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736390
- 條形碼:9787511736390 ; 978-7-5117-3639-0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 本書特色
解讀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工程的重要作用! 該報告被廣泛認定為迄今*重要的工程文件之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網站上下載*多的報告之一! 每年的 3 月 4 日為“促進可持續發展世界工程日”!
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 內容簡介
本報告強調了工程在實現聯合國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關鍵作用,并表明所有人機會均等是確保包容、性別平等的職業發展之關鍵——只有如此,方能更好地應對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工程師短缺問題。本報告簡述了塑造當今世界的工程創新,特別是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這些技術對于應對人類和地球所面臨的緊迫挑戰來說至關重要。本報告分析了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之際,工程教育和能力建設所發生的變革,這將有助于工程師應對未來的挑戰。本報告強調了解決具體地區差異所需的全球努力,同時總結了世界不同地區的工程趨勢。 通過介紹案例研究和方法以及可能的解決方案,報告揭示了為什么工程對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以及為什么工程師的作用對解決人類的基本需求至關重要,例如減輕貧困,提供清潔水和能源,應對自然災害,建設有彈性的基礎設施,彌合發展鴻溝,以及在許多其他行動中不讓任何人掉隊。希望本報告為各國政府、工程組織、學術界和教育機構及產業界提供有益參考,打造全球伙伴關系,促進工程領域合作,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
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 目錄
序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4
中國工程院與清華大學 6
致謝 8
引言 10
1.工程構建更可持續的世界 18
2.所有人機會均等 44
2.1 工程領域的多樣性和包容性 47
2.2 工程領域的女性 51
2.3 年輕工程師及其作用 56
3.工程創新與可持續發展目標 62
3.1 推動工程創新,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和改善人類健康 65
3.2 助力可持續發展的水利工程 75
3.2.1 清潔水與人類健康 77
3.2.2 水文助力可持續發展目標 83
3.3 氣候變化——嚴峻的環境危機 88
3.4 工程:降低災害風險的重要途徑 94
3.5 開發可持續、有彈性的能源系統 100
3.6 面向未來的礦業工程 105
3.7 工程與大數據 110
3.8 工程和人工智能 117
3.9 工程與智慧城市 124
4. 工程教育與可持續發展能力建設 132
4.1 面向未來的工程教育 135
4.2 工程領域的終身學習: 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要條件 143
4.3 工程師的持續專業發展 151
5. 工程領域的區域趨勢 156
5.1 主要跨區域趨勢 158
5.2 歐洲和北美 166
5.3 亞洲和太平洋地區 176
5.4 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區 184
5.5 非洲 190
5.6 阿拉伯國家 200
縮略語列表 205
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 節選
序 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工程在解決人類的基本需求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它能夠改善我們的生活質量,并為當地、國家、地區和全球的可持續增長創造機會。至關重要的是,它還有助于推動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兩個全球優先事項:非洲和性別平等。 工程具有很大的潛力,我們需要更好地利用這種潛力,尤其是要將更多的女性納入進來。世界各國政府有責任為所有人提供機會,并吸引年輕人考慮將工程作為自己的職業和專業。這些職業選擇取決于能否獲得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學科的優質課程、指導和輔導,以及能否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交流以及政府的支持和獎學金。 在應對氣候變化、人口增長和城市化挑戰的同時解決可持續發展問題,這需要創新型工程和技術解決方案。工程能力和建設對于確保有足夠數量的工程師有能力和準備好應對這些全球性挑戰至關重要。這一點在非洲尤其重要,因為非洲工程專業人員的人均數量低于世界其他區域。例如,在斯威士蘭,17 萬多人中僅有一名工程專業畢業生,而英國每1,100 人中就有一名工程專業畢業生。彌合這一知識鴻溝至關重要,也是工程面臨的關鍵挑戰之一。 聯合國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旨在提高人們對可持續發展各個方面的認識,從概述到具體子目標,其中包括一項行動計劃,涉及從減貧、人人享有健康、基礎設施發展、教育、性別平等到可持續利用海洋、能源、清潔飲水和衛生設施等一系列廣泛的社會、環境和技術問題。所有 17 項目標都與工程有關,每個目標都需要工程來實現。 這份題為《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報告介紹了工程師為實現《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貢獻的不同工程領域。本報告通過提供創新和行動的實例以及建議,展示了工程專業在應對可持續發展挑戰方面的重要性,以及包容和公平的教育是如何帶來新的視角,從而應對工程師短缺(經濟增長的主要障礙之一)。 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來臨之際,本報告重點介紹了當前人工智能、大數據和物聯網領域的技術進步,這些技術正在改變我們在物理、生物和數字空間中的生活和互動方式。這些變革體現在工程的各個領域,深刻影響著工業體系、生產和治理。 本報告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定稿并發布。疫情不僅沒有削弱全球工程的重要性,反而擴大了全球合作的必要性,以創造針對長期和新出現的環境問題根源的解決辦法。國際社會對此次疫情做出了緊急反應,但在應對疫情過程中,也占用了用于解決氣候變化、環境退化以及獲得清潔水和能源等其他緊迫問題的資源。 此外,當前的疫情對工程教育造成了更大的壓 力。為了培養*優秀的工程師來應對這些全球性挑戰,我們需要年輕人從小學習數學和科學。然而,這一全球流行病已導致大量教育機構關閉,使得全球 15 億學習者(占全球在校學生人數的 90% 以上)無法繼續學習,因而嚴重影響了教育質量和結果。面對這種災難性的教育狀況,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全球教育聯盟攜手開展工作,以確保學習、特別是科學領域學習的連續性。 