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召集力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8099989
- 條形碼:9787508099989 ; 978-7-5080-9998-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召集力 本書特色
會議、聚會或談話, 引發人們真實參與,讓集體智慧得以生發! 領導力不再專屬某個特殊職位的人,而是每個人都可以擁 有的。他們把自己看作一個召集人,就像公民社會中被賦予權力的公民,能夠引起事情的發生。他們可以是廚師、木匠、藝 術家、環境設計師等等。他們需要一點點召集力的培訓。只要 他們愿意去實踐,就可以讓一些事情自主發展。 ——彼得·布洛克(Peter Block)1 高速多變的商業世界,每個人都希望更高效地開會及影響他人,但并不得法。本書提出的“召集力模型”是一個人人可快速上手且會驅動人們深層溝通和共識的會議工具。期待我們每個人都擁有召集力——激活并真正實現“眾人拾柴火焰高”! ——馬成功,原京東大學執行校長,《重新定義組織》、《構建學習生態》作者本書從召集者的角度完美闡釋了一個謙遜領導者的內在狀態,一次又一次的召集,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信任連接,進而展開更高層次的共創。成為虛擬組織社群中*重要的領導力。召集力是每一位立志在社群領域拓展事業維度的社群官們個人成長的必修課。 ——石敏(敏姐)WorkFace全球創業者社群 社群大使 WORKFACE未來社群研究院 創始人 在會議或聚會中也許你會遇到下列困擾:“聽了半天也沒有重點,這個會議簡直是在浪費時間” “參與的人并沒有說真話,全在敷衍應付,這樣開會有意思嗎”“每次會議就那幾個人講話,都是他們的意見,我還有必要參加嗎”“主題無趣,氛圍乏味地想開溜,這類聚會真是太無聊了”——我們需要在會議、聚會或談話時, 引發人們真實參與,讓集體智慧得以生發!本書教給你的召集能力會讓每一次召集都高效且充滿活力,令參與者積極投入且享受其中。 我很少遇見像這本書這樣,能深刻揭示召集人們進行對話的智慧,又把流程描述的如此清晰。 更為難得的是還用如此優雅,帶著誠意去邀請的態度。 —— 瑪格麗特·惠特利,《領導力與新科學》作者把讓人詬病的“會議”轉化成生動的、愿意積極參與的一種彼此相遇,這是真實生命所需要的。 ——帕克·帕爾默, 《教學勇氣》、《隱藏的完整性》作者簡單、直接、真誠的溝通一直是有贊踐行的方式,《召集力》能夠幫助組織打造安全的對話容器,促進人們相互激發。既達成業務共識,又能建立彼此更深入的聯結,相互欣賞彼此成就。 ——有贊首席人才官 Maggie
召集力 內容簡介
召集力是一個成熟的理論和框架,根據本書傳遞給你的具體流程和步驟,你會獲得優秀的召集能力和領導力,在會議、聚會或談話時, 引發人們真實參與,讓集體智慧得以生發!
召集力 目錄
召集力 作者簡介
克雷格·尼爾,出版業高管、 作家、培訓師、高管教練。1995 年與帕特麗夏·尼爾共同創辦使命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Purposeful Leadership)。 2004 年,克雷格啟動了召集力培訓, 截至目前,已經有超過 1000 位團隊領導者完成了對召集力的學習。 1998 年,使命領導力中心開始在明尼蘇達州舉辦思想領袖研修會,18 年里舉辦了近 220場。克雷格教練過 100 多位高管,在明尼蘇達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灣區主持過各種會員制的領導者活動,有超過 4000 位領導者參加。 如需聯系克雷格,請訪問:http://centerforpurposefulleadership.com。 辛西婭·沃爾德,詩人、作家、教練。致力于通過協作、對話、召集,把人們聚集在一起,創建一種完整感,促使人們有意識地進化。她更是召集力的實踐者,與克雷格和帕特麗夏一同開發出召集力模型,并共同撰寫了《召集力》。自2012 年開始成為召集力社群的設計團隊成員,并擔任領導、教練和顧問的角色。 帕特麗夏·尼爾,1995 年與克雷格·尼爾共同創辦使命領導力中心。為思想領袖靜修營和轉化式領導者聯合實驗室里的高級管理者們提供了 15 年的教練服務。她專注于通過課程、項目設計來激發使命領導力中心的發展。帕特麗夏學習過各種團隊引導技術和社群管理方法,包括召集力實踐訓練、轉變的六舉措、面向投資回報率的教練輔導、對話智商、世界咖啡會談方法、參與式技術、開放空間會議、U型理論等。 如需聯系帕特麗夏,請訪問:http://centerforpurposefulleadership. Com
- >
自卑與超越
- >
經典常談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