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上海文化發展報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35049
- 條形碼:9787552035049 ; 978-7-5520-3504-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上海文化發展報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文化工作者《上海文化發展報告(2021)》為連續性年度報告“上海文化發展系列藍皮書”中的一本。2021年報告圍繞 “十三五”規劃圓滿完成、“十四五”規劃全面啟動的特點,以“‘十四五’時期的上海文化發展”為主題,在深入理解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人民城市建設理念的基礎上,辨析上海文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優勢和挑戰,研判“十四五”時期上海文化建設的方位和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發展路徑。
上海文化發展報告 內容簡介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個五年。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楊浦濱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論斷和城市治理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在中國城市建設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上海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在落實“人民城市”理念過程中具有獨特的定位和擔當。本年度文化發展報告以“‘十四五’時期的上海文化發展”為主題,系統論述了人民城市建設的文化使命,辨析上海文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優勢和挑戰,研判“十四五”時期上海文化建設的方位和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宏觀思考和發展路徑。
上海文化發展報告 目錄
總報告
人民城市建設與“十四五”時期的上海文化發展 鄭崇選/001
趨勢研判
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評估研究 黃昌勇、包立峰等/021
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優勢、機遇與挑戰 劉怡、徐劍/053
構建“十四五”上海文創產業戰略聯盟機制的前瞻性思考
——基于文創IP價值經營視角 任健、葉睿/069
中國文娛產業國際化發展戰略研究 許正林、劉詩君/083
重點關注
詩與遠方:推動上海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 花建/105
透視上海大都市文化場景
——以愚園路、巨鹿路、番禺路為例 陳蔚鎮、羅潔梅/120
多中心治理框架下文化旅游新業態的治理體系
——以上海市探險體驗+智力游戲類文旅項目為中心的考察 江凌、皮佳萱/141
上海紅色文化遺產協同發展的策略研究 張磊/162
比較與借鑒
傳統和現代結合的歷史路徑
——加拿大“小浦東”列治文的城市文化概略 張志業/182
東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規劃的動向與特點 沙青青、黃吉/205
德國城市發展規劃中的“社會文化”政策 周睿睿/221
激活創意的價值:世界創意之都倫敦的啟示 袁雁悅/231
上海文化發展報告 節選
“十三五”時期,上海認真貫徹中央決策部署,以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為抓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大力弘揚城市精神,彰顯城市品格,激活“源頭”,做強“碼頭”,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推動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邁上新臺階。“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個五年。2019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考察上海楊浦濱江時,首次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論斷和城市治理理念,“以人民為中心”的社會主義本質特征在中國城市建設中得到了充分的表達。本年度文化發展報告以“‘十四五’時期的上海文化發展”為主題,在深入理解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人民城市建設理念的基礎上,辨析上海文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優勢和挑戰,研判“十四五”時期上海文化建設的方位和方向,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針對性的發展路徑。全書分為“總報告”“趨勢研判”“重點關注”“比較與借鑒”四個板塊。總報告《人民城市建設與“十四五”時期的上海文化發展》系統論述了人民城市建設的文化使命、“十四五”時期文化發展的背景和趨勢、當代城市文化創新的主要維度以及上海文化高質量發展的基本內涵,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十四五”時期上海文化創新發展的基本路徑。“趨勢研判”對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建設成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評估,通過與紐約、倫敦等國際大都市的橫向比照分析,以及對上海城市文化建設縱向歷時性比照分析,準確把握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建設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為“十四五”乃至更長時間上海城市文化建設提供宏觀戰略和具體對策。“重點關注”聚焦上海文化和旅游的融合發展,深入分析上海文旅融合的資源優勢及產業基礎,特別關注紅色文化遺產的協同發展、上海城市更新中文化場景特質與創意產業集聚的互動關系,以及文化旅游新業態的治理體系建設等關鍵問題,提出以文化產業提升旅游產業的能級,以旅游產業拓展文化產業的空間,為上海在“十四五”期間全面提升產業和城市能級,做出更大的貢獻。“比較與借鑒”選取了列治文、東京、紐倫堡和倫敦的文化建設案例,系統梳理了列治文多元文化的和諧共存、東京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動向與特點、紐倫堡的“社會文化”政策以及倫敦創意之都建設的主要經驗,通過比較和分析不同發展路徑背后所蘊含的文化走向,尋找出可資借鑒的共性所在,以期為“十四五”時期上海文化繁榮發展提供有益的借鑒。
上海文化發展報告 作者簡介
主編:徐錦江 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曾任《申江服務導報》主編、解放日報社副總編輯。上海市十佳新聞工作者,全國新聞出版行業領軍人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大眾傳播。研究專長:路史研究、流言研究。出版有《愚園路》《流言研究》等10余種書,另發表學術論文10余篇,其中《構建新主流黨報的策略和路徑》獲上海新聞論文一等獎。 執行主編:鄭崇選 博士,研究員,上海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所長,徐匯區政協委員。出版專著《當代消費文化語境中的文學敘事》《都市文化研究的多重視域》《媒介轉型與當代中國文化形態的變遷》,合著《現代性與都市文化理論》《國際文化大都市的多元內涵:上海探索與實踐》《當代中國文化發展的邏輯》等。在《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文藝理論研究》《社會科學》《華東師范大學學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多篇,獨立承擔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近年主要從事城市文化、文化政策、公共文化等相關領域的基礎及決策咨詢研究。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