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飄逸香醇的耒陽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8458562
- 條形碼:9787548458562 ; 978-7-5484-5856-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飄逸香醇的耒陽 本書特色
作者將自己對故鄉的情懷融入筆端,以自己的眼光,深遂的思維,從一點一滴中,去發現故事,去描述事物。他文采飛揚,語言精美,而且融入了耒陽方言文化,可以說讀起來妙趣橫生,極為吸引人。作者的作品除了接地氣,貼近生活,關鍵還有地方色彩濃,鄉土氣息濃的特點。
飄逸香醇的耒陽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具有濃厚湖南地方特色的散文集。 書中主要敘述了千年古縣湖南耒陽市的絢麗風光、風土民俗、人文歷史、悠久文化和時代變遷等。以一個文化人的視角,描述了中國南方一個普通縣級城市的厚重歷史和時代發展。整部作品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古韻風味,文化內涵豐富,文筆優美,遣詞造句頗有耒陽語言特色,具有獨特的文學魅力。她可以讓讀者領略到南方山水的絢麗多彩和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作者筆下的城市、鄉村,不僅有著濃郁的地方民族文化色彩,而且有鄉村不斷變遷中的傷感和陣痛,當然更多的是轉變過程中的美好潛力,夢想成真的喜悅!作品分大美耒陽、古韻悠長、風土民俗、時代變遷、人物風采五個章節,每個章節都有豐厚的不同內容,可讀性較強,故事性濃厚。
飄逸香醇的耒陽 目錄
靜候春暖花開時
秋意煙雨耒河詠
走進燦爛的耒陽之秋
關王塘、元明坳,煙雨蒙蒙似仙境
耒水河畔:開啟晨曦的燦爛
譚湖橋溪流,碧水共藍天一色
暮春,云蒸霞蔚鹿岐峰
暮春,在古城耒陽看“海市蜃樓”
長坪坳上,云深深幾許
羅渡瀑布:三疊飛瀑天上來
耒陽:云海看日出
太平水庫:水光瀲滟如夢鄉
灶市泗門洲,陌上花開時,春風醉十里
長坪陸虎坳:跨越四縣的嶺上風光
耒陽,瑞雪兆豐年
新市大興龍村,春光溢彩鄉村美
耒陽杜鵑花,開在遠山映彩霞
賞花何須去遠方,新市古鎮菜花香
荷花香飄滿鄉村
云想衣裳云亦情
灶市零洲河:水流潺潺垂釣處
坐看云起時,大義看山水
五月,龍歸山野草莓飄香
遙田鎮紅橋村,霧漫耒河
淝江河,煙波淼淼映古韻
二、古韻悠長
仰望偉大的造紙術發明家蔡倫
耒陽西湖:彌漫千年的濃濃書香
龍歸山,嬌媚古香任梳妝
西鄉,涼亭加青石板路的韻律
新市:飄逸古香的河街
西鄉叢苞山水,耒陽小“九寨溝”
小水江:遠古和現代氛圍交相輝映
云山巖門口——別有洞天洞中天
悠悠古韻舂陵江
小水鎮巖前灣,灣風與家訓的傳承
馬水鎮洲陂村楊家屋,“商”飄海內外
余慶南橋村,盛滿醇香的古韻
河埠清水鋪,寫一半耒陽南鄉繁華歷史
羅渡口古韻
耒陽金南昆壁灣,堪比山西喬家大院
潯江,奏一曲高山流水
耒水**渡口陶洲渡口:往事如煙
古灣,另一種鄉愁
馬鈴聲聲,耒陽*高峰元明坳的這條古道沿襲了千年
三、風土民俗
遠去的榨油聲
湯泉胡家灣,鑲嵌唐風宋韻
耒陽東鄉,導子鐵鍋和潯江砂鍋的傳奇歷史
三都鎮文沖重陽灣下,北宋古風今猶存
三合圩,自成一體的邊緣貿易和邊界文化
香醇油茶,幾多芬芳記憶
三都文沖驚現兩棵罕見的“夫妻”古重陽樹
充滿傳奇色彩的太平圩古銀杏樹
耒陽西南鄉,厚重的酒文化
誰來保護耒陽方言文化
耒陽頭菜碗,可融入世界的品牌
耒陽西南鄉,地名起源的深奧文化
耒陽南鄉,芬香的年味
煎圓子,*是耒陽春節 味
照魚與醉魚
濃濃的年味,濃濃的鄉誼,濃濃的親情
香韻濃濃幾重甜——西南鄉風味傳統食品谷花糖
耒陽西鄉,厚重的土著文化
四、時代變遷
耒陽一定會更好
耒陽發展大旅游產業之管見
云淡風輕山水情——耒陽市生態文明建設掠影
耒陽油茶產業大布局:為有活水源頭來
舂陵江支流象江河:春來江水綠如藍
耒陽:白鷺遷徙入城區
耒陽,舞動的彩虹
飛架耒河的大市倒虹吸管:書寫水利奇跡
鎖在記憶深處的五等小站——耒陽浪石坪車站
文明創建,城市深處的美麗
耒陽:農民參觀團,感受“科技”農業的魅力
中國油茶**市:湖南耒陽
湖南耒陽,傳統文化活動助推鄉村振興
耒陽市元明坳上的高山稻田“認養”扶貧會
公平圩,依稀繁華的記憶
小水鋪車站,無法抹去的記憶
新市水西,蜜柚飄香等你摘!
