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指南-(來自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實踐建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0100530
- 條形碼:9787110100530 ; 978-7-110-10053-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指南-(來自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實踐建議) 本書特色
本書的目的不是就科學思想的原則、科學理解的基本事實或技術的基本原理來教育美國公眾。這是一個長遠的目標,需要很多方面的不懈努力。 本書特別關注于科學家能如何利用媒體來提升對科學研究和科學思想的認識。
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指南-(來自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實踐建議) 內容簡介
科學技術的爆炸性增長使科學家必須以與以前不同的方式與媒體溝通。在本書中,作者通過他們在公共關系和新聞專業知識,講述了如何將抽象概念轉化為具體的比喻、如何準備采訪。對于所有科學家來說,這本書展示了在講堂和學術期刊中的科學發現如何能夠以準確和有效的方式覆蓋更廣泛的受眾,是一個清晰實用的指南。1992年普利策獎獲獎者Deborah Blum評價此書:“這是科學家尋求學習如何更好地與媒體溝通和傳播的寶貴指南。這本書給出了新的操作方法,這將使研究人員能夠更好地了解與記者交流的過程,并感受到更加舒適。同時,這本書面世的時間恰到好處——現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公眾了解科學!
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指南-(來自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實踐建議) 目錄
1.1 簡單的誤解
1.2 刻板印象背后的真相
1.3 培養一種健康關系的益處
2?? 做好的打算、壞的準備
2.1 天快塌下來了
2.2 為了盈利的新聞
2.3 值得引用的科學家
2.4 遺漏錯誤
3?? 記者為什么做他們要做的
3.1 科學新聞 VS 你可以用的新聞
3.2 壞消息
3.3 避重就輕
3.4 只看外表
3.5 隨大流
3.6 用采訪支持一種預先決定的角度
3.7 電視上有什么
4?? 你聽到自己說什么了嗎?
4.1 保持簡單 , 但不是過于簡化
4.2 發揮作用的原聲摘要
4.3 有關適度的問題
5?? 掌控采訪
5.1 謹慎地選擇你的用語
5.2 做好家庭作業
5.3 做好準備再接受采訪
5.4 保持“信息羅盤”上的既定路線
5.5 重復, 重復, 再重復
5.6 偏離路線
5.7 采訪結束后該怎么辦?
5.8 額外的建議
5.9 直播還是錄播?
5.10 廣播采訪
5.11 電視采訪
5.12 注意衣著
5.13 如果報道不令人滿意
6?? 記者信任的信息源:你
6.1 如何成為信息源
6.2 信息 VS 新聞
6.3 少即是多
6.4 上升到高一個層次
6.5 記者會對我的議題感興趣嗎?
7?? 選擇正確的傳播工具
7.1 與媒體建立聯系
7.2 編輯部會議
7.3 新聞通稿
7.4 新聞聲明
7.5 電話
7.6 郵件
7.7 致編輯的信
7.8 評論
7.9 寫作提示
7.10 新聞發布會
7.11 電話新聞發布會
7.12 視覺畫面
7.13 新聞資料包
7.14 參與廣播節目
7.15 衛星電視
7.16 新聞通報錄像
8?? 作為名人和活躍分子的科學家
8.1 大眾科學或是無恥的機會主義?
8.2 承受壓力以讓科學變得很酷
8.3 平衡研究和政策
8.4 成為政治科學家的路徑
8.5 科學家該做什么?
參考文獻
鳴謝
科學家與媒體打交道指南-(來自憂思科學家聯盟的實踐建議) 作者簡介
理查德·海斯,科學家聯盟的媒體總監,該聯盟是一個由一萬多名科學家和公民組成的獨立非營利聯盟。該作者同時也是科學記者、廣播和網絡制作人,有20多年從業經驗。畢業于麻省理工學院,獲物理學學士學位和政治學博士學位。為國家公共廣播節目制作科學與環境紀錄片。丹尼爾·格羅斯曼,科學記者、廣播和網絡制作人。譯者:王大鵬,中國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主要研究科學傳播理論與實踐、科學家與媒體關系、新媒體科普等。已出版的主要譯著包括《實驗室法則》《科學家傳播能力指南》《美國電視中的科學》《聚光燈下的明星科學家》《有效的科學傳播:研究議程》等。
- >
唐代進士錄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朝聞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