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疫苗簡史(典藏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2010705
- 條形碼:9787572010705 ; 978-7-5720-1070-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疫苗簡史(典藏版)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Hi,我是疫苗, 認識了這么久,你對我真正了解多少呢? 2021年上海市優秀科普作品《病菌簡史》再出姊妹篇《疫苗簡史》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 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入選者 張文宏領銜 十年蟬聯全國?坡曌u排行榜(復旦版)** “華山感染”團隊傾心編寫 人物、疫苗、技術三線并進 從醫學史的角度展現疫苗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謳歌奉獻與堅守,直面困境與挑戰 講述15種疫苗研發背后不為人知的故事 突出數百年疫苗發展歷程中的科學精神與人文關懷 常識是看似簡單卻*重要的學問,疫苗世界亦然。 什么是疫苗? 為什么接種疫苗能預防傳染病? 傳統的疫苗中有哪些成分? 什么是群體免疫? …… 不了解疫苗發展的歷史,就難以認識到疫苗對人類社會的意義。 卡介苗是否真的有效? 白喉、破傷風、百日咳疫苗為什么組合在一起? 為什么基因重組技術讓消滅乙肝成為可能? 哪些原因導致流感疫苗失效? 為什么研發HIV疫苗困難重重? mRNA疫苗與傳統疫苗相比有哪些優勢? …… 關于疫苗,比一無所知更可怕的是一知半解。 如何確保一款疫苗的安全性? 接種后患病和疫苗有關系嗎? 反疫苗運動是如何興起的? 疫苗會帶來哪些不良反應? …… 內涵豐富,科學與人文并駕齊驅 讀《疫苗簡史》,體會疫苗是“隧道盡頭的光芒”。作為20世紀十項*偉大的公共衛生成就之一,疫苗與每個人的健康息息相關,它是人類控制、終結傳染病的主要手段,曾挽救了上億人的生命。 讀《疫苗簡史》,見證疫苗發展的跌宕歷程。從天花疫苗、狂犬病疫苗到乙肝疫苗、新冠疫苗,從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到組分疫苗、核酸疫苗,每一種新型疫苗的誕生,每一代疫苗技術的升級,都離不開科學家前赴后繼的堅守。 讀《疫苗簡史》,提升我們的頭腦“免疫力”。正確認識疫苗,從而對不同疫苗的防護效果、疫苗的安全性問題、疫苗的接受度等新冠疫苗的方方面面有所了解,并能應用自己的知識體系判斷其中的是非,而不是人云亦云。 細節滿滿,書架上的顏值擔當 全書采用小開本精裝,硬殼封面,輔以燙銀工藝,高級感十足,一寸一毫盡顯簡約典雅。 盾,是防御的利器,象征疫苗構筑免疫屏障;綠,是健康的底色,寓意生命在希望中怒放。 內頁精選細膩柔和的書紙,完美還原近百幅圖片高清質感,帶來觸覺與視覺的雙重享受。
疫苗簡史(典藏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教授領銜團隊編寫的zuixin科普作品,與《病菌簡史》(典藏版)為姊妹篇。通過介紹疫苗的發現史、發展歷程及未來趨勢,將十余種疫苗研發的故事娓娓道來,既科學嚴謹又引人入勝,旨在幫助廣大讀者正確認識疫苗接種,了解疫苗的工作原理,消除不必要的顧慮,倡導科學精神,增強對科學的信任感。典藏版開本小巧便攜,裝幀唯美精致,圖文編排全面優化升級,宜讀、宜賞,更宜藏。
疫苗簡史(典藏版) 目錄
歷史上的疫情終結者
根除天花:一場載入史冊的勝利
巴斯德與首個實驗室人類疫苗
疫苗技術的進階之路
卡介苗的誕生:讓毒力再弱一點
“死”疫苗戰勝黑死病
“超級助攻”讓疫苗更給力
百白破疫苗:絕命毒師“鐵三角”
從滅活到結合:升級換代的肺炎疫苗
乙肝疫苗的進化史
疫苗與病毒的角逐
HPV疫苗:滾蛋吧!腫瘤君
兩種脊髓灰質炎疫苗的“瑜亮之爭”
進擊的流感疫苗:追趕病毒變異的腳步
同一種病毒,不同的疫苗
黃熱病疫苗:出國請提前辦理小黃本
HIV 疫苗的40年:革命尚未成功
安全與高效:疫苗的未來之路
打響疫苗安全保衛戰
反疫苗運動:令人悲傷的誤解
未來已來:mRNA面面觀
疫苗簡史(典藏版) 節選