楊柳江畔春意鬧
關鍵時刻,尚須百倍努力
疫情下的鄉村春日見聞|耒陽,煙村南北黃鸝語
抗疫行動|耒陽街面上閃亮的“紅袖章”
提振消費信心,助推經濟發展
龍塘江頭貢茶,并手摘芳煙
耒陽應打造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影視劇
讓耒陽世界油茶發源地之名片靚起來
五、人物風采
人物傳記:92歲的民間草藥“怪手”鄭朝信
殘障人鄧志良:“荷夢”一場是故鄉
朱師傅的山區情結
大和圩*后的“撿屋匠”朱玉剛
烤煙種植戶江昌平劉秀娥夫婦
八十二歲的犁田老把式賀洪仁
蔬菜專業戶吳縣平的堅守
純樸勤勞的山里老漢張賢洪
鄉村人物故事,大市鎮的夫妻“羊倌”
耒陽壕塘武術傳奇,一代武術宗師羅守三
清水鋪豆腐“西施”歐陽忠蘭,傳承古老釀制手藝
耒陽鄉村人物傳記,馬水“煙王”鄭洪古
耒陽鄉村人物傳記,作菜“里手”李昌文
耒陽壕塘武術傳奇,武林豪杰羅茂騰
耒陽壕塘武術傳奇,為民族舍生取義的羅懋碩
耒陽鄉村壽星,看他們是怎樣生活的
農民伍育艾試種火龍果;填補耒陽空白
鄉村人物故事,劉功云廖月英一家的幸福生活
中南軍政委頒證的中醫師:耒陽一個中醫世家的傳承
后記
飄逸香醇的耒陽 節選
靜候春暖花開時 雨淅淅瀝瀝下著,空氣中雖有一些寒意,桃花卻綻開了花蕾,路邊的小草也急不可耐吐出了一絲新芽,田野上的油菜花不管三七二十一都伸直了花稈,準備灑脫開放,而塘邊的鴨群嘎嘎叫聲比任何時候都嘹亮起來。這個時候,我們知道,春天歡快的腳步終于來了。 喜歡春天,靜候春暖花開時。春天就是屋檐下那跳躍的燕子,互相呢喃著,望著柳葉下的池水,心早飛向了蟲鳴蝶舞的草叢中:春天就是牽在牛欄中的水牛,抖擻精神,睜開惺忪的眼睛,望著波光瀲滟的耕田,準備著負重耕耘;春天就是老農嘴里的煙斗,煙霧繚繞,卻飄飄忽忽,纏上了那躺在門背后的荷鋤,它知道,一只老繭粗糙的手,即將拿起那些尚未生銹的農具,走進山野,走進菜園…… 耒陽的春天,總是急不可待匆匆忙忙而來,寒梅尚未衰敗,桃花就掀開了翅膀,也不管雨日晴天,一朵一朵,一片一片,悄悄忙忙就開放起來。村前村后,小溪的潺潺流水,伴著桃花,伴著漸漸蘇醒的樹枝,伴著蔥蔥的小草,早把春天的衣裳,披到了彎彎曲曲的古橋邊,披到了一望無垠的村野小道上。 春節的年味還飄在鄉村的禾場上,灣村里的龍燈獅子尚未收攏起來,老人們興奮的團聚尚在笑意中,春天的腳步就如期而至,仿佛一瞬問,熱熱鬧鬧、喜氣騰騰的村莊,一下又恬靜起來。年前扛著大包小包回家過年的年輕人,連手都未曾揮一揮,就在老人的淚光中,在孩童的睡意中,背轉身子,與春天相擁,與故鄉相別。 天還是那片天,云還是那片云,只是朦朦朧朧的春雨,年復一年,春復一春,總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絲絲細雨,攪拌春天的氣息,飄灑著美麗的風韻,裝點著鄉村春節后的氛圍,似有些惆悵,但更多的是一份沉淀,一份耕耘,一份新春的起航。 我是一名記者,每到春天,都會去鄉下采訪,認識了很多農村人。如今的耒陽農村,打工潮勢不可擋,這是時代發展,不可抗拒。年輕人幾乎“傾巢出動”,留在家里的,都是些上了年紀的人,他們既要照顧孫子輩,又要承擔土地的耕作,他們每年靜候春暖花開,每年融入春天的腳步,揮灑汗水,播種春天,收獲秋天。