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冰凍圈人文社會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82574
- 條形碼:9787030682574 ; 978-7-03-068257-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冰凍圈人文社會學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闡述了冰凍圈及其影響區的人文社會特征, 從冰凍圈功能與服務理念、服務價值計算、冰凍圈社會經濟恢復力構建、冰凍圈服務功能區劃、冰凍圈地緣政治等方面闡述了冰凍圈與人類圈的關系。
冰凍圈人文社會學 目錄
目錄
叢書總序
叢書自序
前言
第1章 緒論 1
1.1 冰凍圈與人類社會的關系 1
1.2 冰凍圈人文社會學研究范疇 2
1.3 學科間的關聯性 3
1.4 研究歷史與趨勢 5
思考題 6
第2章 冰凍圈社會經濟特征 7
2.1 冰凍圈與經濟社會的空間相關性 7
2.1.1 環北極地區冰凍圈與經濟社會 7
2.1.2 中低緯度高山地區冰凍圈與經濟社會 8
2.1.3 冰凍圈變化與經濟社會系統的歷史空間演替:典型案例 10
2.2 冰凍圈區人口經濟時空特征 13
2.3 冰凍圈文化特征 17
2.3.1 基本生活方式 17
2.3.2 冰凍圈地區宗教信仰 17
2.3.3 冰凍圈地區民族和語言 18
2.4 冰凍圈區的法律體系及其民族自治 20
2.4.1 南北極法律體系 20
2.4.2 冰凍圈區的民族自治 21
2.4.3 國際法、區域公約與北極原住民權益 23
2.5 冰凍圈探險和科學考察 24
2.5.1 南極探險與科學考察 24
2.5.2 北極探險與科學考察 25
2.5.3 青藏高原探險與科學考察 26
思考題 28
第3章 冰凍圈人文社會學研究方法 29
3.1 社會調查方法 29
3.1.1 社會調查方法體系 29
3.1.2 社會調查的種類及方法 30
3.1.3 社會調查研究的基本程序 31
3.2 人地系統近、遠程耦合 32
3.3 冰凍圈–社會水文耦合方法 34
3.3.1 社會水文學 34
3.3.2 社會水文學耦合模型 35
3.3.3 社會水文學耦合模型在冰凍圈的應用 36
3.4 系統動力學方法 37
3.4.1 系統動力學模型及其在冰凍圈水文中的應用 38
3.4.2 社會水文學研究中的系統動力學方法應用案例分析 39
3.5 投入產出分析模型 43
3.6 區劃理論與方法 46
3.6.1 區劃概述 46
3.6.2 區劃原則和特點 47
3.6.3 區劃方法 48
3.7 地緣政治的社會科學方法論 49
3.7.1 地緣政治的研究范式 50
3.7.2 地緣政治的復雜特性 50
3.7.3 因素–機制分析 51
3.7.4 大數據分析在地緣政治研究中的應用 52
思考題 53
第4章 冰凍圈功能和服務 54
4.1 冰凍圈功能和服務的基本概念 54
4.2 冰凍圈服務分類體系 55
4.2.1 冰凍圈服務分類體系構建原則 55
4.2.2 冰凍圈服務分類結果 56
4.3 冰凍圈供給服務 57
4.3.1 淡水資源供給服務 57
4.3.2 冷能供給服務 59
4.3.3 冰(雪)材供給服務 59
4.4 冰凍圈調節服務 59
4.4.1 氣候調節服務 59
4.4.2 徑流調節服務 60
4.4.3 生態調節服務 60
4.4.4 陸表侵蝕調節服務 61
4.5 冰凍圈文化服務 61
4.5.1 美學服務 61
4.5.2 靈感服務 62
4.5.3 宗教與精神服務 62
4.5.4 知識與教育服務 63
4.5.5 消遣與旅游服務 63
4.5.6 文化多樣性服務 64
4.6 冰凍圈承載服務 65
4.6.1 特殊交通通道服務 65
4.6.2 設施承載服務 65
4.7 冰凍圈支持服務 66
4.7.1 生境支持服務 66
4.7.2 資源生成服務 67
4.7.3 地緣政治和軍事服務 68
4.8 冰凍圈服務與人類福祉之間的關系 68
4.9 冰凍圈服務與生態系統服務 70
4.9.1 生態系統服務研究簡史 70
