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崧舟細講文本——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大教育書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21851
- 條形碼:9787570221851 ; 978-7-5702-2185-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崧舟細講文本——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大教育書系) 本書特色
文本解讀與教材分析的區別究竟在哪里? 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使命是否僅限于教學解讀? 文本解讀策略是修煉的終極法門嗎? 無疑地,讀完本書,小學語文老師會對這三個問題形成自己的答案,會在學術性的、原初性的文本解讀和指向教學目的的教材解析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做到深廣而不艱澀;會明白單掌握幾個文本解讀策略是遠遠不夠的,只有修練當下的全部的精神自我,才能嫻熟地駕馭文本解讀策略這套工具,才是文本解讀修煉的終級法門。 在這本書中,作者既關照文本的整體結構,也深入探究語言細節蘊含的特殊意蘊,詳細分析教學該如何實施,并優選經典教學設計供教師參考。本書為語文教師理解和教學這些文本提供了新的視角,也讓語文教師對文本解讀有系統的了解,對文本解讀的方法有實踐性的把握。
崧舟細講文本——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大教育書系) 內容簡介
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不僅影響著語文教學設計,也影響著語文教學實施和評價。但學術性的、原初性的文本解讀不同于指向教學目的的教材解析,教師如何在兩者之間找到一種平衡,做到深廣而不艱澀呢?王崧舟老師對處于教學鏈條之端的課文文本解讀提出了自己的十大策略,分別成為本書的十章:分析矛盾、把握結構、知人論世、觀照語境、同中辨異、文化自覺、潛入思維、擦亮語言、契合文體、回歸課程。每個策略都以統編小學語文教材的課文作為案例進行具體闡述,每個策略都后附與其相對應的教學設計,讓整本書兼具理論性與實操性,為一線小語教學提供了參考。
崧舟細講文本——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大教育書系) 目錄
——以《慈母情深》為例
23第二講把握結構
——以《賣火柴的小女孩》為例
42第三講知人論世
——以《題西林壁》為例
62第四講觀照語境
——以《花鐘》為例
87第五講同中辨異
——以《普羅米修斯》為例
106第六講文化自覺
——以《伯牙鼓琴》為例
126第七講潛入思維
——以《寓言二則》為例
145第八講擦亮語言
——以《雪地里的小畫家》為例
168第九講契合文體
——以《十六年前的回憶》為例
187第十講回歸課程
——以《琥珀》為例
崧舟細講文本——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大教育書系) 節選
本書寫作,試圖喚醒教師們對以下問題的思考: **,文本解讀與教材分析的區別究竟在哪里? 第二,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使命是否僅限于教學解讀? 第三,文本解讀策略是修煉的終極法門嗎? 經常有教師問我,教師教學用書中不是有現成的教材解析嗎?干嗎還要搞文本解讀呢?此類質疑,十多年前我就有過思考。我以為,在“文本解讀”和“教材解析”之間畫等號,似乎草率了些。任何概念的提出,都不可能是凌空出世的。它們總是基于某種歷史文化語境,在特定語境中創生而成的。就像“對話”與“交流”不能同日而語,“探究”與“提問”不能相提并論一樣。 “文本解讀”和“教材解析”來自兩個不同的觀念系統和話語系統。它們的語義內涵不僅取決于它們自身的概念存在,更是被它們所由來的觀念系統和話語系統框定的。兩者的根本區別在于,在“教材解析”所置身的話語系統中,語言被指述為工具,因為是工具,因此它是外在于人的生命存在的,語言是語言,內容是內容,于是,教材解析就是內容解析。而在“文本解讀”的前置語境中,語言(準確地說是“言語”)是本體,言語是存在的家,言語性是生命的本質屬性、固有屬性,而不是外加的。那么它所鉆研的不是剝離了語言的內容,而是言語本身。注意,是言語本身!這是**位的。 其次,所謂教材,意味著教師在解析文本之前,已經有一個先在的限定:文本是“教材”,文本已經被異化、窄化、淺化為“教材”,教師能讀出的不過是文本作為教材的“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特點”和“教學疑點”,“四點”之外可有文本乎?哀哉!我只能“念文本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矣!文本解讀,則首先讓文本返回到原初狀態去。原初并非僅指開端,原初就是原本、本原、本體。文本解讀,就是將文本返回本體。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文本的“文本”是源,作為教材的“文本”是流;作為文本的“文本”是本,作為教材的“文本”是末;作為文本的“文本”是皮,作為教材的“文本”是毛。 這樣說,絲毫沒有抬高文本解讀、貶低教材解析的意思。恰恰相反,教材解析是文本解讀的一項重要使命,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于是,就引出第二個問題的思考:語文教師的文本解讀使命是否僅限于教學解讀?文本的教學解讀,當然是語文教師解讀文本的應有之義。所謂文本的教學解讀,就是基于教學、為了教學、在教學中的文本解讀,它不僅取決于解讀者的專業能力和綜合素養,還受制于服務對象的認知特征和課程教學的目的意圖。質言之,文本教學解讀的邊界取決于課程,我們稱之為課程邊界。因此,教學解讀不能過度求深、求新、求廣。
崧舟細講文本——小學語文教材文本解讀與教學設計(大教育書系) 作者簡介
王崧舟,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杭州師范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小學語文領軍人物之一。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于2004年首創“詩意語文”,先后出版有《愛上語文》《王崧舟與詩意語文》《語文的生命意蘊:王崧舟詩意語文教學》《美在此處》《美其所美》等專著。其語文課在中央電視臺、中國教育電視臺等欄目播出。王崧舟成立的名師工作室,在全國范圍內帶徒百余人,形成了令人矚目的“王氏流派”。培養了20多名省、市級教壇新秀和學科帶頭人。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回憶愛瑪儂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