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假如沒有農村那些留守老人的負重操勞,耒陽的耕田、旱土及其山林,該會荒蕪多少?在馬水鎮坪田村,我認識了一位67歲的老人,他姓劉,不茍言笑。他告訴我,他每年要耕作十多畝稻谷,除了自家吃,還要賣給國家幾千斤糧。類似老劉這種勤勞的人,馬水鎮還有不少。每到春天,馬水鎮的田野上,人頭攢動,勞動氛圍非常濃厚。 都說馬水人“舍肯”,的確名不虛傳,馬水烤煙,馬水水稻,都是耒陽種植面積*多的。這當中,馬水那些留守老人功不可沒,他們日曬雨淋,勤勞耕耘,用汗水,撐起了一片天,撐起了春的腳步。靜候春暖花開,他們是真正的踐行人,真正的幕后群體。 潤物細無聲,春天的到來,捎來了萬物復蘇,捎來了鄉村人忙碌無比的身影。雨在下,風也有些冷,卻無法阻擋那些準備下田勞作者的行動。準備種子,準備農具,準備耕牛,準備肥料,該準備的,都在靜候春暖花開的日子里。望著雨,望著云,望著春,望著耕耘,望著秋天的收獲。 春天靜靜而來,鄉村靜靜迎接。留守老人們來不及卸下年的味道,就要準備春耕了。他們一方面不忘把田土耕耘好,一方面也在關注思考著農村的未來。 公平圩鎮泉沙村羅家灣的羅育林,當過兵,當過村干部,如今也成為留守老人,他女兒和兒子都在廣東打工。他和我認識了多年,他喜歡討論農村的發展和前途。他告訴我,他們羅家灣,六十多戶人家三百多口人,年輕人都在外地打工,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好的教育環境,家家戶戶基本都在城里買了房,連春節,大多數人也在城里過。他認為,表面上看這樣很好,“泥腿子”都進城了。但往深層次想,鄉下人都進城了,今后山誰管?田誰耕?任其荒蕪,可行嗎? 可喜的是,黨和國家非常重視這個問題。羅育林說,今年過年時,習近平總書記到四川農村視察,對村民說要推進農村和城市共同發展,他看到新聞后非常高興,覺得他成為灣里唯一沒在城里買房的人沒虧。他認為,現在精準扶貧工作涵蓋了整個鄉村,這本身就是黨和政府對農村工作的重視,再加上總書記又提出城鄉同步發展,相信今后的耒陽農村,一定會煥發活力,穩步前行,變得越來越好。 是呀,如同春風化雨,靜候春暖花開,鄉村的春天,生機盎然,耒陽鄉村的未來,一定燦爛輝煌。 P3-4
飄逸香醇的耒陽 作者簡介
歐陽正平,男,出生于1962年8月7日,湖南耒陽人,畢業于湖南省委黨校大專班,當兵出身,現任耒陽市融媒體中心副主任、副總編輯,湖南省作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新聞宣傳工作,出版過散文集《心香》,傳記文學《毛澤東和他的得力愛將伍中豪》等。發表過各類文字作品500余萬字。榮獲衡陽市委、市政府授予的“優秀新聞工作者”稱號,獲得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授予的“從事新聞工作三十年”榮譽證書。
- >
二體千字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姑媽的寶刀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