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成長文庫--聰明人是如何銷售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943310
- 條形碼:9787548943310 ; 978-7-5489-4331-0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成長文庫--聰明人是如何銷售的 內容簡介
本書從銷售員的心理入手,對銷售行業中常見的困難問題進行展開,步步深入,輔以事例做對比,將銷售場景進行深刻剖析,并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法,讓讀者找到自己在銷售活動中不經意犯下的錯誤,進一步改變目前的銷售現狀,成為卓越的銷售員。
成長文庫--聰明人是如何銷售的 目錄
成長文庫--聰明人是如何銷售的 節選
市場是瞬息萬變的,誰也說不清楚下一秒會發生什么變化。所以,很多銷售人員會形成這樣一個觀念:銷售講究的就是速度,誰快,誰就能拿到訂單。 可真的是如此嗎?不如先看一個笑話: 之前,有個人要到洛杉磯,走了很久都沒有看到洛杉磯的影兒。后來,他遇到一個開汽車的年輕人,就問他到洛杉磯有多遠?年輕人說大約三十分鐘。這個人請求搭個便車,而且一上車就不停催促年輕人快點開。大約30分鐘,這人見公路周圍幾乎全是鄉村景象,沒有一點兒大都市的影子,便疑惑地問:“還有多遠到洛杉磯?”年輕人回答說“一個小時。”這個人驚訝地說:“一小時?剛才不是半小時嗎?”年輕人則回答:“沒錯啊,剛才確實離洛杉磯還有半小時,那時我剛從洛杉磯出來……” 這個笑話給我們一個啟示:快固然重要,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如果你方向弄錯了,那么你的速度越快,距離目的地就越遠。銷售也是如此。 任何行業的銷售都必須瞄準市場,以市場需求為目標。若是對市場一無所知,只顧自己做自己的,那么就可能像沒頭的蒼蠅一般橫沖直撞。結果,整天忙忙碌碌卻事倍功半,整天四處奔波卻毫無收獲。比如,市場需求養生型產品,你卻一心推銷運動型產品;市場需求時尚、簡約型的服裝,你卻一心推銷保暖、實用型的服裝。試問你的努力會有結果嗎?你不僅落得費力不討好的結果,而且越是行動迅速就越快失敗。 可以說,銷售并不是憑借努力和速度就能有所收獲的,失去市場為導向,就會失去努力的目標,就如同盲人摸象般手足無措、陷入迷茫。縱觀那些百強公司、那些銷售冠軍,哪一個不既重視銷售又重視市場,哪一個不重視銷售與市場二者之間協調關系? 所以,想要獲得更好的業績,銷售人員就應該努力從市場中洞察、挖掘客戶的需求,發現和分析問題,然后根據市場和客戶的實際情況,推廣銷售相應的產品。這一點,皮爾·卡丹的做法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皮爾·卡丹是意大利知名服裝設計師,1950年,他在法國創建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皮爾·卡丹”服裝公司。當時二戰剛結束,巴黎經濟蕭條,普通老百姓節衣縮食,只有有錢人才講究服裝搭配。根據這一消費市場,卡丹設計的是在金字塔的高檔時裝,“高尚”“大方”“優雅”“豪華”,這些服裝一經推出,演藝界名流、社會上層人士、達官顯貴等為之傾倒,爭相慕名前來訂制。一時間,皮爾·卡丹成了法國時裝界“先鋒”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引領著服裝時尚潮流。 隨著法國經濟的迅速復蘇,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對服飾文化層面也開始有所要求。此時,卡丹意識到目前這些服裝的天價不是一般人能夠享受的,“只有面向眾多的消費者才有出路。因為只有擴大消費面,才可能使它產生普遍和廣泛的影響,并經受更大的考驗”,于是毅然提出了“成衣大眾化”的口號,將自己設計出的高雅、領導潮流的新穎時裝進行了批量生產、加工,并本著“薄利多銷”的經營原則,投放到了“大眾化”的市場,使更多的人穿上時裝。 數年后,“皮爾·卡丹”商標品牌的服裝得到了大眾化普及,牢牢地占據了時裝品牌之寶座。這時,卡丹意識到服裝一旦普及必定會有人仿制抄襲,于是他決定改變自己的經營策略,向全世界宣布征召加盟商,大賣皮爾·卡丹商標的使用權,而且商標不僅僅限于服飾,使用者什么行業的都有,如自行車、香煙、兒童玩具、床上用品、化妝品……通過轉讓商標,皮爾·卡丹在遍布世界五大洲的80多個國家里,擁有5000多家“卡丹”牌的專賣店,20多萬名員工,總資產高達10億美元。 在高檔服裝風靡之時,卡丹意識到普通民眾對服裝的渴望,服裝市場的大眾化趨勢,成功使“皮爾·卡丹”得到了大眾化的普及,占據了時裝品牌寶座;在普及后,卡丹開始買賣“皮爾·卡丹”的商標使用權,這不僅使“皮爾·卡丹”免于被大肆仿制的抄襲之險,而且得以迅速擴張,締造出了龐大的“卡丹帝國”。 不難發現,皮爾·卡丹的發展歷程就是發現市場需求,滿足市場需求的過程。不管是推出高檔時裝還是大眾化成衣,不管是召集加盟商還是出賣商標的使用權,無不滲透著對市場的把控。 歸根到底,對于銷售來說,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只有方向正確了,才能避免走彎路。只要銷售人員能夠向市場看齊,以市場為導向,便會提高市場供應的精準率,從而時間拿到訂單。相反,若是銷售人員一味埋頭苦干,像老黃牛一樣只顧埋頭拉車,卻不懂得時常抬頭向前看,那么就可能走錯了方向,白白浪費了時間和力氣。 聰明的銷售人員是勤勞的、努力的,更是有頭腦的。他們時常會抬頭看看市場方向,確保自己能抓住市場的腳步,滿足客戶的真正需求。他們會時常思索自己努力方向的正確性,思索自己銷售的產品是否好賣、是否讓客戶滿意。 所以,行動前先好好研究市場和客戶的需求吧!
成長文庫--聰明人是如何銷售的 作者簡介
鄧瓊芳,自由撰稿人。媒體從業者,先后在多家大型門戶網站擔任記者,同時也是多家平面媒體的特約撰稿人與評論員。其人喜讀書,關心時事,好思考,對經濟、管理、文化、歷史等方面都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獨到見解。寫作之余,喜歡四處游蕩,做公益、玩攝影、搞戶外,從生活中觸摸靈感,以靈感回饋社會。
- >
山海經
- >
史學評論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二體千字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