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海外東南亞研究譯叢安南史研究I: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67901
- 條形碼:9787100167901 ; 978-7-100-16790-1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海外東南亞研究譯叢安南史研究I: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 本書特色
本書榮獲“日本學術院獎”,是日本學術界有關東南亞前近代史研究的扛鼎之作。
海外東南亞研究譯叢安南史研究I: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 內容簡介
本書旨在闡明元明兩朝征討安南的始末。在東南亞各國歷史中,越南古代史(即安南史)是重要的研究課題之一。歷目前關于安南的很早記錄,始于它同中國的交往。安南自漢武帝征伐安南以來,一千多年臣服于中國。即便在安南成為獨立國家之后,它也受到中國各王朝的數次征伐。與同樣受到中國文化影響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朝鮮、日本相比,安南與中國的政治關系更為密切。與宋朝、清朝對安南的出兵相比,元朝和明朝征伐安南的規模更大,并保留了豐富的史料。山本達郎的《安南史研究Ⅰ》大量運用了越南和中國的史料,對元明兩朝時期兩國的歷史進行了比較研究,這為研究越南古代史打下了堅實基礎。本書將有助于厘清越南古代史的重要史實,也有助于中國讀者了解中越古代關系史的基本脈絡,批駁一些越南歷史學者關于中越古代關系史的謬論,并為中國學界深化越南歷史研究提供有益的思路和有重要價值的線索。因此,將《安南史研究Ⅰ》翻譯成中文出版,對于借用第三國經典著作來重新審視元明時期的中越關系,會有很好的參考價值。經過譯者的大力推薦,該書已受到中國學界的高度期待。
海外東南亞研究譯叢安南史研究I: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 目錄
序 編 關于陳朝國王名號的研究 …... 1
**編 元朝的安南征伐
**章 兀良合臺對安南的討伐 …... 37
**節 憲宗七年的出兵安南 …... 37
第二節 憲宗八年和九年與安南的談判 …... 49
第二章 元世祖時期與安南的關系 …... 52
**節 從中統元年到至元十三年 …... 52
第二節 從至元十四年到至元十九年 …... 71
第三章 元世祖出兵占城 …... 82
**節 初期與占城的交往 …... 82
第二節 在占城的戰斗 …... 94
第三節 與安南的談判 …... 104
第四節 后續部隊和唆都部隊的動向 …... 108
第四章 至元二十一年和二十二年對安南的討伐 …... 118
**節 脫歡的出征 …... 118
第二節 元軍的進軍 …... 128
第三節 元軍占領安南國都之后的行動 …... 136
第四節 元軍的敗退 …... 148
第五節 至元二十三年的討伐計劃 …... 159
第五章 至元二十四年和二十五年對安南的討伐 …... 170
**節 出兵準備 …... 170
第二節 水陸兩軍的進攻 …... 173
第三節 追擊日烜與糧食問題 …... 186
第四節 元軍的撤退 …... 191
第六章 此后的征討安南計劃 …... 200
**節 遠征計劃的中止 …... 200
第二節 至元三十年的出兵計劃 …... 210
第二編 明朝的安南征伐
**章 明初與安南的關系 …... 219
**節 兩國之間的各種問題 …... 219
第二節 胡氏篡位與陳天平 …... 227
第三節 陳天平的冊封 …... 238
第二章 永樂四年對安南出兵 …... 248
**節 出兵的準備 …... 248
第二節 遠征軍的進發 …... 256
第三節 東西兩軍侵入安南 …... 269
第四節 占領安南東西兩都 …... 280
第三章 討平胡季父子 …... 295
**節 紅河下游各地的戰斗 …... 295
第二節 平定清化以南地區 …... 306
第三節 都布按三司的設置 …... 318
第四章 討伐陳簡定 …... 331
