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曹雪芹傳(全二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9644701
- 條形碼:9787559644701 ; 978-7-5596-4470-1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曹雪芹傳(全二冊)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史愛好者1.詳盡!從出生到死亡,從祖上到家庭,以及社交朋友圈,全面描寫曹雪芹的一生。 2.真實!以現有文物及史料為基礎,言之有據。配有現存文物插圖。 3.豐富!從十八世紀的清代社會、旗人生活、曹雪芹的家庭、學養、審美等等,全面解析紅樓夢創作的現實土壤。
曹雪芹傳(全二冊) 內容簡介
《曹雪芹傳》是曹雪芹紀念館研究專家樊志斌先生十余年研究成果,是原有曹雪芹傳予以全面修訂和增補。全書分為上下冊,以曹雪芹一生的時間為線索,分為八個部分,分別為“引言:想見其為人”“章 金陵歲月(一到十四歲)”“第二章 京師縱歌(十四到十八歲)”“第三章 風月真可鑒(十九歲至二十四歲)”“第四章 紅樓夢正長(二十五歲至三十七歲)”“第五章 隱居西郊(三十八歲至四十八歲) ”“第六章 魂歸青山兮(四十九歲)”“跋:身后與今日”。作者通過探索十八世紀清人所處的環境、生活的節奏、學術的背景、學養的結構、思想的認同、審美的傾向等,全面描繪了曹雪芹的一生,讓讀者回到清朝中期曹雪芹生活的時代,了解到紅樓夢這一偉大著作產生的社會背景及其作者跌宕不平的一生經歷。
曹雪芹傳(全二冊) 目錄
目錄:
序:回到作者的“歷史現場”
引言:想見其為人
一 閑談不說《紅樓夢》,讀盡詩書是枉然
二 《紅樓夢》是曹雪芹的《紅樓夢》,而不是讀者的《紅樓夢》:不知其人其事,不能“懂”其書
三 如何撰寫曹雪芹的“傳”
四 每個研究者都在路上
五 鳳鳴九霄:曹雪芹之不可及
**章金陵歲月(一到十四歲)
**節 雪芹出生
一 一說曹雪芹出生在蘇州
二 滿月與抓周
第二節 生活與教育
一 曹霑的生活:家族、家風
二 曹霑的教育:開蒙、入塾
三 曹寅、李煦的書房與曹家的家風:讀書射獵,自無兩傷
四 家族史
五 見識:洋貨與洋人
六 成就與見聞
第三節 歷劫:革職、抄家、返京
一 康熙晚期的弊政與新皇帝的改革
二 皇帝的南巡與曹李兩家的接駕、虧空
三 蘇州織造李家的革職抄家
四 江寧織造曹家的處境
五 曹頫在皇帝心中的印象不好了
六 禍不單行:吳老漢案與李煦案
七 風口上的失誤:騷擾驛站與革職
八 好防元宵佳節后,便是煙飛火別時:轉移家產與抄家
第二章 京師縱歌(十四到十八歲)
**節 崇文門外
一 回京與崇文門外十七間半
二 家里的生活來源
第二節 京師親戚與交游
一 平郡王家族
二 曹氏家族
三 傅鼐、昌齡家族
四 李鼎家族與莊親王家族
第三節 咸安宮官學
第四節 時代
一 清代知識分子與四書、理學、八股文
二 曹霑生活的時代
三 坐集千古之智:文化集大成的時代
四 曹荃的《四言史征》與“御賜萱瑞堂”印
第五節 旗 人
一 旗人的衣食住行
二 旗人的服飾
三 旗人的飲食與習慣
四 康雍時期旗人的性格
第六節 行走平王府
一 鐵帽子王:平郡王府
二 四大王府
三 王府的規矩
四 雍正十一年敲詐隋赫德案
第三章 風月真可鑒(十九歲至二十四歲)
**節 京 西
一 暫避京西
二 怡王府、壽安山、白家疃
第二節 傅鼐、福彭
第三節 《風月寶鑒》
一 生活、小說
二 風月與《風月寶鑒》
三 西山景物入慧目
第四節 新政
一 乾隆新政與曹頫得釋
二 福彭、傅鼐受到重用
第五節 功 名
一 好言善辯的曹霑
二 功名:貢生
三 福彭退出協辦總理事務處
第四章 紅樓夢正長(二十五歲至三十七歲)
**節 乾隆初的政治
一 諸宗室阿附莊親王案與弘皙案
二 平郡王福彭退出政務與曹雪芹的侍衛生涯
第二節 學術、曹雪芹、《紅樓夢》的書寫
一 三教歸一、理學
二 清初學界對朱子學術的回歸
三 開筆《紅樓夢》:曹雪芹的生活與思想的變化
四 四書、理學、《紅樓夢》
五 圣賢的“存天理、滅人欲”和無為法、理學、《紅樓夢》
六 李漁的“情”、曹雪芹的“意淫”
