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分寸 跨越社交圈層的底層邏輯
-
>
生命唯愿愛與自由
-
>
中國式人情世故
-
>
看心理·第2輯(全5冊)
-
>
心靈四書(全4冊)
-
>
非暴力溝通
-
>
往里走,安頓自己
精力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083732
- 條形碼:9787518083732 ; 978-7-5180-8373-2
- 裝幀:8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精力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本書特色
43個精力錦囊幫助你從疲憊不堪中解脫,進入高能量模式,實現新年夢想,讓人生效率翻倍! 你以為管理好時間就足夠了?但其實時間被管理的彈性很低,要想人生開掛就得學會管理精力。 你以為精力好是天生的?但只要按照科學的方法,練習得越多,管理精力的能力就越強。 你以為精力管理的訓練太煩瑣了?但好的精力只包含四個主題:體能、情緒、注意力、意義感。 碎片化的自省文本,方便讀者隨時隨地補充精力、提高精力值 提出精力的4個關鍵詞:體能、情緒、注意力、意義感,提高精力值有的放矢 43個經過作者親身實踐、好用有效的精力錦囊,一定也能幫助你,啟發你
精力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內容簡介
一天好多時候都犯困、體重失控、想運動又沒有時間、因為KPI焦慮得失眠、注意力下降、總是忍不住玩手機、每天都疲于奔命……成年人的精力水平在30歲以后是逐年下降的,但家庭和事業對人的要求卻是不斷增加的,如果不采取正確的行動,提高自己的精力水平,這個缺口不僅會影響我們成就很好的事業,還會造成個人幸福感不斷下降。人的精力水平其實有很大的潛能,掌握扎實的心理學知識,通過科學的訓練,每個人都可以精力充沛且從容應對壓力和挑戰。《精力管理:成就很好人生的關鍵》里有精力管理的前沿理論、科學證據,也有作者的實踐經驗,一定能幫你獲得更多的精力和時間,過上想要的生活。
精力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目錄
體能不足的人,沒有資本談精力十足 002
時刻都在呼吸的我們,真的了解呼吸嗎 006
冥想5分鐘,你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選擇 009
善待自己的**條,就是吃好一日三餐 013
睡一個好覺,才有精力去跟生活周旋 021
上完班很累還去運動嗎?不去會更累 026
Part 2 平衡壓力——元氣滿滿地應對人生
壓力是一種自然而必要的痛苦 032
為什么我不敢讓自己“放松” 036
錯誤的減壓方式,可能是另一個深淵 040
正確地緩解壓力,需要做好兩件事 044
學會安撫自己:釋放壓力的3個練習 049
保持自己的節奏,痛快地體驗這場人生 053
Part 3 管控情緒——調動積極愉悅的情感
失控的負向情緒是一場自我消耗 060
你怎樣處理情緒,決定你怎樣過一生 063
找到自己的滿足時刻,獲取正向情緒 067
深層次的溝通交流會促使精力再生 070
Hold住脾氣,學會去情緒化管教 073
別低估了完美主義對精力的消耗 078
負向情緒的背后,隱藏著不合理信念 083
Part 4 極簡法則——只過“1%”的生活
想毀掉一個人,就讓他去看泛濫的信息 088
你擁有的物品越多,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091
讓你產生負面情緒的東西,趁早扔了它 095
過度關注別人,不過是虛耗自己的精力 099
遠離無效社交吧!走心的朋友是“限量版” 102
學會拒絕以后,我的日子好過多了 106
Part 5 思想能量——全情投入VS樂觀主義
你的一切價值,都是你注意力的產出 112
未曾體會過“心流”是一種莫大的遺憾 116
總惦記著面面俱到,往往什么也得不到 121
學會正向思考,擁有現實的樂觀主義精神 125
靈感經常發生在不刻意尋找答案的瞬間 131
未完成的感覺會潛藏心底,占用心理空間 136
確保有限的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 140
深層價值與目標是一種獨特的精力源 143
Part 6 正視現實——對生命中的一切說“是”
