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兩種文化之爭 戰后英國的科學、文學與文化政治
-
>
東方守藝人:在時間之外(簽名本)
-
>
易經
-
>
辛亥革命史叢刊:第12輯
-
>
(精)唐風拂檻:織物與時尚的審美游戲(花口本)
-
>
日本禪
-
>
日本墨繪
新書--中國古代家訓三百篇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7607816
- 條形碼:9787517607816 ; 978-7-5176-0781-6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中國古代家訓三百篇 本書特色
家訓,是家族或家庭用于訓誡、教育子弟后代的話。它包括家誡、家規、家范、家箴、庭誥、遺訓等形式,另外,父兄以及長輩寫給子弟等晚輩的勸諭性家書,也可歸入此類。本書從上起漢代、下至清末的歷代圣賢的家訓和家書中,擷采*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和*富教育意義的內容。本書語言精練,情感濃厚,意味深長,具有深刻的思想價值。
新書--中國古代家訓三百篇 內容簡介
中國古代的家庭教育中,家長往往通過家訓、家書的形式,向后代灌輸古圣先賢的思想,勉勵后代確立堅定的志向,選擇正當的處世之道。 本書從上起漢代、下至清末的歷代圣賢的家訓和家書中,擷采*能體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民族精神和*富教育意義的內容,分立志、氣節、修身、為學、處世、節儉和治家七個單元,編成三百篇。 每篇家訓配有“解題”介紹作者概況,“譯文”幫助讀者理解原文,“評點”指出其文化內涵和現實意義。本書為讀者提供了教子的名言、治家的良方和處世的箴言。 全書語言精練,情感濃厚,意味深長,具有深刻的思想價值。
新書--中國古代家訓三百篇 目錄
001.立志高遠方能上進
002.德行立于己志
003.志當存高遠
004.人無志非人也
005.有志者當勉學以就業
006.勿與世俗同得失憂喜
007.千萬努力,無棄斯須
008.金不砥礪,化為灰土
009.千里從師當奮然有為
010.盡其心力,以全倫理
011.少不篤行,老悔何追
012.壯不自強,老便傷悲
013.作人要立決烈志,奮剛大氣
014.以天下事為己任
015.男子當奮發雄飛于兩儀之間
016.勿憒憒于衷,勿朦朦于志
017.人貴立志,磨礪益堅
018.竹帛青史,豈可讓人
019.玩物喪志,即為身家之蠹
020.人須要立志
021.日月易逝,斯言常當猛省
022.兒輩少壯,正好學問
023.聰明當用于正
024.為人當具大識見
025.一味因循,大誤終身
026.讀書只在立志真
027.君子憂天下不憂個人
028.人能立志,圣賢可成
029.立志為先,勤儉為本
030.勉圖上進,為家族光
031.讀書作人,先要立志
氣節編
032.金真玉粹,乃能盡而不污
033.生不可不惜,不可茍惜
034.不得以有學之貧賤,比于無學之富貴
035.正不可不守
036.砥石之命,以警兒輩
037.戒無墮家風
038.為人當以貧富貴賤為末
039.剛直之氣,必不下沉
040.言恒患不能信,行恒患不能善
041.從古圣賢,皆是以身借人
042.見好事便行,見不好事便戒
043.做人當如處子防身
044.親正遠奸,大要在敬之一字
045.清白之家,當以家聲為要
046.不執不阿,是為中道
047.應知好學,更重人品
048.財物不以善得,亦不以善去
049.義所當為,雖孟賁不能奪
050.惟勉勉以求益,非汲汲于知名
051.道以人重,事在人為
052.貧不足憂,義不受憐
053.堅毅卓立,足敵強暴
054.天地間剛柔不可偏廢
055.知恥則不憂
056.風波之來,先問有愧無愧
057.剛柔互用,不可偏廢
修身編
058.改過為貴
059.飾面勿忘修心
060.芝草無根,醴泉無源
061.不愛尺璧而愛寸陰
062.孝敬仁義,百行之首
063.知足者常足
064.君子惡速成
065.聞人毀己,當默而自修
066.信德孝悌讓為立身之本
067.恬漠為體,寬愉為器