4.9.2 冰凍圈服務與生態系統服務的關系 71
思考題 72
第5章 冰凍圈功能與服務區劃 73
5.1 冰凍圈功能與服務區劃的特殊性與指標體系 73
5.1.1 冰凍圈功能與服務分類基礎 73
5.1.2 冰凍圈功能與服務區劃的特殊性 74
5.1.3 冰凍圈功能與服務區劃的指標體系 75
5.2 冰凍圈服務專題區劃 76
5.2.1 冰凍圈水資源服務專題區劃 76
5.2.2 冰凍圈生態服務專題區劃 78
5.2.3 冰凍圈人文服務專題區劃 80
5.2.4 冰凍圈工程服役專題區劃 80
5.3 冰凍圈主導服務識別與綜合區劃 82
5.3.1 冰凍圈服務識別與評價 82
5.3.2 冰凍圈服務的權衡與協同關系 82
5.3.3 冰凍圈主導服務識別 84
5.3.4 冰凍圈服務綜合區劃 85
思考題 87
第6章 冰凍圈服務價值 88
6.1 冰凍圈資源及其服務價值估算原理 88
6.1.1 冰凍圈服務價值構成 88
6.1.2 冰凍圈服務價值估算原理 90
6.2 冰凍圈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92
6.2.1 冰凍圈服務價值評估方法類型 92
6.2.2 不同類型冰凍圈服務價值評估方法 94
6.3 冰凍圈服務價值評估案例 96
6.3.1 積雪服務價值評估——以額爾齊斯河流域為例 96
6.3.2 北極地區陸地積雪氣候調節服務價值評估 98
6.4 服務價值極大化途徑及其舉措 99
思考題 100
第7章 冰凍圈影響區社會生態恢復力 101
7.1 恢復力的概念和內涵 101
7.1.1 恢復力概念和內涵的歷史演變 101
7.1.2 恢復力與其他相關概念的關系 102
7.1.3 恢復力理念的實用性 103
7.2 地球臨界成員中的冰凍圈要素 104
7.3 冰凍圈功能及其服務衰退的影響 106
7.3.1 水資源供給 106
7.3.2 氣候調節 107
7.3.3 水土保持 108
7.3.4 社會文化 109
7.3.5 功能及其服務衰退或喪失的級聯效應 110
7.4 冰凍圈及其影響區恢復力路徑 111
7.4.1 實施恢復力建設的通用框架 111
7.4.2 冰凍圈及其影響區恢復力基本路徑 112
7.5 北極地區恢復力評估與建設 112
7.5.1 北極社會–生態系統 113
7.5.2 北極系統變化的驅動因素及其影響 114
7.5.3 北極典型社區恢復力評估 117
7.5.4 加強北極恢復力建設 117
7.6 高山地區恢復力建設路徑:以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地區為例 119
7.6.1 青藏高原及其毗鄰地區災害系統 119
7.6.2 高山地區災害恢復力建設 122
思考題 123
第8章 冰凍圈地緣政治 124
8.1 地緣政治學與冰凍圈地緣政治 124
8.1.1 地緣政治學的起源與發展 124
8.1.2 冰凍圈地緣政治的緣起 126
8.2 冰凍圈的地緣價值 127
8.2.1 豐富的自然資源 127
8.2.2 特殊的戰略區位 129
8.2.3 大國戰略運籌新空間 130
8.3 冰凍圈的自然資源爭奪 132
8.3.1 漁業資源的爭奪 132
8.3.2 礦產資源的爭奪 133
8.3.3 油氣資源的爭奪 133
8.4 冰凍圈與國際航道安全 134
8.4.1 冰凍圈變化對國際航道的影響 135
8.4.2 冰凍圈國際航道的大國博弈 137
8.5 冰凍圈與國際河流水沖突 138
8.5.1 冰凍圈變化對國際河流水沖突的影響 138
8.5.2 冰凍圈周邊國際河流水爭端的主要表現 139
8.5.3 中國及周邊國際河流水爭端 141
8.6 冰凍圈與國家邊界變遷 142
8.6.1 冰凍圈上的國家邊界變遷 143
8.6.2 冰凍圈地區中國邊疆變化 144
8.6.3 冰凍圈變化與領土爭端 145
8.7 中國的冰凍圈地緣戰略 145
思考題 146
主要參考文獻 147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推拿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