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數學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114316
- 條形碼:9787522114316 ; 978-7-5221-1431-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數學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本書特色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經濟發展、城市建設和社會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為從根本上緩解交通擁堵、出行不便、環境污染等矛盾,我們必須要樹立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理念,將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發展的首要位置。作者及其科研團隊也意識到發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將近年來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總結,包括科研項目、科研論文及數學建模競賽成果等,一方面為課題組形成較為系統的學習資料,方便后續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為從事公共交通、數學建模的研究者們提供參考。
數學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作者近年來的學術積累成果,主要是利用數學模型分析城市公共交通,構建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優先發展評價模型、城市交通擁堵預測模型、出租車軌跡還原模型、出租車與航班協調調度模型、城市軌道交通客流預測模型以及城市列車出行選擇模型;根據理論模型結合交通實測數據進行分析,為交通管理部門提供決策參考。
數學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目錄
**章 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可拓評價模型及應用//001
**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002
第二節 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可拓評價模型//003
第三節 案例分析//010
第四節 寧波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問題及對策研究//018
第二章 城市軌道交通接駁選擇模型及應用/023
**節 城市軌道交通接駁相關理論/030
第二節 軌道交通接駁選擇模型的建立/033
第三節 案例分析//033
第三章 城際交通客流分擔預測模型及應用//074
**節 城際鐵路相關概述//074
第二節 城際鐵路旅客出行行為//077
第三節 城際交通客流分擔率預測模型//080
第四節 案例分析//082
第四章 出租車軌跡還原預測模型及應用//109
**節 貝葉斯網絡基本原理//110
第二節 基于貝葉斯網絡的稀疏出租車GPS軌跡還原模型//120
第三節 案例分析//125
第四節 實際情況與預測結果對比//140
第五章 城市交通片區擁堵形態預測模型及應用//149
**節 隱馬爾科夫模型//150
第二節 片區擁堵形態預測模型//155
第三節 模型參數確定及分析//164
第四節 案例分析//166
第五節 模型參數統計及分析//172
第六節 不同參數預測結果分析//180
第七節 與ARIMA模型預測精度對比//180
第六章 機場出租車出行決策與調度系統優化模型及應用//185
**節 機場出租車出行決策模型//185
第二節 機場出租車出行決策案例分析//190
第三節 機場出租車作業系統優化模型//198
第四節 機場出租車乘車效率優化模型//204
第七章 城市公路運價指數預測模型及應用//208
**節 城市公路運價指數預測方法//208
第二節 城市道路運價預測模型介紹//210
第三節 案例分析//219
參考文獻//243
數學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節選
**章?? 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可拓評價模型及應用 城市公共交通具有集約高效、節能環保等優點,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是緩解交通擁堵、轉變城市交通發展方式、提升人們生活品質、提高政府基本公共服務水平的必然要求,是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戰略選擇。國務院在 2012 年頒布了《關于城市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指導意見》,此政策的出臺不但提高了人們對公共交通的認識,公共交通在交通體系中的地位也得到提高。 國家各大中小城市認真貫徹實施“優先發展公共交通”政策,城市公共交通得到快速發展,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基礎設施建設運營成績顯著。“十三五”期間,公共交通的建設與發展仍然是人們關注的焦點。 隨著交通體系的不斷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面臨新的挑戰,而優越的公共交通體系是城市公共交通和城際交通發展的基礎。如何建立一套科學、實用的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度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來科學合理地反映公共交通的發展現狀,及時反饋公共交通發展的優劣程度,逐步完善公共交通體系是當前需要研究的課題。考慮到目前國內關于公共交通發展度的評價體系比較缺少,已有的評價體系比較單一,很難及時衡量城市公共交通的發展。 因此,本章內容介紹了可拓評價方法在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評價中的應用。 