**節 永樂五年和六年的叛亂 …... 331
第二節 沐晟出征 …... 341
第三節 張輔的討伐 …... 346
第五章 討伐陳季擴 …... 362
**節 永樂八年的情況 …... 362
第二節 張輔的出征 …... 368
第三節 永樂十年的戰況 …... 379
第四節 永樂十一年的戰況 …... 386
第五節 陳季擴的窮途末路 …... 392
第六章 明代設置的府州縣 …... 397
**節 十六府及其所屬州縣 …... 401
第二節 布政司直屬各州 …... 447
第三節 府州縣的改廢 …... 453
第七章 明朝統治安南的情況 …... 460
**節 文武諸司衙門的設立與統治方針 …... 460
第二節 貢賦與戶口 …... 475
第八章 安南反抗勢力的興起 …... 482
**節 黎利舉兵 …... 483
第二節 永樂十七年的形勢 …... 500
第三節 永樂十八年的形勢 …... 508
第四節 平定動亂 …... 515
第九章 黎利勢力的發展 …... 525
**節 永樂二十二年的形勢 …... 525
第二節 洪熙元年的形勢 …... 532
第三節 王通的出征和敗退 …... 539
第四節 黎利的北進與停戰協定 …... 553
第十章 安南恢復獨立 …... 565
**節 東關城的攻防 …... 565
第二節 各城陷落與柳升戰死 …... 574
第三節 明軍的撤退 …... 587
譯者后記 …... 598
海外東南亞研究譯叢安南史研究I: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 節選
序 山本達郎(1950年) 在亞洲各國的歷史長河中,安南史是值得研究的諸多重要課題之一。在本書中,筆者首先嘗試闡明元明兩朝征討安南的始末,但迄今尚未找到任何與上述事件有關的研究成果。作為安南史,無論是政治史,還是文化史,抑或社會史或經濟史,需要通過研究安南與中國的關系,繼而與中國進行比較研究。概言之,值得研究的問題非常多。這是因為歷史上關于安南的*早記載始于其與中國的交往;安南人自漢武帝征討安南以來,一千余年臣服于中國。即便在安南成為獨立國家之后,也數次受到中國各王朝的出兵征討。與同樣受到中國文化影響而發展起來的朝鮮、日本相比,安南與中國的政治關系更為緊密。因此,研究安南史時,有必要首先探明安南與中國的關系。與宋朝、清朝對安南的出兵相比,元朝和明朝征討安南的規模更為龐大,而且保留了豐富的史料。對于安南史,筆者之所以首先從安南與元、明兩朝的關系進行研究,是由于該時期的史料較為豐富,通過對一些詳細史實的研究,可為研究元、明之前的越南古代史打下堅實的基礎。正如本書各處所示,元朝的史實大多是在闡明明朝相關史實基礎上,才得以開展研究的。因此,無論研究中國統治下的安南的歷史,還是研究安南獨立后的李朝和陳朝等朝代的史實,如能首先闡明元、明兩朝中國征討安南的情況,上述研究就會變得相對容易。對此,正如筆者之前論述安南地理志所說的那樣,對于安南各地的地名,特別是各地的行政區,由于存有厘清后黎朝初期之后相關沿革的史料,筆者得以利用這些史料對之前明朝征討安南的情況進行考證。明朝征討安南時期所制定的地名大多因襲陳朝時期的地名,或對其進行稍微改動,這就成為了解前朝歷史的重要線索。 本書大量運用安南和中國的史料,嘗試對兩國的史料進行比較研究。之前,日本利用安南史料來進行分析論述的研究難得一見,不過永田安吉在擔任駐法屬印度支那總領事期間,在河內搜集了大量的安南史料,并捐贈給東洋文庫,自此,日本研究安南歷史遂趨便利。在此之前,黑板勝美博士、巖生成一教授在赴印度支那考證期間,抄錄了《撫邊雜錄》《乾坤一覽》等若干安南史料。此外,杉本直治郎教授、松本信廣教授,以及小林知生、赤木仁兵衛等人,也曾在河內搜集過一些安南史料。但在所搜集的史料中,還是以永田安吉所搜錄的史料*為繁多。筆者在1936 年赴印度支那調查之際,也在河內及其周邊地區搜集了一些安南史料,并抄錄了法國遠東學院館藏的若干安南史料。之后,在東洋文庫和遠東學院的斡旋之下,筆者還得到了內容十分詳細的地理書—《同慶地輿志》的正文抄錄本以及數張地圖的照片。在日本,雖然能夠直接利用的安南史料并不算多,但收集了大量重要史學書籍,這使得筆者能夠利用這些史書開展研究。筆者在本書中對安南史料的可信度也進行了若干考證。在史料的選用上,筆者并沒有使用作為安南正史的《欽定越史通鑒綱目》。