工程一直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一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誕生于 1945 年 11 月,按照創始人的設想,UNESCO 中的 “S” 代表科學與技術。事實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英國土木工程師學會所在地成立,該學會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工程機構之一。多年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借助 “ 工程計劃 ” 一直通過其人力和機構能力建設項目來發展工程教育,特別是非洲的工程教育。此外,它還通過為國際工程組織和非政府組織提供支持,努力改變婦女在工程領域代表性不足的現象,以彌合知識鴻溝,促進跨文化合作。1968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參與創建了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WFEO),該聯合會在各國政府和國際社會制定*高級別政策中享有發言權。近年來,相關方發起了世界工程日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洲工程周等重要倡議,以慶祝工程師的成就及其對可持續發展和全人類生活質量提高的貢獻。 這份題為《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報告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標準制定工作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此,我謹向編制本報告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作團隊,我們的合作伙伴世界工程組織聯合會、中國工程院(CAE)和清華大學,以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表示衷心的感謝:正是因為有了各位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這一重要的出版物才得以面世。這也完美地體現了實現可持續世界這一共同愿景的合作精神。 奧德蕾 · 阿祖萊女士(Ms Audrey Azoulay)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干事 序 言 中國工程院與清華大學 工程科技是經濟發展的引擎,為人類文明的進步提供不竭的動力源泉。 面向可持續發展,工程將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聯合國于 2015 年通過了《2030 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該議程提出了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這是解決全球發展問題的一項共同行動計劃。工程是實現所有 17 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基礎,在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我們相信,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21 年工程報告《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的出版,將為世界可持續發展和未來工程事業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面向可持續發展,工程面臨著嚴峻挑戰。工程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工程的外延正在快速拓展,它不僅僅是探究如何創造 “ 人工物 ” 的學科,還迅速向經濟系統、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滲透。全球工程科技發展正在進入新一輪變革期,新發現、新技術、新材料和新產品迭代周期越來越短。與此同時,工程所面臨的挑戰,包括涉及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方面的挑戰,正變得更加復雜,往往需要提出跨學科、跨國家和跨文化的解決方案。這種跨界解決方案對預防和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發揮了寶貴作用。 面向可持續發展,需要創新工程教育。要培養更多創新型和高質量的工程人才,工程教育的每一個分支都必須肩負起責任,將可持續發展作為核心競爭力,讓未來新一代工程師具備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創新創造能力、倫理意識和為人民服務的理念。要將可持續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理念貫穿到工程職業和工程活動的各個環節,使負責任的工程成為工程企業和工程專業人員的共同信念。 面向可持續發展,需要加強合作和伙伴關系。但是當前世界工程科技和工程教育的資源分配很不均衡,特別是一些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合格工程師和工程資源還十分缺乏。因此,我們呼吁全球工程界共同努力,政府、行業和學術界密切合作,建立一個更加平等、包容、發展和共贏的共同體,支持不發達地區提升工程能力,共同應對可持續發展中面臨的全球挑戰。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 由中國工程院和清華大學于 2016 年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指導下共同建立。該中心通過協調全世界工程領域特別是工程教育領域的資源,支持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實現。這項使命體現在上述報告的準備、組織和編撰中。國際工程教育中心期待與國際工程界和工程教育界密切協作,為實現聯合國可 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我們希望這份 2021 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工程報告能夠為世界各國政府、工業界和學術界提供新的視角,讓眾多的利益攸關者更加重視工程,創新和改進工程,充分發揮工程的潛力,使工程成為人類和地球走向可持續發展道路的驅動力量。 周濟 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工程教育中心(ICEE) 顧問委員會聯合主席
工程-支持可持續發展 作者簡介
本書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著。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的簡稱,英文縮寫為UNESCO(United Nations Educationne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致力于推動各國在教育、科學和文化領域開展國際合作,以此共筑和平。聯合國大會于2015年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教科文組織開展的各項目將助力實現該議程中的可持續發展目標。
- >
我與地壇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