首先,構建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再次,利用動態賦權法建立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可拓評價模型。*后以寧波市公共交通為案例,借助理論模型對寧波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狀況進行評價,并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節?? 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研究現狀 國外對于公共交通系統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比較早,主要集中在公共交通系統的服務水平方面。Hensher D.A對公交乘客的偏好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公交車偏好模型和乘客感知服務質量對公交服務質量的重要性。Bent Flyvbjerg等提出將總出行時間細分為行程時間、在途時間、等候時間以及潛在的等候時間對公交系統進行評價,并結合出行成本的概念對這一理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Botzow針對舊金山市快速交通系統(ART)的出行服務質量提出了相應的分析評價方法。Alter將可達性、出行時間、可靠性、直達系數、服務頻率和客流密度作為吸引潛在乘客的6項服務質量水平評價指標。Dhingra等分析了印度南部德里市三條公交線路的不同運行情況,考慮了多項重要的指標因素進行研究。 二、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在公共交通系統評價的研究起步雖晚,但發展較快。王煒等根據公共交通系統的自身特點和發展模式,提出了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的具體評價指標以及各個指標的計算方法,為其評價模式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王建智突破性地完成了將單項評價指標和綜合評價指標相結合,并運用其評價體系構造了長春市公共交通系統評價指標體系。李春清則從安全、方便、迅速、舒適、經濟和換乘高效等六個方面構建了城市公交服務水平綜合評價指標體系。李紅濤基于 GIS技術,提出了公交線網的服務水平聚類分析評價,以此來確定城市公交服務較弱地區的公交評價方法。此后,周雪梅等通過分析現有公共交通系統評價方法,對其優缺點進行了總結,提出了模糊綜合評價方法。胡啟洲等通過建立城市公交線網的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灰色關聯模型對公交線網進行評價,建立了多層次評價公交線網的灰色關聯模型。王煒等提出了一種公共交通系統服務水平模糊聚類分析方法。 第二節?? 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可拓評價模型 本節借助可拓評價方法對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進行評價,在現有評價方法的基礎上采用動態賦權法和熵權法相結合改進現有評價方法,以提高評價精度。評價模型的構建主要分為三個步驟:①指標體系的選取;②評價模型的建立;③綜合權重的計算(具體研究技術路線見圖1-1) 一、城市公共交通優先發展評價指標體系 在本節中主要考慮城市公交車,從公交優先政策、基礎設施和運營質量三個方面構建了包括目標層、準則層和指標層三個層次的公交優先發展度評價體系(見表1-1) 二、待評物元、經典域與節域 三、關聯函數 四、基于動態組合賦權的權重計算 權重的確定有很多種方法,如德爾菲法 層次分析法、熵值法等。但德爾菲法與層次分 析法中判斷矩陣的1-9標度法主觀隨意性大,是主觀賦權法的一種,精確度不高;熵值法雖然比德爾菲法與層次分析法有較高的可信度,但各指標之間缺乏橫向比較,應用范圍受限。由于相同的指標在不同時刻對公交優先影響程度不同,即相同的指標,待評物元的量值不同,權重也不同。同時考慮到各指標權重的科學性和合理性,故將熵值法和動態分析法相結合進行確定權系數。動態賦權法可以反映指標的變化趨勢,熵值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避免指標取值的主觀因素,即采用動態分析法確定權系數的主觀權重,采用熵值法確定客觀權重,以提 高評價的精度。 五、組合賦權法確定綜合權重 第三節?? 案例分析 一、寧波公共交通優先發展現狀 (一)研究對象 研究內容選擇全國22個都市公交建設示范工程之一的城市——寧波為研究對象,根據本章提出的理論模型對寧波市公交發展狀況進行評價。重點對寧波市《公交都市考核評價指標體系》設置的相關指標并參考國家《城市道路交通規劃設計規范》(GB50220—95)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管理評價指標體系》(2016年版)所涉及的指標進行評估,并對寧波市整個公共交通體系運行效率進行分析。 (二)研究范圍 全市陸域總面積9816km2,其中市區面積為3730km2。本次研究范圍分為下面幾個層次:①全市:寧波市海曙、鄞州、江北等11縣市區行政區劃(邊界)范圍。②中心城區:寧波市城市總體規劃范圍,420km2范圍。③建成區:建設完成的用地范圍。④三江片(主城區):繞城高速以內,由余姚江、奉化江、甬江圍合而成的區域。⑤核心區:包括三江口核心區和東部新城核心區,三江口核心區由環城北路—中興路—鐵路圍合成的區域,東部新城核心區由世紀大道—通途路—福慶路—鐵路圍合成的區域。 (三)公交線路及場站 本次調研收集2011—2017年寧波市公交發展數據進行分析。 截至2017年,寧波市六區共有公交線路578條,比上一年增加了103條公交線路,增長 21.6%,通車的線路長度達到11 377.18 km,比上一年增加了1910.43 km,增長20.2%。公交線路占道路長度為978.8km,比上一年增長約45km 左右,增長4.8%。2017年底,市六區共有公交場站329個,其中綜合場站共36個,首末站共29個,場站總占地面積約90.45萬m2。
數學模型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應用 作者簡介
孟祥佩,1986年5月出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城市交通流、數學建模,目前發表和交通相關的SCI論文7篇,申報省市級項目10項。借助數學模型研究城市公共交通并積累了一定的成果。
- >
朝聞道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