需要說明的是,我也很少利用《大越史記》等史料。這里之所以大量引用《大越史記全書》,是由于該書較好地收錄了古代史料。關于歷史地名,本書專門參照使用了《大南一統志》、《欽定越史通鑒綱目》的注釋及《同慶地輿志》中的地名。在《大南一統志》和《欽定越史通鑒綱目》的注釋中,還有我們現今不可利用的多種記錄。 有關本書此次出版的內容,大部分是筆者在1939 年提交給東方文化學院的研究報告,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若干補充和改進。恩師池內宏博士、和田清博士對筆者的研究經常給予懇切的教誨和建議,令筆者感激不盡。作為東方文化學院的理事和評議員,池內博士是筆者擔任該學院東京研究所助手期間的指導老師,對筆者的研究給予了諸多指導與幫助。原東方文化學院院長服部宇之吉博士、瀧精一博士,恩師加藤繁博士,原法國遠東學院院長G. 賽代斯( G. Coedès) 博士,東洋文庫館長巖井大慧先生、石田干之助教授、松本信廣教授、巖生成一教授、清水泰次博士,筆者在東方文化學院任職期間的同僚諸兄(尤其是仁井田阩、牧野巽、青山定雄、中島敏等),以及當時歷史學研究會東洋史分會的諸位會員,都對筆者的研究提供了各種方便以及中肯的建議。其中,松本信廣教授作為印度支那史研究的前輩,多次對筆者的研究給予指導。筆者的研究也受到了享利·馬伯樂(H. Maspero)和埃米爾·加斯帕東(E. Gaspadone)兩位教授諸多論文的啟發。東洋文庫、河內的法國遠東學院圖書館、靜嘉堂文庫、內閣文庫、尊經閣文庫等機構,為本文的撰寫提供了許多寶貴的藏書。自1939 年以來,筆者就計劃出版該研究成果,且校對、印刷等工作進展也一度十分順利,但受美軍1944 年空襲的影響,印刷工廠遭破壞,部分原稿被燒毀,使得此項工作不得不中止。之后,散失的原稿大致復原,并籌劃再度出版,但由于種種困難,也并沒有付諸實施。多虧1949 年《每日新聞》社所設立的“每日新聞學術獎金”,以及經由日本學術會議的審查,決定資助本書出版。山川出版社的野澤繁二先生很早以前就為本書的出版獻計獻策,并為*終出版本書懇切盡力。本書法語目錄和摘要的撰寫,得到了森有正先生的大力幫助。下酉熏先生專門為本書制作了地圖,而荒松雄、山口修、山根幸夫、田中正俊等人,在本書的校對等方面給予了幫助。謹以此序,對上述人士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激之情。
海外東南亞研究譯叢安南史研究I:元明兩朝的安南征略 作者簡介
山本達郎(1910—2001年):東京大學畢業,先后擔任東方文化學院研究員、東京大學教授、國際基督教大學教授、國際哲學與人文科學理事會會長、日本東南亞史學會會長、日本學士院會員等職。1986年被日本政府評為“文化功勛者”,1998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勛章”。1989年提議前任天皇的年號為“平成”。主要研究成果有《安南史研究Ⅰ》(山川出版社)等。 譯者簡介: 畢世鴻:國際關系學院學士、(日本)早稻田大學國際關系學碩士、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東亞國際關系與東亞國際關系史等。現任云南大學周邊外交研究中心/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主要著作有《冷戰后日本與湄公河國家關系》(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太平洋戰爭期間日本對東南亞的經濟統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等。 瞿亮:南開大學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為日本史、中日文化交流史、東亞國際關系。現任湘潭大學歷史系講師。在《歷史教學》、《外國問題研究》、《南開日本研究》等期刊發表學術論文數篇,主要著作有《日本近現代文化史》(世界知識出版社)、《像丘吉爾一樣演講》(重慶出版社)等。 李秋艷:云南大學外國語學院日語專業畢業,長期從事中日文翻譯和日語教育事業,現就職于云南省科學技術協會。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