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明清帝制農商社會研究(續編)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71523
- 條形碼:9787030671523 ; 978-7-03-067152-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帝制農商社會研究(續編) 內容簡介
本書接續《明清帝制農商社會研究(初編)》,探討帝制后期即明清時期中國社會的結構與歷史趨勢。本書作者提出的明清帝制農商社會說從比較文明和結構分析的視角審視明清時代的中國社會,認為明清中國社會發生了多種不可逆轉的深刻變化,同時延續著漫長歷史演變過程中形成的一些深層結構特征,展現為一種獨特的社會形態。在此種社會形態中,以商品經濟繁榮為突出表征的新經濟社會趨勢與帝制體系構成了一種互洽格局。該說提出以來,在學術界引起廣泛反響。本書分17個專題,從概念與框架、國家與社會、思想與學術、中心與邊緣4個部分進行拓展性研究,深化了“初編”所提出的基本主張,體現了近年明清社會結構與歷史趨勢前沿性探討的新主張和新動向。
明清帝制農商社會研究(續編) 目錄
前言 i
**篇 概念與框架
一、明清帝制農商社會說的問題意識與研究取徑 3
(一)問題的由來 3
(二)研究范式的檢討 7
(三)明清帝制農商社會說的要點 14
(四)幾點回應 16
二、文明史視角下中國社會演進的階段性 22
(一)先秦王制時代的基本特征 22
(二)秦漢帝制體系及其結構特征 23
(三)秦漢到唐的帝制農業社會 27
(四)遼宋金元時期的多元融匯與嬗變 29
(五)明清時期的帝制農商社會 31
三、從地方到全球——思考明清社會研究的單元意識 34
(一)地方社會的組織形態與支配關系 35
(二)地方、區域、國家 38
(三)從地方到全球 40
四、重新思考明清鼎革——兼談“十七世紀危機”“大分流”“新清史” 43
(一)王朝興衰與明亡清興中的因果 44
(二)明亡清興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的含義 48
(三)“17世紀普遍危機”與明清鼎革 54
(四)“大分流”“新清史”與明清鼎革 64
(五)結語 68
第二篇 國家與社會
五、明清時代的帝制與封建 73
(一)封建與帝制的定義與關聯 74
(二)明代的封建 77
(三)清代的封建 82
(四)明清時代的封建觀 86
六、論國家與社會的一般關系
——兼及明代國家與社會之歷史關系 97
(一)國家和社會的一般定義 97
(二)國家與社會關系中的幾個關鍵問題 101
(三)明代國家與社會的歷史關系 106
七、明代皇權轉移之際的合法性博弈 111
(一)關涉皇權合法性的話語 111
(二)皇權轉移之際的合法性危機 117
(三)皇權轉移之際政治博弈的后續格局 122
八、明代度牒制度的變遷 126
(一)洪武時期度牒制度及其基本精神 126
(二)正統至天順時期度牒制度之趨于廢弛 132
(三)成化時期度牒制度的全面失效及弘治、正德間的反復調整 135
(四)嘉靖以后的全面出賣度牒 139
(五)度牒制度變化與明代僧道人口增長情況之推測 142
九、度牒制度與清前期社會制度變遷 153
(一)天聰至雍正末年度牒制度演變之梗概 154
(二)乾隆帝整頓度牒制度的努力及度牒制度的廢止 158
(三)度牒制度與清前期社會制度變遷 165
第三篇 思想與學術
十、明代的“四民”說 173
(一)明太祖的“四民”等差說 173
(二)何良俊等的“四民”定業說 176
(三)王陽明的“四民”異業同道說 178
(四)張瀚的“四民紀” 180
(五)“四民”之外 182
十一、論海瑞的浩然之氣 186
(一)海瑞訓諭士子說中的浩然之氣 187
(二)海瑞論學中的浩然之氣 191
(三)海瑞疏諫世宗說中的浩然之氣 194
(四)海瑞為官之道中的浩然之氣 197
(五)結論 202
十二、論清代漢學不是“文藝復興” 204
(一)歐洲文藝復興與歐洲文明的嬗變 205
(二)中國文藝復興說 208
(三)對梁、胡、傅中國文藝復興說的疑問 214
(四)中國歷史上有文藝復興嗎? 223
十三、李約瑟難題與明清社會
——讀《文明的滴定:東西方的科學與社會》 228
(一)概念與方法 229
(二)“亞細亞官僚封建制”與明清帝制農商社會 234
(三)現代科學的特質與明清科學的前現代性質 242
(四)自然法、機械論vs.有機論世界觀 250
(五)余論 256
第四篇 中心與邊緣
十四、奢香的遺產——明初政治文化外緣區域秩序建構的一個案例 263
(一)奢香事跡之梗概 264
(二)明代貴州地區社會秩序建構思路的差異及奢香故事演變真相的再探討 273
(三)奢香與貴州女性的社會角色 279
十五、重談洪武時期的倭患 283
(一)洪武時期倭患態勢及明政府的應對 283
(二)洪武時期倭患與明朝對日外交 293
(三)洪武時期倭患與明代的“海禁” 301
十六、“大行”消息到朝鮮——以《世宗大王實錄》關于永樂帝賓天的記載為中心 309
(一)關于永樂帝賓天情形 310
(二)朝鮮君臣的大行皇帝喪禮 312
(三)大行皇帝的處女及“魚、呂、金黑”故事 318
(四)余論 323
十七、清前期中朝關系與“東亞”秩序格局 327
(一)清代中朝關系的特點 328
(二)從中朝關系看清代“東亞”秩序格局 338
(三)余議 345
明清帝制農商社會研究(續編) 作者簡介
趙軼峰,男,1953年生,內蒙古開魯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學碩士,加拿大埃爾伯塔大學歷史學博士。現為東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亞洲文明研究院院長,《古代文明》雜志執行主編,河南大學講座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明史研究室兼職研究員。曾任教于東北師范大學、布蘭登大學、埃爾伯塔大學、華南師范大學、暨南大學。主要研究方向為明清史、史學理論、比較文明史。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莉莉和章魚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