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報人曹聚仁的報刊活動與思想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3104
- 條形碼:9787520373104 ; 978-7-5203-7310-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報人曹聚仁的報刊活動與思想研究 本書特色
曹聚仁身為報人、作家、學者、社會活動家,與文學界、政界和新聞界諸多具有影響力的人物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書以“中間派”報人曹聚仁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報業言論活動、經營實踐、新聞思想和政治思想為考察對象,以1920至1950年代海內外現存的報紙和雜志原件為主要研究材料,參考大量中、英文檔案文獻和中外研究成果,通過個案研究、實證研究、文獻研究、內容分析和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從歷史學、政治學和新聞學跨學科視角對研究對象進行深入細致的探析。
報人曹聚仁的報刊活動與思想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曹聚仁(1900一1972)這一頗具爭議性的人物的個案研究,對大時代背景下中國知識分子思想言行的矛盾、成因、特征及其局限性進行了考察。在廓清“第三勢力”定義、勾勒中國自由主義報刊與報人系譜圖的基礎上,分析外界對曹聚仁的既往評價及其自我評價和定位,探析曹聚仁的歷史屬性和定位。以報刊文章原件為主要研究資料,參考大量檔案文獻及研究成果,對曹聚仁在不同歷史階段的報業言論活動、經營實踐、新聞思想和政治思想進行剖析,梳理和研究他在不同階段的不同角色,及其基本思維的“變”與“不變”。
報人曹聚仁的報刊活動與思想研究 目錄
一 “第三勢力”的界定、范疇及屬性
二 自由主義報刊與報人
三 有關曹聚仁研究學術史的回顧
四 研究旨趣、方法及思路
**章 初涉報界及結交國共師友(1900一1927年)
**節 家世與早年經歷
第二節 與報刊結緣
第三節 筆耕《民國日報》副刊《覺悟》
第四節 結交國共師友
小結
第二章 主辦《濤聲》并標榜“虛無”(1927—1933年)
**節 近代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第二節 《濤聲》的辦刊背景
第三節 《濤聲》的自我標榜
第四節 《濤聲》的版面內容、發行及其特征
第五節 《濤聲》時期的“書生報國”言論(1931—1933年)
小結
第三章 小型報時期的報刊活動與政治思想(1933—1937年)
**節 對小型報《社會日報》革新的貢獻
第二節 《社會日報》時期的抗日言論(1933—1937年)
第三節 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的初步形成(1933一1937年)
小結
第四章 全面抗戰時期戰地記者的知與行(1937一1940年)
**節 力促我軍新聞發布方式的變通
第二節 “淞滬會戰”報道成功的原因以及戰地報道的功用
第三節 與國民黨中央通訊社的淵源
第四節 戰略防御階段的言論(1937年7月一1938年10月)
第五節 戰略相持階段的言論(1938年11月一1940年12月)
小結
第五章 人蔣經國幕府主持《正氣日報》(1942—1943年)
**節 接辦《正氣日報》
第二節 對《正氣日報》進行編務改革
第三節 離開《正氣日報》的真相
第四節 主持《正氣日報》期間的政治言論(1942—1943年)
小結
第六章 戰后自由主義政治觀的彰顯與微妙變化
**節 戰后走向政治前線的動因
第二節 戰后重塑時期的言論成因及重點(1945年8月一1946年5月)
第三節 全面內戰時期的言論成因及重點(1946年6月一1948年8月)
第四節 大決戰時期的言論成因及重點(1948年9月一1949年3月)
小結
第七章 立場搖擺不定的香港自由主義者
**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離滬赴港的動因
第二節 抵港后言論趨向與國際時評特征
第三節 引左右夾攻的能文善變者
第四節 自由主義政治思想的發展(1950--1952年)
小結
第八章 愛國報人與兩∥密使的雙重身份
**節 工鱸重心轉移及身份變化的原因
第二節 “北行”前后關于臺灣問題的觀察與認知
第三節 “北行”后對社會主義中國的宣傳及宣傳策略
第四節 晚年繼續愛國工作
小結
第九章 曹聚仁自由主義新聞思想起源與嬗變
**節 曹聚仁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孕育期(1931—1933年)
第二節 曹聚仁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雛形期(1934—1937年)
第三節 曹聚仁自由主義新聞思想的發展期(1939—1945年)
小結
結語
一 在中國大陸活動時期(1920—1949年前后)
二 在香港活動時期(1950—1972年)
補章
一 曹聚仁“魯迅觀”發表的背景、影響因素與經過
二 曹著《文壇五十年》《魯迅評傳》的主要觀點與特征
三 曹聚仁“魯迅觀”在海內外引發的爭議
四 對曹聚仁“魯迅觀”及其論爭的辨析
五 結語
報人曹聚仁的報刊活動與思想研究 作者簡介
賀心穎,文學博士,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新聞史論、國際傳播、新媒體與網絡輿情。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新聞史論師資特訓班第二屆學員,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訪問學者。在學術期刊發表多篇新聞史論的專題論文。
- >
月亮與六便士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