無貢獻。雖然全篇的情調是一貫的,并且沒有無聊的插句,——這是幻異故事所未辦到的,——但這不是結構上的技術。 又在人物的描寫上,也并不比幻異故事高明些。農民,貴族,都不是故事中的主要成分,只是隨手拾來的工具;在埃及的小說中,人物大概只成為副產物——先有了故事,然后配上了人物。環境的描寫當然是更加沒有。 雖然如此,若從小說發達的過程上看,這一篇小說是有相當的價值的。和幻異故事相比較,顯然是大大的一個進步。“文字的技巧”是被承認被注意了。這是小說發展所必經的一步! ∥覀冊偻嘶匾磺Ф嗄,看看埃及第十九代的小說,便覺得這些后期的作品確是在某方面更有了進步了。它們是比較的長些,復雜些,故事的線索錯綜些。這至少可說是近于Novel;但在另一方面看,它們的描寫技術卻又是靜的,正像那時的埃及民族是已經老了,失了前進的活力。此類后期的埃及小說有兩篇很好的代表,是許多斷片中的比較完整者;一是色忒那親王的故事,一是巴泰的故事。我們先述色忒那親王的故事的梗概! ∩怯H王到一座前代皇帝的墳墓中,搶一本魔法書;死皇的鬼妻就警告色忒那不可拿去這本妖異的書(不全的蘆紙抄本便是在這里開端的)。她講述她自己一生的經驗,又講到她的丈夫是費了多少心血方才把這本魔法書弄到手,然而結果是她和她的丈夫都因此而死。她說色忒那如果一定要這本書,也將得到大禍?墒巧遣慌拢虉痰囊@本書;于是和死皇斗法之后,他勝了,拿走了那本怪書。死皇另遣一女子去緝捕這個強盜親王。她使得色忒那遇到了許多困難和危險。末后,色忒那覺得到底不能勝過那敵人的女子了,愿意將書送還。死皇為懲罰色忒那的無禮,命令他去找尋他(死皇)的鬼妻的肉身,那是因為某種緣故遺落在一個城里,并且把那肉身運送到死皇的墳墓。又經過了許多困難,色忒那把這差使辦好,故事于此完畢! ∵@一篇故事的描寫方法也是“靜止”的,和從前的幻異故事一樣。有許多地方應該是表現緊張的情緒的,但故事中只有簡單的一句,例如“于是色忒那怕了,逃了”。然而就全體看來,這篇故事的作者似乎有我們所謂“結構上的一貫”這個觀念;也可以說他有這觀念,卻在技術上失敗了。這篇故事的主體,可以有兩個,不是死的皇帝,便是活的親王。如果是前者,那么,活親王和追捕他的女子中間的斗爭是未免敘述得太長,在結構上是一個缺點。再如果是活親王作為主體,那么,死皇的鬼妻的一大段自敘傳也是應該刪略的,并且結尾以找得鬼妻的肉身作為收束,也是不對的。再如果我們把魔法書的下落作為故事的主體,則故事的結束又應在活親王送還魔法書的時候,而此后的敘述又成了贅疣。這都證明作者雖有“結構上的一貫”這個觀念——或許竟是極模糊的觀念,但是他抓不住固定的要點,常常將讀者的眼光引到叉路上去。為什么埃及的作者看不出這些毛病呢?*大的原因恐怕還是在作者自始至終所自以為有興味的,不是人生,不是情感,而是“奇事”!
- >
巴金-再思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莉莉和章魚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虎
- >
推拿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