否認與自我欺騙,都需要消耗精力 150
所有被壓抑的東西,不會真的離我們而去 155
誠實地面對生活中的痛苦事實與經歷 160
從面具后面走出來,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 164
不帶自我同情的誠實是一種殘酷 168
Part 7 儀式習慣——頂級的自律是無須自律
高度嚴格自律一個月,為什么有人崩潰了 174
儀式習慣的力量:頂級的自律是無須自律 178
每一次調動自控都是對有限精力的消耗 182
養成儀式習慣要掌握的六個核心要點 185
正向意念:潛意識不會處理否定性的字眼 192
精力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節選
01 / 體能不足的人,沒有資本談精力十足 三年前,我認識了健身達人Z姐姐,或許稱她為精力達人更為恰當。 Z姐姐在南方的一所大學任教,身高165cm,體重常年保持在兩位數。已經50歲的她,身型看起來依舊如少女一般,不是纖弱之態,而是健康之美。纖美的身材自然令人艷羨,可這并不是重點,真正令人驚嘆的是,她在完成日常工作之余,保持每天跑步10千米和晨讀的習慣,即便出差在外地也雷打不動地執行,同時每個周末都會制作健康的美食,起初只是自己吃,后來還給關注她的“集美群”分享健康飲食和運動的內容,以及美食的制作步驟。 起初,我心里一直納悶:Z姐姐怎么會有如此充沛的精力?做這么多事情能吃得消嗎?這并非我個人的疑問,健身群里的姐妹們也提出過類似的問題,她們也希望能通過飲食和運動減脂,提高自身的形象,但現實往往是一地雞毛,無法兼顧。有姐妹說,效仿Z姐姐晨跑3~5公里后,感覺身體更疲憊了,一整天都無精打采。 同樣都要面臨高壓的工作,同樣一天都是24小時,為什么50歲的Z姐姐可以應付得來,而20~30歲的我們卻感覺吃不消呢?關于這件事,Z姐姐提出過一個反問:“你想通過運動達到什么目的?”毫無疑問,多數姐妹的回答是減脂和提高代謝,可Z姐姐卻說:“我從來沒有想過要變得有多瘦,我要的就是每天精力充沛地去工作和生活。當我站在學生面前,我要以飽滿的狀態去給他們講課,并在其他時間完成課題研究。當突然接到出差的任務時,也有足夠的精力支撐我奔波于往返途中,而不是稍加忙碌就會生病。對我來說,擁有良好的體能和旺盛的生命力,比擁有傲人的馬甲線更重要。” 至此,我們才真正知曉,Z姐姐的晨跑10千米,為的是讓自己獲得良好的體能,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的種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Z姐姐的這種解釋顛覆了一些人的認知。因為在不少人看來,跑步是在消耗身體的能量,體能消耗掉了,怎么可能精力充沛呢? 其實,這里存在一個對體能的認知誤區。很多人習慣性地把運動和體能混為一談,這其實是片面的。體能一詞,*早源于美國,其英文是Physical Fitness。從廣義上來說,指的是人體適應外界環境的能力;在英文文獻中,指的是身體對某種事物的適應能力。我們都知道,外界的環境時刻都在變化,我們的身體如何根據這些變化來進行調試?其調試的能力如何?這就是體能,即身體的適應性。德國人對體能的解釋更為直接——工作能力。 為什么體能好的人,精力會更加旺盛呢? 醫學研究發現,體能良好尤其是心肺能力突出的人,大腦的供血、供氧、供糖都會更好。因而,大腦的工作效率就會提升,即便是長時間的工作也更不容易疲憊。有一個事實可以說明問題:全世界出產世界五百強CEO*多的學校,不是哈佛,也不是耶魯,而是西點軍校。他們在西點接受的戰略思維養成、紀律性、團隊意識、目標感以及體能訓練,為后來應對繁重的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所以說,體能好是精力充沛的根基,直接影響著我們投入工作與生活的能力。 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Z姐姐要堅持晨跑10公里?因為她在打造過硬的體能,有了這一先決條件,她才可以精力充沛地去學習和工作,充分享受休閑活動的樂趣,并能夠從容自如地應對各種意外狀況。當然了,這絕不是一日之功,更與天賦無關,而是循序漸進、于日積月累中鍛造出來的。 說到這里,不得不提及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它很好地解釋了精力的構成。當我們理解了這個模型,就知道該如何有計劃地管理自己的精力了。