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新書--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2598991
- 條形碼:9787532598991 ; 978-7-5325-9899-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研究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古文字、古文獻腳踏實地,細微處著眼
新書--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以先秦時期的兩周為范圍,以基層地域行政性居民組織為研究對象,探討了其產生、發展和演變的軌跡。西周時期,對傳世文獻和出土青銅器銘文中的“里”的性質及其基本形態進行了勾勒;春秋時期,主要對以下三個問題進行了探討:“里”和“鄉”的基本形態,“州”和“書社”的基本情況,《國語?齊語》和《管子?小匡》中記載的齊國的“三國五鄙”的異同。戰國時期,主要圍繞楚國、齊國、秦國和三晉居民組織功能的強化進行了研究;還有《墨子》城守諸篇反映的在戰爭期間居民組織所發揮的功能。*后,將《周禮》所見國野居民組織進行了梳理,以補充其他文獻的記載。
新書--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研究 目錄
序一朱鳳瀚
序二巴新生
緒論
**章 西周時期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的出現及其基本形態
**節 商后期是否存在地域性居民組織探討
第二節 西周時期“里”的性質
第三節 西周時期“里”的基本形態
第四節 西周時期“里”的地域設置
第五節 西周時期“里”的規模和結構試探
第六節 西周時期部分數字“邑”的性質
小結
第二章 春秋時期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的普及和多樣化
**節 先秦時期居民組織“鄉”出現的時代考
第二節 春秋時期的鄉里地域設置及其關系試探
第三節 春秋時期鄉里之職官、職能、規模和功能
第四節 春秋時期的“邑”的多樣性
第五節 春秋時期的特殊性居民組織———“州”
第六節 春秋時期“書社”的性質及歷史地位
第七節 《齊語》《小匡》之居民組織差異試析
小結
第三章 戰國時期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功能的強化
**節 楚國基層居民組織之邑、里、丘和述(遂)
第二節 包山簡所見“州”之性質討論
第三節 楚國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對居民社會生活的統制
小結
第四章 戰國時期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功能的強化(中)
**節 齊陶文所見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
第二節 秦的鄉里基層制度
第三節 三晉的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及其職官
小結
第五章 戰國時期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功能的強化(下)
**節 戰國時期的什伍制
第二節 戰國時期的戶籍制度
第三節 《墨子》城守諸篇所見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的軍事功能
小結
第六章 《周禮》對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的反映和沉淀
**節 《周禮》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的特征及時代
第二節 《周禮》所見居民組織之制度及其社會功能
第三節 《周禮》之什伍制和戶籍制
第四節 《周禮》中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官吏的選拔和考績制度
小結
結語
參考文獻
附錄一:本書引用古文字材料著錄簡稱
附錄二:秦系文字資料中的鄉和里
后記
新書--兩周基層地域性居民組織研究 作者簡介
呂全義,1969年生于山西省五臺縣。1986年中師畢業后歷任小學、初中和高中老師。2010年取得福建師范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學位,師從巴新生教授。2016年取得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博士學位,師從朱鳳瀚教授。2016年進入太原師范學院歷史系工作,主要從事先秦史和出土文獻研究。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