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20世紀前中部與東部非洲貿易 版權信息
- ISBN:9787552020618
- 條形碼:9787552020618 ; 978-7-5520-206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20世紀前中部與東部非洲貿易 本書特色
非洲,一片神秘又質樸、熱情又保守的大陸。 非洲經濟史,一段因循與變革并存、血淚與槍炮交織的歷史。
20世紀前中部與東部非洲貿易 內容簡介
本書對20世紀前中部非洲與東部非洲居民的經濟生活以及他們與外部世界的經濟關系進行了介紹與論述,主要關注相關地區貿易的商品、網絡、行為體、機制以及貿易對相關地區經濟、政治和社會的影響等,比較全面地呈現了剛果河口—非洲之角一線以南地區在殖民統治確立之前的經濟面貌及其對外經濟關系的特征,同時也呈現了貿易影響下該地區政治發展和社會變遷的情況。
20世紀前中部與東部非洲貿易 目錄
“非洲經濟史譯叢”總序
譯者說明
**章 前殖民時代中部與東部非洲貿易活動的經濟與政治影響
第二章 中南部非洲的早期貿易與原料產品
第三章 尼揚姆維齊人的貿易
第四章 康巴人與北姆里馬海岸地區
第五章 大湖地區北部
第六章 埃塞俄比亞南部
第七章 17、18世紀的盧安果貿易
第八章 安哥拉及其內陸地區的早期非洲人貿易
第九章 19世紀柯克韋人的貿易與征服
第十章 卡曾伯與坦噶尼喀—尼亞薩走廊(1800—1890年)
第十一章 18世紀贊比亞與宗博的貿易
第十二章 貿易與羅茲韋曼博
第十三章 德拉果阿灣與東南部非洲的貿易
譯名對照表
20世紀前中部與東部非洲貿易 作者簡介
主編: 理查德·格雷(Richard Gray,1929—2005),英國非洲史研究學者。主要從事非洲經濟史、社會史、政治史等方面的研究,有《南部蘇丹史:1839—1889年》(A History of the Southern Sudan 1839-1889)、《羅得西亞與尼亞薩蘭的種族關系發展》(The Two Nations: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ace Relations in the Rhodesias & Nyasaland)、《黑人基督徒與白人傳教士》(Black Christians and White Missionaries)等著作,曾擔任《劍橋非洲史》第四卷主編。 大衛·伯明翰(David Birmingham,1947—),英國非洲史研究學者。主要從事葡語非洲國家歷史的研究,有《非洲的帝國:安哥拉及其鄰邦》(Empire in Africa: Angola and Its Neighbors)、《1870年前的非洲:贊比西亞、扎伊爾與南大西洋》(Central Africa to 1870: Zambezia, Zaire and the South Atlantic)、《非洲的非殖民化》(The Decolonization of Africa)、《葡萄牙與非洲》(Portugal and Africa)等著作。 譯者: 劉偉才,歷史學博士,上海師范大學世界史系副教授、上海師范大學非洲研究中心副主任、《非洲經濟評論》編輯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為非洲經濟史、南部非洲史。曾在贊比亞大學學習,長期關注南部非洲,多次赴津巴布韋、博茨瓦納、贊比亞等南部非洲國家調研。著有《20世紀非洲經濟史》(第二作者)、《非行者言:19世紀英國人非洲行居記錄的史料價值及其利用》《大津巴布韋學術史論》,譯有《塞西爾·羅得斯傳》等,發表論文多篇。
- >
姑媽的寶刀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與六便士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史學評論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