這個模型共有四層,呈金字塔狀:模型的*底層是體能,它是精力的基礎;第二層是情緒,它影響人的記憶力、認知力和決策力;第三層是注意力,能夠讓精力有效輸出,減少不必要的耗費;第四層是意義感,也是人活著的*高追求,是驅動我們做事的底層邏輯,是精力的*終源泉。 看到這個模型,我們不難發現,體能是精力管理的重要根基。體能猶如一塊可充電的電池,也許一開始電量并不充足,但通過有效地調整和訓練,卻可以讓電量不斷得到提升。那么,具體該怎么做呢?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精力來源于氧氣和血糖的化學反應;從實際生活來看,精力儲備與我們的呼吸模式、飲食結構、睡眠質量、身體的健康程度等息息相關。接下來,我們對這系列內容進行詳細的介紹,學習如何打造“不疲憊”的身體。 精力錦囊 體能好是精力充沛的根基,直接影響著我們投入工作與生活的能力。 03 / 每一次調動自控都是對有限精力的消耗 為什么儀式習慣的力量遠遠勝過于意志力呢?我們不妨先來看一個實驗:研究人員挑選了一些有饑餓感的受試者,將其分成兩組,并在他們面前擺放了兩盤食物,一盤是香甜可口的巧克力餅干,另一盤是胡蘿卜。研究人員告訴**組受試者,可以隨心所欲地食用面前的食物;第二組受試者則被要求,不能吃巧克力餅干,只能食用胡蘿卜。 實驗開始后,**組受試者拿起餅干就吃起來,第二組只能吃胡蘿卜的受試者卻面帶苦相,望著眼前美味的餅干卻不能碰,簡直是一種煎熬。研究人員透過監控發現,第二組中有一位受試者,拿起餅干聞了一會兒,又戀戀不舍地將其放了回去。這足以證明,在這個過程中,第二組只能吃胡蘿卜的受試者調動了意志力,而**組可以隨心吃東西的受試者,卻沒有這樣的感覺,他們顯得輕松而愉悅。 15分鐘以后,研究人員給兩組受試者出了同樣的“一筆畫”謎題,讓他們來解答。這樣的題目,完全需要依靠意志力堅持做下去。研究人員發現,可以吃餅干的**組受試者,在謎題任務中平均堅持了16分鐘;而只能吃胡蘿卜的第二組受試者,平均只堅持了8分鐘。 透過這個實驗,你有沒有總結點什么?主動性與自律都需要調動意志力,但意志力遠比我們想象得要稀缺,我們必須選擇性地取用。即使是很小的自控行為都會消耗精力儲備,這次主動運用精力意味著下次可取用的精力減少。 所以,不管是抵抗美食的誘惑,還是強制性地完成運動計劃,或是咬牙堅持一項困難的任務,都會消耗我們容易枯竭的精力儲備。對我們而言,每天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精力可供用來進行自控。正因為此,卡耐基??梅隆大學社會與決策科學系的專家,對于人們喜歡在年初立下flag的問題如是說道:“如果想把新年**天立下的決心堅持到底,依靠意志力是沒用的。只要有毅力和決心就能排除萬難、抵御所有誘惑的想法,根本站不住腳。”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意志力可能代表著大腦中用來處理緊急狀況或意外狀況的那一部分;而像運動、減肥、戒煙、戒酒等問題,涉及大腦的另一部分,即習慣系統。然而,習慣系統發展得十分緩慢,它在各種技能的學習中發揮作用,比如騎自行車、開車、游泳。*初,你要一點一點地學,慢慢掌握難度更大的技巧,*后達到相當熟練的程度,根本不需要去思考該怎么做。成癮,就是對習慣系統的“劫持”,所以戒煙或節食才會變得如此困難。 想要依靠意志力去長久地堅持一項任務,或是改掉某一不好的習慣,就像試圖用水槍射穿墻壁一樣徒勞。與之相比,更加有效的辦法是:循序漸進地樹立能夠成功實現的目標,用積極的儀式習慣去替代壞習慣。當積極的儀式習慣形成后,就不用再花費太多的意志精力去維持它,確保精力消耗與更新能夠達到有效平衡,更好地為全情投入服務。 精力錦囊 意志力遠比我們想象得要稀缺,我們必須選擇性地取用。即使是很小的自控行為都會消耗精力儲備。
精力管理: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作者簡介
舒婭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心理科學傳播講師; 女性專欄作者。 關于精力管理,她認為: 精力管理是成就卓越人生的關鍵; 不要管理時間,而要管理精力; 你不是沒有精力,只是不會管理; 管理精力的核心原則是少做事情,減少發散,把事情做到最好。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二體千字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