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第二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517840
- 條形碼:9787547517840 ; 978-7-5475-1784-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第二輯)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廣大讀者☆深入徽學研究前沿,展現當前徽州文書研究新成果 ☆旨在通過徽州文書之研究,深入了解傳統時代的中國
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第二輯) 內容簡介
廣告語:深入徽學研究前沿,展徽州文書研究新成果.300字左右圖書簡介,適當重復關鍵字(圖書有關的流行語,實時的關注點) 本書圍繞“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之主題,收錄相關成果26篇,論文涉及文書契約形式、文書整理研究以及基于文書的社會、經濟、文化研究。 《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的出版旨在激勵相關學者在以徽州文書為基本史料的同時,不只是著眼于徽州地方史,而能透過徽州研究,深入了解傳統時代的中國社會,立足于徽州區域研究提供的豐富內涵,深化對整體中國的認識,解釋中國的大歷史。
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第二輯) 目錄
目錄
魚鱗圖冊起源考辨 ◎欒成顯
地主與佃戶關系實態探究
——以萬歷九年休寧縣二十七都五圖的租佃關系為線索 ◎[日]伊藤正彥
明末徽州書畫商王越石與鑒藏家的交往 ◎范金民
晚清民國徽州的日常生活與鄉村治理
——以稿本《開檢可觀》為例 ◎王振忠
名與責:徽州婦女守節的“經”與“權”
——以《新安女行錄》《新安女史征》為例 ◎王世華
論明清時期的清明會及其墓祭活動
——以徽州為中心 ◎卞利
明清時代的“信牌” ◎阿風
徽州譜牒的遺存與整理 ◎劉伯山
徽州文書置產簿的形成及其史料價值
——以中國社科院經濟所所藏為中心 ◎封越健
徽商傳統行業的近代經營
——清末民初歙縣吳熾甫京茶莊商業賬簿研究 ◎馬勇虎 馬路
明清以來徽州與安慶地區之間人口遷移現象及其影響 ◎梁諸英
率東程氏之興起 ◎[日]大田由紀夫
明清時期婺源的鄉約與基層組織 ◎廖華生
上海交通大學館藏地方歷史文獻的整理與數字化 ◎趙思淵 湯萌
徽州人在蕪湖:以20世紀50年代蕪湖市總工會資料為中心 ◎李甜
明清徽州土地字號的分配與使用實態 ◎黃忠鑫
“譜”“志”之間:宗族發展與地方史的書寫
——以徽州胡曈、胡學父子為例 ◎董乾坤 張曉
《胡晉接先生紀念文集》佚文三則考釋 ◎夏建圩
明清徽州賦役戶籍和基層職役的“朋名” ◎劉道勝
明末清初徽商后裔汪淇與汪昂關系考證
——以汪淇“還讀齋”書坊為中心 ◎張艦戈
明代徽寧兵備道考 ◎李翼恒
朝鮮與明代戶籍文書的比較研究
——以文書形成及遺存現況的考察為中心 ◎朱玫
“小地方”的科舉社會史: 明代祁門科舉盛衰考論 ◎丁修真
交通便塞與古鎮興衰
——以蕪湖縣西河古鎮為例 ◎朱小陽
《橙陽散志》的編修及其史料價值 ◎康健
徽州文書與中國史研究(第二輯) 作者簡介
王振忠,復旦大學歷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歷史地理、明清社會史、徽學及域外文獻研究,重點關注地域文化差異及區域社會之變遷,在學術研究中,特別擅長于對新史料的發掘和利用,重視田野調查與文獻分析相結合,重視對傳統人文背景下區域社會變遷的綜合性研究。 劉道勝,安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院長,教授。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歷史文獻學、徽學的教學和研究。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巴金-再思錄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