068.反悔在我,無責于人
069.不奢淫驕慢足成名家
070.以學自損,不如無學
071.欲不可縱,志不可滿
072.身名美惡,豈不大哉
073.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074.勿屑屑于富貴之間
075.門第高者,更須修己
076.研其慮、博其聞、堅其習、精其業
077.有若無,實若虛
078.端正修己,明敏臨事
079.凡事謙恭,不得尚氣凌人
080.子弟應痛戒三失
081.為人之子,不當欺親
082.深責于己,薄責于人
083.盛怒之時須堅忍不動
084.虛則能受,滿則無容
085.吉人寡言,言必當出
086.君子崇畏
087.惟重惟默,守身之則
088.無先己私,無重外物
089.讀書做人,須苦切檢點自家病痛
090.勞生善心,逸生惡念
091.君子當敢于自損自辱
092.誡子修身
093.人貴善養其聰,自全其哲
094.以理自制,澹泊寡欲
095.自明是非,不入邪僻
096.事需量力而行,不可強所不能
097.心為人一身之主
098.時刻反思心中之念
099.天理先放在頭頂上
100.天道惡盈,惟謙受益
101.子弟當戒四恃,絕六惡
102.善欲人見,不是真善
103.積小善,戒小惡
104.少年需常有一片春暖之意
105.過而能改,即自新遷善之機
106.積成大善,存心為公
107.凡為人先從孝友起
108.人無恥,便如病者閉喉
109.彼此講論,務要平心靜氣
110.保身于身所大欲
111.多求多欲,自然多苦少樂
112.一言一事,皆思有益于人
113.富家子弟當自如寒士
114.凡事皆貴專
115.不愿為官,但愿為君子
為學編
116.澹泊以明志,寧靜而致遠
117.易習而可貴之技無過于讀書
118.必乏天才,勿強操筆
119.文章需先經親友評裁
120.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
121.體盡讀數百卷書
122.可久可大,其惟學歟
123.汝始成人,猶器作樸
124.務令華實相副
125.文章需學
126.有疑則問
127.旦起必先讀書
128.歸精神于讀書
129.茍為不學,流為禽獸
130.少年易過,讀書為要
131.學貴變化氣質
132.少年學文,正宜直學旁討
133.學之難亦易,不學易亦難
134.不恃聰敏,自力向上
135.讀書在于做人
136.讀書以精熟為貴
137.熟讀精思,循序漸進
138.讀書須求識字
139.書卷乃養心**妙物
140.讀書者不賤
141.學字當專一,忌飛動草率
142.讀書必加溫習
143.讀文作文,格調為先
144.學詩不能人手即染邪氣
145.讀書在進德修業
146.讀書貴有志、有識、有恒
147.讀書如攻賊,非可僥幸
148.讀書須勤,然亦須有分寸
149.讀書要目到、口到、心到
150.讀書用功,*要專一無間斷
151.讀書,方能明白事理
152.讀書能令人心曠神怡、聰明強固
153.讀書要循序漸進,熟讀深思
154.讀書之道,貴在專一
處世編
155.謙虛為立世之本
156.人之短長我不議
157.真偽不可掩,褒貶不可妄
158.交友之美在于得賢
159.行事九思
160.恭為德首,慎為行基
161.立身處世,當以清慎
162.遠佞諛,近忠正
163.清約以行己
164.優于我者,足可貴之
165.不可竊人之美,以為己力
166.巧偽不如拙誠
167.君子處世
新書--中國古代家訓三百篇 節選
人之進道,惟問其志。取必以漸,勤則得多。山溜至柔,石為之穿。蝎蟲至弱,木為之弊。夫溜非石之鑿,蝎非木之鉆,然而能以微脆之形,陷堅鋼之體,豈非積漸之致乎。訓曰:“徒學知之未可多,履而行之乃足佳。”故學者所以飾百行也。 本篇選自孔臧寫給他兒子孔琳的信。孔臧,西漢初人,其父孑L聚為劉邦大臣,封蓼夷侯。文帝九年(前171),孔臧襲職,至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免職。孔琳為漢時較有名的學者。 人進步的方法、途徑,關鍵在于他立的志向。在做學問上,必須堅持循序漸進。只有勤于學習,才可多得知識。山間滴水是至為柔軟的,卻可以穿過堅石;木中的蠹蟲是極為贏弱的,卻可以破壞巨木。