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4224224
- 條形碼:9787214224224 ; 978-7-214-22422-4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本書特色
江南三角洲一代從明清至近代一直是經濟繁榮、先進的地方,在上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本書作者森正夫通過實地調查的研究方法,研究了江蘇、上海的多個市鎮。研究項目包括:市鎮的行政設置、功能、作用,經濟,商業,法律,地形、水文環境等。對于今天的江南地區經濟問題、城鎮化研究仍然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內容簡介
過去一千多年來,江南三角洲始終是中國經濟發展的核心地區。其中,江南發達的市鎮以及市鎮網絡的存在,既是江南持續發展的關鍵因素,又是江南經濟繁榮的重要表現。這種獨特現象引發了中國本土及海外幾代學人的長期關注。 1988年到1991年間,來自名古屋大學文學部及教養部的6位中國史、地理學學者,對江蘇、上海、浙江等地的市鎮進行了四次實地調查。調查范圍遠至上古人類遺跡、生物化石,近及現代村治、工業生產,還包括地形、公共設施、家族、祭祀、信仰、遺產保護、史志編纂等問題。本書就是這六位學者在此次調查基礎上,輔以文獻資料完成的學術成果的匯編,涉及鎮域的形成方式、鎮董的作用、居委會的地位、市集的運作、一個市鎮的通史,乃至整個江南三角洲的地貌特點。在方法上,這些研究無不體現出時間與空間的互動、田野與文獻的對話,也為研究主題與問題意識的跨學科交流提供了范例。
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目錄
序章江南三角洲的市鎮1
**章中國江南三角洲的地貌形成與市鎮的分布1
第二章朱家角鎮史略31
第三章清末江南的鎮董98
第四章中國的人民調解委員會135
第五章上海市周邊地區聚落系統的空間結構165
第六章蘇州市及周邊地區集市的狀況203
市鎮研究文獻目錄236
后記244
作者簡介246
江南三角洲市鎮研究/海外中國研究叢書 作者簡介
森正夫,名古屋大學、愛知縣立大學教授,曾任名古屋大學文學部長、副校長和愛知縣立大學校長。長期致力于明清社會經濟史研究,尤其注重土地制度、賦稅制度等。著有《明代江南土地制度研究》、《“地域社會”視野下的明清史研究:以江南和福建為中心》等。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經典常談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