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河西寶卷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81833
- 條形碼:9787520381833 ; 978-7-5203-818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河西寶卷研究 本書特色
《河西寶卷研究》較為全面地梳理了寶卷研究的成果,進一步探討了河西寶卷的淵源及其發展演變,全面考察了河西寶卷的思想內容與婚姻家庭觀,深入分析了河西寶卷的語詞程式、結構程式、典型場景和說唱結構等口頭程式,在研究河西寶卷表演屬性的基礎上,揭示了河西寶卷的生存困境,并對河西寶卷的保護傳承建言獻策,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河西寶卷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稿較為全面地梳理了寶卷研究的成果, 進一步探討了河西寶卷的淵源及其發展演變, 全面考察了河西寶卷的思想內容與婚姻家庭觀, 深入分析了河西寶卷的語詞程式、結構程式、典型場景和說唱結構等口頭程式, 在研究河西寶卷表演屬性的基礎上, 揭示了河西寶卷的生存困境, 并對河西寶卷的保護傳承建言獻策, 為其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
河西寶卷研究 目錄
一 河西走廊的歷史地理
二 河西走廊的古代文化
三 作為口頭說唱文學的河西寶卷
**章 寶卷研究綜述
一 中國寶卷研究概述
二 河西寶卷研究概述
第二章 河西寶卷的淵源與發展
一 河西寶卷的源頭是唐代變文
二 河西寶卷的說唱結構異于敦煌變文
三 河西寶卷的近源是宋元佛教科懺
四 念卷儀式與說唱結構的簡化
五 表演場域與講唱主體的演變
第三章 河西寶卷的內容分類
一 宗教寶卷
二 民間寶卷
第四章 河西寶卷的婚姻家庭觀
一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二 一夫多妻
三 婚姻天定
四 婦女守節
五 孝敬公婆
六 嫡庶和諧
第五章 河西寶卷的語詞程式
一 開經贊程式
二 時間程式
三 “富有”程式
四 天人感應程式
五 “死亡”程式
六 轉換程式
七 情感程式
八 動作程式
第六章 河西寶卷的結構程式
一 開頭
二 結尾
第七章 河西寶卷的典型場景
一 基本典型場景
二 一般典型場景
第八章 河西寶卷的說唱結構
一 六段式說唱結構
二 五段式說唱結構
三 四段式說唱結構
四 三段式說唱結構
五 兩段式說唱結構
第九章 河西寶卷的表演屬性
一 河西寶卷的表演語境
二 河西寶卷的曲牌曲調
第十章 河西寶卷的保護傳承
一 河西寶卷傳承人基本信息
二 河西寶卷的傳承與保護
三 河西寶卷的傳承困境
四 河西寶卷活態傳承對策
參考文獻
后記
河西寶卷研究 節選
《河西寶卷研究》: 經濟地位是婚姻的基礎,中國的傳統婚姻在選擇對象上是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決定的,在選擇標準上無論媒妁還是父母都非常看重門當戶對,傳統婚姻中的門第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門第相配也符合民眾的心理。河西寶卷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成的婚姻都自覺不自覺地帶有門當戶對的觀念。《如意寶卷》中陳盛元的父親是翰林院大學士,崔彩蓮的父親是兵部大學士,二位大人向觀音菩薩求子,不期而遇,因為同為高官,門當戶對,于是指腹為婚。《金鳳寶卷》中張文煥和段凌英的父親都是家財萬貫的員外。《吳江渡寶卷》中余文榜、蘇月英的父親都是朝中高官。《雙喜寶卷》中王志福的父親是尚書,豆千金的父親是丞相。經濟上的平等會帶來心理上一定程度的平衡,有利于形成婚姻上的平等與相互尊重,從而維持婚姻的持久,所以婚姻中的門第觀念也有其合理的一面。 