水滴不是鑿堅石的鑿子,蠹蟲不是鉆木的鉆子,但是它們能以自己的贏弱之形,穿過堅硬的木石,難道不是逐漸積累所造成的嗎?古人說:“僅是通過學習來掌握知識不值得過分贊美,學以致用才是值得提倡的。”所以,學者要修煉自己多種多樣的品行。 本篇提出了兩個主題:一是學習上立志之后要鍥而不舍,二是要將所學知識用于實踐。這幾句勸學名言,為歷代學者所賞識,也是歷代學子所遵循的至理名言。今天的為學者也可從這兩條中,悟出許多東西。 咨爾煢煢一夫,曾無同生相依。其勖求君子之道,研鉆勿替,敬慎威儀,以近有德。顯譽成于僚友,德行立于己志。若致聲稱,亦有榮于所生,可不深念邪!可不深念邪! 本篇選自鄭玄的《戒子益恩書》。鄭玄(127—200),東漢著名經學家。他博通群經,潛心著述,為漢代經學之集大成者,世稱“鄭學”。此戒子書為其七十歲時所作。曾國藩十分贊賞此信,并用以教育子孫。 你是我的獨生兒子,也沒有同胞兄弟可以依靠。你要努力追求成為君子的途徑,努力鉆研,不要停止,謙虛謹慎,以成為有德之人。顯勛的聲譽來自同僚師友的幫助,高尚的德行根源于自己的志向。你如果有了成就,也使生你的父母感到榮耀,你可要深深記住啊!你可要深深記住啊! 鄭玄的這幾句話,一派愛子之情,其意殷殷。望子成龍是每個家長的心愿,但你要記住,要像鄭玄那樣教育子孫:“德行立于己志。”成才固然可喜,立人更是正途。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凝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 本篇選自諸葛亮《誡外甥書》。諸葛亮(181—234),三國時蜀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他隱居隆中,世稱“臥龍”,后經劉備三顧茅廬,出山輔佐劉備,創建蜀漢。這則家訓中,他詳談了立志的方法與無志的害處。為人立志當立高遠之志,敬慕前代的賢人,棄絕不健康的情欲和不暢達的俗念,使接近圣賢的志向明確存于心中,并時刻注意力行。能屈能伸,拋棄雜念,廣泛向他人學習,去除嫌隙與吝嗇。這樣做了,雖可能暫時不見用于當世,但也無損于自己的美好志向,并且以后必定會成功。如果立志不堅毅,立志不奮發,為世俗觀念所牽制,為自己的感情所束縛,就只能永遠甘于凡俗之中,不能登上大雅之堂。 諸葛先生在這里告訴我們:人貴立志,有志才能成功,而且志須強毅,否則必定流于凡俗。這段話本身就可以成為我們立志的座右銘,提醒我們:志存高遠,行慕先賢。 人無志非人也,但君子用心所欲準行,自當量其善者,必擬議而后動。若志之所之,則口與心誓,守死無二,恥躬不逮,期于必濟。若心疲體懈,或牽于外物,或累于內欲,不堪近患,不忍小情,則議于去就;議于去就,則二心交爭;二心交爭,則向所見役之情勝矣。或有中道而廢,或有不成一簣而敗之。以之守則不固,以之攻則怯弱;與之誓則多違,與之謀則善泄;臨樂則肆情,處逸則極意。故雖繁花熠熠,無結秀之勛;終年之勤,無一旦之功。斯君子所以嘆息也。P3-6
新書--中國古代家訓三百篇 作者簡介
本書編著者翟德芳(方羽),三聯書店原總編輯。1982年吉林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畢業,進入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開始編輯生涯,參加多卷《中國大百科全書》的編輯工作。1987年后,先后擔任知識出版社編輯部主任、副總編輯、總編輯、社長。2001年9月赴香港,歷任香港中華書局董事、執行總編輯、總編輯、總經理兼總編輯。2010年回內地,歷任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副總經理兼副總編輯、總編輯。1993年獲政府特殊津貼。曾出版《先賢家訓》(香港中華書局)、《書業尋道》(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漢字的文化史》(知識出版社 譯作)等著作。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虎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