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亞當.斯密論情感與道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4492463
- 條形碼:9787504492463 ; 978-7-5044-924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亞當.斯密論情感與道德 內容簡介
本書精華絕世,字字珠璣,常識與經典融合,堪稱傳世思想魂寶。思想大師的深刻哲理、醒世箴言,是對人類文化的奉獻與恩典。心靈奧秘的求索,靈魂深處的探究,是融入一生的智慧經典。這部書籍,不僅涵蓋了人類具智慧的語言,同時也是人們立身處世的準則:雖然這些經典智慧,在人類各種語言中均有不同譯本,被各國人們所推崇,其主要原因是使不計其數的人受益終生。
亞當.斯密論情感與道德 目錄
(一)論同情是天性
(二)論相互同情的愉快感
(三)論同情的合宜性
(四)論同情的親疏性
二、論激情
(一)論肉體的激情
(二)論想象的激情
(三)論不快的激情
(四)論友好的激情
(五)論自私的激情
三、論悲情
(一)論悲傷和快樂
(二)論野心起源和社會階層
(三)論嫌貧愛富的道德敗壞
四、論舍與得
(一)論報答與懲罰結果
(二)論感激與憤恨對象
(三)論施恩與損人行為
(四)論贊同和憤恨感情
(五)論優點和缺點批判
五、論天性
(一)論仁慈和正義的美德
(二)論正義和悔恨的感覺
六、論道德準則
(一)論贊揚和責備的原則
(二)論贊揚和責備的態度
(三)論良心的影響和權威
(四)論自我欺騙的天性和調試
(五)論行為準則的影響和權威
(六)論責任動機的原則和作用
七、論效用表現
(一)論效用表現和美的影響
(二)論效用表現和美的品行
八、論善行
(一)論天性與個人關愛次序
(二)論天性與社會慈善次序
(三)論普施萬物的善行
……
九、論美德本質
十、論贊同本能
亞當.斯密論情感與道德 節選
《亞當斯密論情感與道德》: 對于那些被認為與我們自己或我們判斷其情感的人沒有任何特殊關系的客觀對象,當對方的情感無論何處都跟我們自己的情感完全一致時,我們就認為他是一個品性風雅、鑒賞力良好的人。美麗的田野,雄偉的山峰,建筑物的裝飾,圖畫的表達方式,論文的結構,第三者的行為,各種數量和數字的比例,宇宙這架大機器以它神秘的齒輪和彈簧不斷產生、不斷展現出來的種種現象,所有這些科學和鑒賞方面的一般題材,都是我們和同伴認為跟誰都沒有特殊關系的客觀對象。我們會以相同的觀點來觀察它們,并且沒有必要為了同有關的客觀對象達到感情和情感上*完美的一致而對它們表示同情,或者想象由此引起的情況的變化。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常常會受到不同的影響,這要么是我們不同的生活習慣使自己容易對復雜客觀對象的各個部分給予不同程度的注意造成的,或者是我們的智能對這些客觀對象具有不同程度的天賦敏銳感造成的! ‘斖閷@類對象的情感和我們對它們的情感明顯容易一致時,以及對此我們或許從來沒有發現過某個人會和我們不同時,毫無疑問,雖然我們必然會贊同他,然而他似乎不應該因此而得到贊揚和欽佩。但是當他們的情感不但同我們的感情一致,而且引導我們的情感時,當他在形成感情時似乎注意到我們所忽略的許多事情,并且面對著這些客觀對象的各種情況調整了自己的感情時,我們就不但會表示贊同,而且會對其不尋常和出乎意料的敏銳和悟性感到驚訝和奇怪,他由此似乎應該得到高度的欽佩和稱贊。這種為驚訝和奇怪所加深的贊許,構成了被稱為欽佩的情感。對這種情感來說,稱贊是其自然的表達方式。一個人斷定如花似玉的美人比*難看的畸形者好看,或者二加二等于四,當然會為世人所贊同,但肯定不會令人欽佩。只有那種具有敏銳和精確的鑒別能力的人(他們能識別美人和畸形者之間那種幾乎察覺不到的細微差異)、只有那種精確熟練的數學家(他們能輕易地解答*錯綜復雜和糾纏不清的數學比例)、只有那些科學和鑒賞方面的泰斗——他們能引導著我們的感情,他們廣博和卓越的才能使我們驚訝得瞠目結舌,只有他們才能激起我們的欽佩,看來應該得到我們的稱贊。我們對所謂明智睿見的贊揚,很大一部分就是建立在這一基礎之上! ∮腥苏J為,這些才能的有用性,是*先贏得我們稱贊的東西。毫無疑問,當我們注意到這一點時,會賦予這些才能以一種新的價值。可是,起初我們贊成別人的判斷,并不是因為它有用,而是因為其恰當正確、符合真理和實際情況。很顯然,我們認為別人的判斷富有才能不是因為其他理由,而是因為我們發現自己的判斷跟它是一致的。同樣,起初對鑒賞力表示贊同,也不是因為其有用,而是因為其恰當和精確,同鑒賞的對象正好相稱。有關這一切才能的有用性概念,顯然是一種事后的想法,而不是*先贏得我們稱贊的那些東西! £P于以某種特殊方式影響我們或我們判斷其情感的人的那些客觀現象,要保持這種和諧一致就很困難又極為重要。對于落在我身上的不幸或傷害,我的同伴自然不會用與我一樣的觀點來對待它們。它們對我的影響更為密切。我們不是站在同觀察一幅畫、一首詩或者一個哲學體系時所站的一樣的角度來觀察它們,因此我們容易受到極其不同的影響。但是,我多半會寬容自己的同伴對于與我們都無關的一般客觀對象所具有的情感不一致,而不大會寬容自己的同伴對于像落在我身上的不幸或傷害那樣與我關系密切的事物所具有的情感不一致。雖然你看不起我所贊賞的那幅畫、那首詩、甚或那個哲學體系,但是,我們為此而發生爭論的危險卻很小。我們中間沒有人會合乎情理地過多關心它們。它們跟我們中間的隨便哪一個人都無關緊要,所以,雖然我們的觀點也許相反,但是我們的感情仍然可以非常接近!
亞當.斯密論情感與道德 作者簡介
亞當·斯密(1723—1790),出生在蘇格蘭法夫郡的寇克卡迪,英國經濟學家、哲學家、作家,經濟學的主要創立者。亞當·斯密強調自由市場、自由貿易以及勞動分工,被譽為“古典經濟學之父”“現代經濟學之父”。代表作:《國富論》、《道德情操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李白與唐代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