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價值心法
-
>
從零開始學炒股:股票入門與實戰
-
>
女人財務自由之路:女人一旦了解理財投資操作.比男人多賺5%
-
>
世界投資經驗:點石成金--投資大師煉金術
-
>
巴菲特投資經驗:跟著巴菲特學投資
-
>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
-
>
在股市大崩潰前拋出的人
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5476972
- 條形碼:9787545476972 ; 978-7-5454-7697-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本書特色
價值投資絕非老生常談,關注你身邊有著20年以上投資齡的100%執行價值投資、98%執行價值投資的人和純粹的技術“大拿”,看看三者的差異。如作者所言,“選擇了一種投資理念,就意味著選擇了一種人生。”
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復利”這條主線,以“定期定投”為抓手,旨在用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解決中國普通投資者困惑的問題。全書分為六章:定期定投、股權是王道、盈利:復利的來源、長期:復利的積累、頓悟:復利的主觀條件、伯克希爾的秘密。沒有嚴肅、復雜的財務分析,僅通過詳實的投資案例,用平實易懂的語言向讀者展示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目錄
主題1 定期定投
節 指數的魅力 / 002
第二節 為了孩子,定投40年 / 016
第三節 巴菲特的賭局 / 025
第四節 定期定投常見問題 / 034
第五節 閑談篇:快問快答 / 044
主題2 股權是王道
節 戰勝“市場先生” / 056
第二節 狂賺百億:巴菲特美國銀行 / 067
第三節 在眾人貪婪時恐懼 / 076
第四節 在眾人恐懼時貪婪:GEICO的歷程 / 085
主題3 盈利:復利的來源
節 只買增長的,不買便宜的 / 096
第二節 黑客與巴菲特 / 107
第三節 重要的是盈利,不是規模 :LTV案例/ 118
第四節 增長不能中斷 / 127
主題4 長期:復利的累積
節 不愿意付出的代價:時間 / 140
第二節 沒有一帆風順:富國銀行 / 150
第三節 黃金和比特幣 / 161
第四節 巴菲特的財富之路 / 170
主題5 頓悟:復利的主觀條件
節 投資要和性格匹配 / 180
第二節 安全邊際 / 189
第三節 能力圈 / 198
第四節 內部記分卡 / 208
主題6 伯克希爾的秘密
節 是公司,不是基金 / 218
第二節 度過艱難轉型期 / 227
第三節 錢,倒貼的才行 / 236
第四節 公司如一人 / 246
第五節 未來掌門人 / 256
后記 作為長壽秘訣的價值投資 / 268
附錄一:伯克希爾歷年回報(1965—2020年) / 272
附錄二:巴菲特歷年主要持股情況(2008—2020年) /275
附錄三:伯克希爾旗下公司名錄(2020年) / 298
附錄四:巴菲特大事年表 / 303
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節選
不看好比特幣 巴菲特和芒格都很不喜歡比特幣。芒格甚至說:“專業交易虛擬貨幣……就像一堆人在交易糞便,而另一些人生怕被落下,忍不住也要沖進去買一坨。” 早在2013年伯克希爾股東大會上,就有人問巴菲特和芒格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看法。巴菲特表示伯克希爾持有490億美元現金,但不會投比特幣。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約130美元。 2014年3月巴菲特表示:比特幣不是貨幣。如果有人拿兩桶石油來交換你的物品,但石油的價格在不斷變動,這種情況下這兩桶石油就不能算貨幣。比特幣的價格不斷波動,其不是交易工具和價值儲藏手段,而是高度投機品。同年,巴菲特駁斥了“比特幣能夠轉賬就有價值”的觀點。世界上轉賬的方式多了去了。支票可以轉賬、現金支票可以轉賬,但兩者并沒有賣很高的價格,比特幣為什么賣這么貴?當時比特幣的價格約600美元。 2017年年末比特幣價格達到近2萬美元的階段高點。2018年年初比特幣價格回落到1.4萬美元,巴菲特接受CNBC訪談時表示他不知道比特幣會以何種方式、在何時完蛋,但就加密數字貨幣而言,他愿意買5年期的賣出期權(5 years puts)。主持人接著問:“為什么是5年期期權,而不是現在交易所就有的比特幣期貨呢?”巴菲特回答:“對于不熟悉的資產,如果要賣空,應該持有長期而不是短期的頭寸。” 當時流行“發幣”,主持人開玩笑說伯克希爾應該宣布發行數字貨幣。巴菲特回答說如果伯克希爾宣布發行一系列的數字貨幣,大家會感興趣。但他不會這么做。 在2018年股東大會上,巴菲特闡述了他分析比特幣的邏輯。如果你在公元1年購買了黃金,到現在只有0.1%~0.2%的年化收益率。黃金的稀缺性緩解了人的恐懼,但黃金不能產出。 