七 何以以女性為寫作對象
八 空空道人與情僧
九 三教異同、三教歸一、《紅樓夢》
十 自然隨順:焚書、醉金剛、婁真人
第三節 生活、見聞與書寫
一 禮出大家
二 四時風俗
三 雍、乾時代中國文化藝術的集大成特色
四 俠也者:三官保、張鳳陽、醉金剛倪二
五 天才:以中國畫技法入小說寫作
六 《紅樓夢》中的滿漢習俗
第四節 宗學、親友
一 親友、宗學
二 宗學、友人
三 騷達子
四 什剎海、天香樓
五 鹡鴒之悲、棠棣之威
第五節 離 城
一 覺悟、離城
二 白旗生活:正白旗、健銳營、曹雪芹
三 《紅樓夢》的修改、傳播與親友的批評
第五章 隱居西郊(三十八歲至四十八歲)
**節 妻子親友
一 妻子、地藏溝
二 曹雪芹、僧舍、曹頫
三 都云作者癡、誰解其中味:經典的目的、指向與傳播悖論
四 脂硯、畸笏
第二節 遷 居
一 公主墳、北上坡、鑲黃旗
二 風箏、《南鷂北鳶考工志》
三 徙居白家疃
四 生死與生活
五 筆山、繪畫
六 會于景廉處
七 懋齋集會
八 訪張宜泉
第三節 南游、再娶
一 南游
二 再娶
第四節 交 游
一 曹雪芹、陳浩與《李谷齋墨山水陳紫瀾字合冊》
二 新工作又緊接著展開
三 種芹人曹霑畫冊
四 游廣泉寺
五 尋詩人去留僧舍
六 獨坐幽篁圖
七 聚飲
八 聚敦誠處
九 知君詩膽昔如鐵
第五節 《廢藝齋集稿》
第六章 魂歸青山兮(四十九歲)
**節 沒有定局的后四十回
一 后四十回
二 入 京
第二節 傷 逝
一 喪 子
二 傷 逝
三 余音:寡婦飄零、書頁散落
跋:身后與今日
曹雪芹傳(全二冊) 節選
四 家族史 家族的事情,隨著曹霑年齡的增長,他聽到的也就更多。 長輩們經常會說到,咱家本朝定鼎以來,已近百年。 百年,聽起來不長,想起來不短,那是怎樣的一段歷史呢? 曹家世代為江寧織造,家族的歷史與榮耀是祖母、叔叔并一干家人常常念叨的事情。 之所以如此,不僅讓他知道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更要讓他知道自己是什么樣的人兒:曹家是皇帝的包衣,他將來要肩負起家族的使命。 (一)家族:戰爭改變了曹家的身份——從明朝官員到清人的包衣 曹家本住鐵嶺,籍貫卻在遼陽——因當時遼陽是明朝在關外*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而鐵嶺卻更多的只有軍隊和商人。 明末清初,曹霑的四世祖曹世選到沈陽為官,將家從鐵嶺遷到沈陽[ 樊志斌:《曹雪芹家族世系考》,《曹雪芹家族文化探究》,當代中國出版社2011年版。],據說官聲不錯。 不巧的是,這時候,占據東北一帶的女真人迅速崛起,在他們杰出領袖努爾哈赤的領導下,不斷威脅著明政府在東北一帶的軍政據點。 天啟元年(1621)二月十一日,大金國主努爾哈赤統率諸王、大臣領兵數萬攻擊沈陽。三月十二日,破之。在沈陽的曹世選一家被俘:曹世選、妻子、曹振彥無一幸免。 這時的金國,還處于奴隸社會。 在征服者看來,戰爭中俘虜的人眾和財物、牛馬一樣,都是可以分配的財產。金兵在沈陽停留五天,論功行賞,將俘獲的人口牛馬分給眾軍,令其先行返回赫圖阿拉(今遼寧省撫順市新賓縣境內)。 于是,曹世選一家三口就被分到了滿洲正黃旗下。 所謂八旗,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兵民合一的一項制度。在八旗下,牛錄是*基本的組織單位,每一牛錄管轄三百人[ 牛錄后更名為“佐領”。為了授官推恩,每個佐領的人數陸續降低,康熙間,曾將至100人為一佐領,乾嘉時期改為150人一佐領。]。牛錄之上有甲喇、固山:五牛錄為一甲喇,五甲喇為一固山——固山,就是旗。也即,一旗有兵7500人。 “一國之眾,八旗分隸。”[《東華續錄??天命》卷四。]八旗兵丁由努爾哈赤和他的子侄分領。凡有兵役徭役,八旗分出;但有斬獲,八旗均分。這時,領有正黃旗的是努爾哈赤的三個幼子阿濟格、多爾袞兄弟,多鐸領鑲黃旗。 這種北疆少數民族長子析產、幼子守產制度,在曹霑后來的《紅樓夢》中也有反映,賈府的老太君賈母就是跟隨幼子賈政生活的,當然這是后話。 戰爭中被俘虜的漢人,被分到各王、貝勒旗下,他們被稱作“包衣”,即“包衣阿哈”的簡稱,意思是“家里的”,指供女真人役使的奴隸。 一說,曹世選后來作了阿濟格府上的管家。