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3255504
- 條形碼:9787303255504 ; 978-7-303-2555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本書特色
本書的主要學術價值在于:作為**部從存在論根基上全面探討西方馬克思主義重要理論成果的專門著作,既有利于深化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學術研究,也有利于深入反思西方馬克思主義與西方現代性社會發展之間的內在關聯,還有利于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研究擺脫長期以來追隨西方馬克思主義之后亦步亦趨的“學徒狀態”,不僅從低于西方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的各種關于馬克思哲學的近代解讀中擺脫出來,也從西方馬克思主義自身的理論局限中擺脫出來,“收拾精神,自作主宰”,既深入把握馬克思的哲學革命,同時積極開展對中國經驗、中國問題和中國道路的理論研究。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內容簡介
本選題為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對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進行了詳細地梳理, 追本溯源、細致分析, 并對存在論各流派和主要觀點進行了評析和批判。在西方馬克思主義存在論領域具有很強的前沿性和時代感。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目錄
**章 盧卡奇存在論的早期定向與晚年轉向
**節 《歷史與階級意識》與盧卡奇的早期存在論定向
第二節 盧卡奇晚年重建馬克思主義哲學存在論的努力與局限
第二章 柯爾施對馬克思主義的闡釋定向及其存在論基礎
**節 對第二國際庸俗馬克思主義的批判
第二節 “革命的辯證法”在馬克思哲學基礎中的恢復
第三節 柯爾施對馬克思主義闡釋的黑格爾主義定向
第三章 葛蘭西的實踐哲學及其存在論視域
**節 葛蘭西對意識形態領導權的闡述
第二節 葛蘭西對庸俗馬克思主義的批判
第三節 葛蘭西對克羅齊哲學的批判
第四節 葛蘭西實踐哲學的存在論立場
第四章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對現代性的批判及其存在論視域
**節 現代性與現代性批判
第二節 現代性批判的具體內容
第三節 霍克海默和阿多諾現代性批判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第五章 馬爾庫塞通向“具體哲學”之路及其存在論視域批判
**節 馬爾庫塞的哲學定向:具體哲學
第二節 通向具體哲學的旅程
第三節 馬爾庫塞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第六章 薩特存在主義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性質
**節 薩特與所謂“存在主義的馬克思主義”
第二節 現象學—存在主義的基本建制
第三節 辯證理性批判的存在論性質
第七章 阿爾都塞對馬克思哲學的獨特闡釋及其存在論取向
**節 “結構主義的馬克思主義”和“理論的反人道主義”
第二節 意識形態的多重特征與“意識形態國家機器”
第三節 “偶然相遇的唯物主義”
第四節 阿爾都塞對馬克思哲學諸多闡釋的存在論取向
第八章 施密特對馬克思哲學的基本定位及其存在論遮蔽
**節 馬克思思想的“非本體論”性質
第二節 辯證法與實踐的中介性
第三節 馬克思的認識論概念
第四節 總體性的考察
第九章 哈貝馬斯的現代性批判及其存在論意蘊
**節 后形而上學視域中的交往理性
第二節 交往理性:社會批判理論的規范性基礎
第三節 生活世界及其殖民化:當代社會的“病理學”分析
第四節 哈貝馬斯現代性批判的存在論基礎剖析
……
第十章 柯亨的歷史哲學及其存在論視域分析
第十一章 生態學馬克思主義及其存在論視域批判
第十二章 后馬克思主義及其存在論視域批判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節選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因此,盧卡奇在這一點上對現代性的分析批判(強調和發揮)乃是意義重大的;而此等意義之揭示又恰好呈現出馬克思的天才。因為馬克思甚至在現代性生產的**個階段——即機器生產的階段——就已經牢牢地把握住了現代性的物化本質,也就是說,理解了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這一現代過程之不斷開展的主導原則。他在《資本論》中寫道:“大工業的原則是,首先不管人的手怎樣,把每一個生產過程本身分解成各個構成要素。從而創立了工藝學這門完全現代的科學。