古人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完全是以誠信為保障,關于男女的婚約,父母的口頭承諾是神圣的,不得反悔的,具有法律效力。河西寶卷中父母一旦為子女定下婚約,就必須要守約,當男方一家遭遇變故,家境衰敗時,女方的父母尤其是父親悔婚,設計逼迫有婚約關系的男方寫下退婚文書,以名正言順地解除婚約。這樣,婚姻的口頭約定性、神圣性就會遭到褻瀆,這種情況下,河西寶卷理所當然將會捍衛婚約的神圣性,并將這一重任降在有婚約關系的女方身上。女方挺身而出,撕毀退婚文書,或直接到男方家孝養婆婆,或想方設法救助“丈夫”,*終男方狀元及第或建立軍功,或女方女扮男裝中狀元,“有約人終成眷屬”。河西寶卷這種維護婚約神圣性的方式是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與婦女守節觀念相結合的。《馬乾龍游國寶卷》中李靖女兒被妖魔纏身,病得很重,李靖承諾誰治好小姐的病就將小姐嫁給誰。邢贊救了小姐,因邢贊長相丑陋,李靖欲賴婚,小姐說:“爹爹難道賴婚不成?”并說自己不嫌邢贊丑陋。于是二人擇吉日完婚。《如意寶卷》中陳盛元父親去世,因家中寒迫,去京城認岳父,崔大人悔婚,迫害陳盛元,崔彩蓮得知實情后到華陰縣孝養婆婆。陳盛元獻策破西蕃立功,與崔彩蓮終成眷屬。《紅燈記》中戶部尚書趙朋悔婚,逼孫繼高寫下退親文約,并將其下在監牢,女兒趙蘭英扯碎文約,怒斥其父,并與、丫鬟夢月主仆二人來到京城丞相府,找到中狀元后入贅相府的孫繼高兄長孫繼成,救出獄中的孫繼高。 河西寶卷在捍衛婚約神圣性的同時,還將儒家文化與佛道文化相結合,使毀約者*終遭報應,從而有力地說明破壞婚約就是破壞婚姻,破壞婚姻則天理難容。《金鳳寶卷》中悔婚的段員外得了噎食病而死。河西寶卷捍衛婚約神圣性的勝利*終落到功名利祿上,建立在這一經濟基礎上的婚姻是富貴美滿的婚姻,這迎合了大眾的審美心理,表達出了民眾的婚姻理想和美好愿望。 婚約具有神圣性,要想解除婚約,必須雙方同意方可,任何一方單方面是不能取消婚約的。河西寶卷故事中總是女方的父親悔婚,強迫男方寫下退婚文約,目的就是不使自己背負毀壞婚約的惡名。寶卷總是站在維護婚約的立場上,“寧拆十座廟,不毀一門婚”,但是男女雙方如果不愿結婚,一心吃齋念佛、發愿修行,婚約不但可以自然解除,而且可以違抗父母之命。寶卷的這一觀念顯然是受了佛道文化的影響。《十二圓覺》中長安城中劉都堂之女劉素貞三歲時與陳知府之子陳天德結下親事,十六歲時陳家欲擇日迎娶劉小姐,觀音菩薩前來點化,傳其三皈五戒,劉小姐發愿修行。陳天德為了成全劉小姐修行,寫下退婚文約交與劉小姐。 ……
河西寶卷研究 作者簡介
李貴生(1968-),男,漢族,甘肅武威人,河西學院文學院教授,文學碩士,主要從事方言與民俗研究。在《民族文學研究》《社會科學戰線》《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30多篇,一篇論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出版專著兩部,其中一部獲甘肅省高校社科成果二等獎。主持完成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 王明博(1972-),男,漢族,甘肅民樂人,河西學院文學院教授,文學博士,主要從事民間文學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在《社會科學戰線》《民族文學研究》《光明日報》《人民日報》等報刊發表論文多篇,一篇論文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現主持一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冷門“絕學”和國別史等研究專項項目。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月亮虎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經典常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