狂犬病是一種歷史非常悠久的傳染病。和天花病毒只會感染人類不同,狂犬病毒可以感染絕大多數哺乳動物,人類只占極小一部分?袢‰m然傳染性遠不如天花,但造成的危害絲毫不比天花小——感染者一旦發病,病死率幾乎為100%。直到一百多年前一位叫路易?? 巴斯德的法國科學家出現,這種可怕的疾病才變得可防可控。 巴斯德是世界公認的微生物學創始人,他的眾多貢獻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且被沿用至今,其中*廣為人知的是他一生中成功開發了包括狂犬病疫苗在內的四種疫苗。2005 年,在法國舉行的“*偉大的法國人”評選活動中,巴斯德名列第二位,僅次于戴高樂,足見他在科學領域影響之深遠。 “意外”征服禽霍亂 憑借在工業化學及微生物學領域的卓越貢獻,巴斯德在55歲前便已聲名大噪。此后,巴斯德逐漸把興趣和主要精力轉移到疫苗和傳染病領域,遵循的思路與詹納相似,都是基于以下觀察結果:對于有些傳染病,例如麻疹和天花,人們一旦感染后可獲得免疫力,不會復得。 巴斯德通過疫苗征服的**種疾病是禽霍亂——一種在雞舍中流行的禽類呼吸道疾病,可導致大量禽類死亡,對養殖業危害甚大。引起這種疾病的是一種細菌,雖然并非由巴斯德首先分離得到,但命名時采用了巴斯德的名字,現在被稱為多殺巴斯德菌。 當時,這種細菌已經可以在實驗室環境中生長,用培養到的細菌再去接種動物,依舊能夠殺死雞和兔子。然而1879年的一天,巴斯德和助手休假回到實驗室,發現用培養了一個月——遠遠超出常規的培養時間——的細菌接種雞時,雞還是活蹦亂跳的,顯然細菌“失效”了。更神奇的是,凡是接種了這種過期培養物的雞,當再次接種高致命性的新鮮培養物時,全都安然無恙,而之前沒有接種這種過期細菌的雞卻因無法抵抗新鮮培養物的接種死得精光。 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巴斯德敏銳地意識到一定是這種細菌在實驗室過長時間的培養中降低了毒力,而用毒力極弱的細菌給雞接種,能使其獲得免疫力。在隨后的研究中他又發現,在密閉環境下培養的細菌能夠維持原來的毒性,而一旦暴露在空氣中,毒力就會在一段時間后降低。他把這種毒力逐漸下降的現象稱為減毒。禽霍亂的疫苗,也是人類歷史上**種減毒活疫苗,就這樣歪打正著地誕生了。 得益于豐富的實踐知識和大膽的創新精神,巴斯德雖然不是醫生,卻在微生物學,尤其是免疫學領域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35歲時研究釀酒技術,證實酒的產生是酵母的作用;43歲時確立微生物致病理論,并發明了如今廣為應用的巴氏消毒法;55歲時邁出了治療傳染病的**步,拯救了法國的養殖業、畜牧業。作為一名致力于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家,巴斯德并不認為減毒活疫苗的發現只是一個偶然現象,他曾經說過的一句話或許準確地詮釋了這種巧合:“在觀察的領域中,機遇只偏愛那種有準備的頭腦!
疫苗簡史(典藏版) 作者簡介
張文宏,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現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旦大學臨床醫學院內科學系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兼公共衛生專家組共同組長,上海市傳染病與生物安全應急響應重點實驗室主任。榮獲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國家健康科普專家庫入選者等稱號。長期從事感染性疾病的發病機制與診療研究,牽頭了國家多項傳染病重大專項課題,獲全國創新爭先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市長質量獎等多項獎項。 王新宇,內科學博士,F任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副主任醫師、“旅行門診”主診醫師、浦東院區感染科執行主任,國際旅行醫學學會認證醫師(CTH),中國醫師協會感染科醫師分會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感染病臨床工作,擅長旅行相關感染病和熱帶病的診治。對輸入性傳染病的臨床特點和診治有較深入的研究,曾獲得2018年上?茖W技術獎二等獎。
- >
我與地壇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唐代進士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