任何時候,只要買了“無產出資產”,就會設想有另一個人用更高的價格來買。這種期望不僅發生在郁金香上,也一次又一次地發生在其他場合,終結局都是災難。 當一個東西依賴于每天都有更多的人來推高價格時,也就意味著每天來的人都得比走的人多。這種循環可能持續,而且可能持續很長時間,參與人數可以達到天文數字,但結局都是暴跌。虛擬貨幣只是一堆江湖術士在鼓吹,沒有什么產出。很多人只是因為鄰居買了虛擬貨幣后變富了,他們就想要買,而實際上鄰居對虛擬貨幣一無所知。 作為對比,可以看看土地。1803年美國與法國簽訂了從法國廉價購買路易斯安那的協議,用1500萬美元購買了80萬平方英里(1平方英里約為2.59平方千米)的土地,這是一筆好的交易。土地是“生產力資產”,例如買個農場,可以種植大豆、玉米等。將農作物的收入,減去人工支出、稅收、各項成本,可以算出實際盈利。根據長期盈利所做的判斷,才是投資。 巴菲特從2013年開始就堅持批評比特幣,沒想到2019年兒童節被人開了個玩笑——一位“幣圈”新銳以4567888美元拍下了巴菲特慈善午餐,表示要和巴菲特深入交流虛擬貨幣。后來這位新銳在微博上就“過度營銷”道歉,并以“身體不佳”為由推遲了午餐會。2020年1月午餐會舉行,該新銳稱比特幣將是下一代人的通用貨幣。巴菲特笑著回答:“我確信我的孫子更愿意用美元繼承我的財富。” 虛擬貨幣的交易者都應該問問自己的繼承人,看他是想要虛擬貨幣還是人民幣。 走正道行遠路 當你手握現金的時候,選擇“生產力資產”,財富的雪球就會越滾越大;如果選擇“無產出資產”,那就會天天膽戰心驚,直到輸光財產。這就好比爬山的時候,按照景區規劃的道路走,不管中間起起伏伏,你知道一定能到達山頂。如果想走捷徑,往往開始時容易,但越走越難、越走越沒有信心,直到卡在危險境地的時候,你才認識到隨意的選擇會帶來巨大的麻煩。 很多人認為比特幣2013年的交易價格是130美元、2017年漲到19497美元,不管這東西有沒有產出,能賺到錢就是好的。反觀巴菲特所說的那些“生產力資產”,例如可口可樂,50年也沒有漲100倍。為什么要去相信巴菲特? 如果翻翻真實的交易記錄,你會發現在將近150倍的漲幅中賺到錢的人沒幾個。比特幣是沒有產出、允許融資交易、跌幅達94%的投機品,沒人知道下一秒價格是沖上云霄還是跌落懸崖。如果跌下去了,交易者會擔心地板下面還有地獄;如果漲起來了,交易者又會擔心從云霄跌到地板上。在面對巨大不確定性的時候,交易者會怎么辦呢? 《黑天鵝:如何應對不可預知的未來》一書里有這么一段話:“如果在叢林里遇到雄獅,當我那擅長內省、凡事深思熟慮的祖先還在思考接下來該如何反應時,恐怕已經成為獅子的午餐。但是,他那不假思索逃命的表哥卻得以幸存……很多證據表明,我們人類遠遠沒達到自認為的那樣遇事都會審慎思考。” 雖然生活中不會碰到獅子,但交易者依然被“遇到危險就跑”的基因所控制。文明社會只有幾千年,而基因存在了上百萬年,基因還沒有適應現代社會。每當比特幣大跌時,交易者就會在基因驅使下不假思索地選擇“逃命”。只有在數次“爆倉”“血洗”的波動中活下來的投資者,才有可能享受漲幅。 如果花100萬元買了10枚比特幣,其單價從10萬元跌到1萬元,就只剩下10萬元。想要用這10枚比特幣去買一輛車,4S店也不收。的希望就是再有一批人沖進來抬高比特幣的價格。如果這些人沒有出現,當你把密鑰傳給兒孫時,他們不會在意你盯盤時付出了多少心血、爆倉時經受了多大的痛苦、用了多大的毅力才保存了這10枚比特幣,他們在意的是這玩意兒現在能干什么。在他們眼里,你就是個超級大傻瓜。 交易“無產出資產”會恐慌,投資“生產力資產”就不會恐慌嗎?如果大家都不看好,哪怕實際產出很高,價格也可以跌掉90%,這時候價值投資者該怎么辦? 這種情況完全可能發生,例如道瓊斯指數在大蕭條期間就跌了近90%。這時候價值投資者沒必要恐慌,不需要賣出,如果還有現金,可加大購買力度。用公司來舉例可能不好理解,我們先用房產做類比。如果買的是價值100萬元的房產,每年房租收入2萬元。如果房價跌到10萬元,只要租金收入不降,5年租金收入就能買一套房。假設你每5年買一套房,20年就能買4套。當你把大門鑰匙交給孩子們的時候,他們會感謝你,也會慶幸自己有一位懂得投資“生產力資產”的好父親/好母親。 再以可口可樂為例,看看好公司股價持續下跌的情形。1988年可口可樂市值為163億美元,如果可口可樂的市值不是漲到2020年年末的近2400億美元,而是下跌90%變成16億美元,這時候巴菲特此前投入的12.99億美元確實會虧損90%,即11.7億美元。雖然前面的投資虧損了,但他現在只需要再掏不到15億美元,就能完全擁有一個年利潤為90億美元的公司,而這還不算可口可樂千億美元的品牌價值。真要有這種好事,巴菲特不但不會哭,反而會笑瘋了。
復利奇跡:巴菲特的財富邏輯 作者簡介
李可,北京理工大學工學學士,北京大學經濟學碩士。先后在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植資本等公司工作,具有豐富的投資和金融產品銷售經驗。在《浙江經濟》《新財富》等期刊發表多篇文章。專注于研究巴菲特和芒格。個人公眾號:可望buffet。原創文章300余篇,粉絲約19萬。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巴金-再思錄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