這倒是可以想象的,畢竟曹世選是讀過書、管過人的。 此后,隨著金人的征戰和遷都,曹家人在赫圖阿拉、遼陽、沈陽之間遷移;此外,隨著皇帝的更迭,金人有過兩次換旗事件,曹家*終的旗籍落到了內務府正白旗[ 皇太極登基后,還將多鐸的鑲黃旗與自己的正白旗旗纛互易,將阿濟格的正黃旗與自己的鑲白旗旗纛互易。于是,曹家的身份就由正黃旗下包衣變成了鑲白旗下包衣。順治繼位后,為了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很快,多爾袞便將自己的鑲白旗與多鐸的正白旗旗纛互易。多爾袞死后,正白旗被收歸順治皇帝親領。]。 (二)曹振彥:正白旗、內務府、仕途 曹世選籍籍無名,但他的兒子曹振彥是個能干的家伙。至天聰三年(1629),遼陽玉皇廟重建碑文陰面題名處已經有了“致政”“曹振彥”的名字。 曹振彥因為自己的能干,至天聰八年(1634),就已經作到“墨爾根戴青貝勒多爾袞屬下旗鼓牛錄章京”的位置,并因“有功加半個前程。”所謂旗鼓牛錄,《御制增訂清文鑒》解釋說,“包衣漢人編立的佐領,叫旗鼓佐領。”[ 昭梿《嘯亭雜錄》第10卷第13頁。道光年間宗室奕賡在《寄楮備談》中寫道:“內務府三旗漢軍佐領俱名旗鼓佐領,舊作齊固佐領。”在古漢語中,旗鼓有“姿勢”、“架勢”的意思。因此,清入關前的旗鼓牛錄很可能是用于旗主儀仗、護衛以及旗主家庭事務的處理包衣組織。] 崇禎十七年(1644)九月十九日,順治皇帝的車駕到達北京。十月初一日,皇帝到天壇,行祭天大禮,即皇帝位。十月,在京畿各州縣圈地,分給來京八旗諸王、勛舊、兵丁。在寶坻,曹家也分到了屬于自己的一份土地[ 曹寅:《東皋草堂記》:“予家受田亦在寶坻之西”。《楝亭文鈔》。]。 六年后,也即順治六年(1649),清政府特命廷試八旗通曉漢文人員,擇其“文理優長者,準作貢士,以州縣即用。”就是在這次廷試中,曹振彥因為家學的緣故,被皇帝選中,獲得“貢士”的身份,被外放到山西平陽府吉州知州任上,為一方父母[ 張書才:《曹振彥檔案史料的新發現》,《曹雪芹家世生平探源》,白山出版社,2009。 嘉慶《山西通志》卷八十二《職官》葉五十六載:“吉州知州:曹振彥,奉天遼陽人,貢士,順治七年任。”]。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 不過,不測的風云卻未必一定是壞事。 順治八年十二月初九日,攝政王多爾袞病逝于喀喇城(今河北省承德市灤平縣灤平鎮)。隨后,十三歲的順治皇帝親政,先治多爾袞兄長英親王阿濟格“謀亂”之罪;次年,復治多爾袞“陰謀篡逆”罪,并將多爾袞的正白旗收歸皇帝親自掌控,與正黃、鑲黃兩旗,并稱“上三旗”。 正是因為這一變故,曹家從此由攝政王府的包衣變成了皇家內務府的奴才。如果說,被滿人俘虜、成為包衣,改變了曹家的命運;那么,成為皇帝親管的包衣,就奠定了曹家飛黃騰達的基礎。 憑自己的能力、憑清初的形勢,曹振彥*終作到從三品的浙都轉鹽運使司鹽運使。 曹振彥是曹霑家族在清朝**位成為政府官員,并身居高位、聲名顯赫、官聲頗佳的歷史人物,曹家在清朝的輝煌也就由此拉開大幕。 曹振彥給后代子孫留下了三份財富:“文武傳家”的傳統、忠心事主的作風和正白旗包衣旗籍,這決定了曹氏家族在未來的崛起和發達[ 忠心事主、滿洲包衣使他們成為皇帝的心腹人,這使他們能夠成功地獲得參選大清眾多官職的身份;文武傳家,則讓他們在眾多的候選者中脫穎而出,使他們能夠真正去面對官場上所要應對的各種任務、規則和令人頭疼的各種勢力。]。 (四)皇帝的保姆、接駕、萱瑞堂 皇帝南巡、曹家接駕的故事,不同的人講了一遍又一遍。 也難怪,天底下有誰家住過皇帝呢? 接駕是榮耀的,其中*榮耀的,當屬皇帝給曹霑的曾祖母孫氏題寫“萱瑞堂”和爺爺曹寅救下清官陳鵬年的事情。 ……
曹雪芹傳(全二冊) 作者簡介
樊志斌,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曹雪芹紀念館副研究員、中國紅樓夢學會理事、《曹雪芹研究》常務編委,主要從事紅學、蘭學、北京民俗研究,著有《曹雪芹傳》《紅學十論》《曹雪芹生活時代北京的自然與社會生態》等十部,撰寫發表各方面專業論文六十余篇,百余萬字。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