社會生產過程的五光十色的、似無聯系的和已經固定化的形態,分解成為自然科學的自覺按計劃的和為取得預期有用效果而系統分類的應用。”也就是說,大機器生產的前提,乃是人手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或者換句話說,是人手的分析理性化或形而上學化。不僅如此,更加重要的是,馬克思由此而把這一抽象化過程把握為現代性的普遍本質,即現代生活的普遍命運。因此,雖說馬克思當時還無緣遭遇泰羅制,但這一進程的基本原理已經從根本上被講述出來了。現代性生產的第二個決定性步驟(它被德魯克稱為“生產力革命”),即泰羅制,事實上意味著現代性在生產領域中的進一步開展,意味著人的整個操作行為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而這一分析理性化的過程引導了行為科學的管理學應用,從而管理學這門完全現代的科學乃是以泰羅制作為開端標志的。盧卡奇十分敏銳地把握住了這一發展及其本質上的現代性特征,所以他說:“隨著勞動過程的現代‘心理’分析(泰羅制),這種合理的機械化一直推行到工人的‘靈魂’里;甚至他的心理特性也同他的整個人格相分離,同這種人格相對立地被客體化,以便能夠被結合到合理的專門系統里去,并在這里歸入計算的概念。” 至于現代性生產的第三個決定性步驟,即人腦的抽象化、形式化和合理化——它的標志物是計算機,它意味著計算機科學的邏輯學應用,在1923年顯然還不會出現在盧卡奇的視野中,所以他把泰羅制看成是現代性生產的*高階段,也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但是,根據盧卡奇的現代性批判,也許他不至于誤解了計算機的現代性本質;反之,他倒應當在這一標志物中看到現代性擴展形式的*高階段,即合理機械化的和可計算性的原則表現為具有邏輯普遍性的數字化和符號化。然而,這一本質在今天卻被巨大的計算機奇跡所遮蔽,使得人們幾乎完全沉溺于對這一本質的無批判的實證主義(也許應當更恰當地稱之為“計算機拜物教”)之中;以至于像麥克盧漢這樣的思想家也寄希望于電子信息時代的“地球村”神話了。然而,所有這三個階段或步驟,乃是現代性本質在生產領域中的漸次開展——這一開展是分析理性化的增強,是科學的生產性應用的深入;無論它是自然科學的工藝學應用,還是行為科學的管理學應用,抑或是計算機科學的邏輯學應用,都應合著馬克思在《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中關于現代自然科學之本質性的基本判斷(只是現在看來不止于自然科學,而應當是全部知性科學):它“通過工業日益在實踐上進人人的生活,改造人的生活,并為人的解放作準備,盡管它不得不直接地使非人化充分發展”。 比較起其他的一些批判家來說,盧卡奇對現代性之分析的優越性在于,他精通近代哲學并且大體上領會了這一哲學的基本性質。因此,在《物化和無產階級意識》一文中,他深得要領地談到了“近代理性主義形式體系”及其矛盾,并且把這一體系及其矛盾同整個現代性生產的本質理解為內在同一的。他說:“這兒表現出來的近代理性主義形式體系的主觀和客觀之間的矛盾,隱藏在它們的主體和客體概念中的問題的錯綜復雜和模棱兩可,它們的作為由‘我們’創造的體系的本質和它們的與人異在的、與人疏遠的宿命論必然性之間的矛盾,這一切無非是對近代社會狀況所作的邏輯的、系統的闡述而已。”這確實是一種頗為深刻的見地,由此盧卡奇不僅談到了“敵視生活的存在機械論”和“與生活格格不入的科學形式主義”,而且談到了作為一種形式體系的理性主義或“理性的形式主義的認識方式”,如何不可避免地與非理性原則形影相隨,如何不可避免地把人的存在的*終問題禁錮在知性所不可把握的非理性之中。于是我們看到,盧卡奇在這篇論文的第二章中饒有趣味并且卓有見地地闡述了近代哲學——特別是德國古典哲學——的基本性質,以及這種性質如何逗留于并且呈現著現代性問題的本質與核心。 ……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存在論視域及其批判 作者簡介
擔任職務: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前任院長 主要學術兼職有:全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市哲學學會會長等。 個人簡介: 江蘇江陰人,1957年7月出生于上海市。 恢復高考后首屆考入復旦大學哲學系。1982年取得哲學學士學位后,又師從胡曲園教授,先后獲得哲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 現為復旦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并任人文學院院長。 研究領域: 馬克思主義哲學史、科學哲學和比較哲學。 目前特別致力于研究馬克思哲學的當代意義和本體論問題。
- >
山海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推拿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我與地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