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明清之際的《大學》詮釋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516794
- 條形碼:9787030516794 ; 978-7-03-05167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明清之際的《大學》詮釋研究 內容簡介
《大學》作為四書之一,一直為學者所競相詮釋,構成了中國經典解釋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其他經典的詮釋不同,《大學》詮釋形成了朱子、陽明的詮釋范例之特點。明清之際的儒者以陽明學的流弊為背景,抓住朱子、陽明等宋明儒所競相詮釋的《大學》,展開了深入討論,形成了不同思想流派。本書將深入分析明清之際的儒者是如何詮釋《大學》,并闡釋其得失。具體而言,首先,概括出《大學》詮釋的基本問題意識;繼而,比較作為《大學》詮釋范例的朱子、陽明之詮釋;接著,分別選取明清之際擁有理論影響力的劉蕺山、王船山、陳乾初三人的《大學》詮釋,作詳盡的分疏;再接著,紹述明清之際其他諸子,如孫奇逢、顏元、李塨等人的《大學》詮釋;很后,討論明清之際儒者的《大學》詮釋之意義,并分析其理論貢獻和不足。
明清之際的《大學》詮釋研究 目錄
目錄
緒論 1
**章 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理論背景及路向 8
**節 《大學》詮釋的基本問題 9
一、《大學》詮釋的版本問題 9
二、《大學》詮釋的義理問題 18
三、《大學》的作者及學派歸屬 21
第二節 朱子、陽明的《大學》詮釋之比較 24
一、陽明學是對朱子學的反思與批判 24
二、朱子、陽明論三綱領、八條目及其關系之比較 28
第三節 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路向 49
第二章 劉宗周的《大學》詮釋 53
**節 《大學》詮釋的歷程、版本問題及“《大學》為疑案”說 53
一、從《大學古記》到《大學古文參疑》的詮釋歷程 54
二、從《古記》本到《參疑》本的版本問題 60
三、“《大學》為疑案”說 67
第二節 《大學古記》、《大學古記約義》以“知止”為中心的詮釋 69
一、“知止”、“知先后”、“知本”、“本末”及“先后”新詮 69
二、以“知止”統領三綱領、八條目 74
三、知止與慎獨之關系及以“慎獨”為中心的《大學》詮釋 82
第三節 《大學古文參疑》以“誠意”為中心的詮釋 86
一、以意統攝心、知、物 88
二、以“誠意”統攝三綱領、八條目 95
第三章 王夫之的《大學》詮釋 104
**節 《大學》詮釋的歷程及“《大學》乃立教之法、 為學之方”說 104
一、《大學》詮釋的歷程及對朱子《大學》詮釋態度之變化 107
二、“《大學》乃立教之法、為學之方”說 111
第二節 三綱領、八條目新詮 114
一、“明德”即“身心意知之德” 114
二、格致相因 119
三、“正心”即“持志” 124
四、心意之辨與“以誠灌意” 130
第三節 三綱領、八條目之關系 136
一、“先后之辨”與“八條目各盡其事” 137
二、“理可通而事有異”的內圣外王之道 141
第四章 陳確的《大學》詮釋 148
**節 陳確哲學的為學宗旨重探及辨 《大學》的緣由 148
一、為學宗旨:重行、重踐履的“孔孟之道” 149
二、辨《大學》之緣由:糾《大學》之近禪以回歸“孔孟” 159
第二節 歸宗“知止”的《大學》詮釋 163
第三節 以知行為中心辨《大學》非圣經 172
一、從“跡”上辨《大學》非圣經 174
二、以“知行合一”為根本的從“理”上辨《大學》非圣經 178
第五章 明清之際其他諸子的 《大學》詮釋述要 189
**節 尊王視域下的詮釋:孫奇逢、李颙的 《大學》詮釋 189
一、孫奇逢的詮釋 189
二、李颙的詮釋 192
第二節 尊朱視域下的詮釋:呂留良的 《大學》詮釋 196
第三節 回歸先秦儒學視域下的詮釋:顏李學派、 潘平格的《大學》詮釋 202
一、顏李學派的詮釋 202
二、潘平格的詮釋 210
結語 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啟示、理論貢獻及評價 216
一、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啟示 216
二、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理論貢獻 225
三、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評價 236
參考文獻 242
附錄 朱子論《大學》“八條目”之關系 258
后記 270
緒論 1
**章 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理論背景及路向 8
**節 《大學》詮釋的基本問題 9
一、《大學》詮釋的版本問題 9
二、《大學》詮釋的義理問題 18
三、《大學》的作者及學派歸屬 21
第二節 朱子、陽明的《大學》詮釋之比較 24
一、陽明學是對朱子學的反思與批判 24
二、朱子、陽明論三綱領、八條目及其關系之比較 28
第三節 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路向 49
第二章 劉宗周的《大學》詮釋 53
**節 《大學》詮釋的歷程、版本問題及“《大學》為疑案”說 53
一、從《大學古記》到《大學古文參疑》的詮釋歷程 54
二、從《古記》本到《參疑》本的版本問題 60
三、“《大學》為疑案”說 67
第二節 《大學古記》、《大學古記約義》以“知止”為中心的詮釋 69
一、“知止”、“知先后”、“知本”、“本末”及“先后”新詮 69
二、以“知止”統領三綱領、八條目 74
三、知止與慎獨之關系及以“慎獨”為中心的《大學》詮釋 82
第三節 《大學古文參疑》以“誠意”為中心的詮釋 86
一、以意統攝心、知、物 88
二、以“誠意”統攝三綱領、八條目 95
第三章 王夫之的《大學》詮釋 104
**節 《大學》詮釋的歷程及“《大學》乃立教之法、 為學之方”說 104
一、《大學》詮釋的歷程及對朱子《大學》詮釋態度之變化 107
二、“《大學》乃立教之法、為學之方”說 111
第二節 三綱領、八條目新詮 114
一、“明德”即“身心意知之德” 114
二、格致相因 119
三、“正心”即“持志” 124
四、心意之辨與“以誠灌意” 130
第三節 三綱領、八條目之關系 136
一、“先后之辨”與“八條目各盡其事” 137
二、“理可通而事有異”的內圣外王之道 141
第四章 陳確的《大學》詮釋 148
**節 陳確哲學的為學宗旨重探及辨 《大學》的緣由 148
一、為學宗旨:重行、重踐履的“孔孟之道” 149
二、辨《大學》之緣由:糾《大學》之近禪以回歸“孔孟” 159
第二節 歸宗“知止”的《大學》詮釋 163
第三節 以知行為中心辨《大學》非圣經 172
一、從“跡”上辨《大學》非圣經 174
二、以“知行合一”為根本的從“理”上辨《大學》非圣經 178
第五章 明清之際其他諸子的 《大學》詮釋述要 189
**節 尊王視域下的詮釋:孫奇逢、李颙的 《大學》詮釋 189
一、孫奇逢的詮釋 189
二、李颙的詮釋 192
第二節 尊朱視域下的詮釋:呂留良的 《大學》詮釋 196
第三節 回歸先秦儒學視域下的詮釋:顏李學派、 潘平格的《大學》詮釋 202
一、顏李學派的詮釋 202
二、潘平格的詮釋 210
結語 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啟示、理論貢獻及評價 216
一、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啟示 216
二、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理論貢獻 225
三、明清之際《大學》詮釋的評價 236
參考文獻 242
附錄 朱子論《大學》“八條目”之關系 258
后記 270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朝聞道
- >
唐代進士錄
- >
二體千字文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推拿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山海經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