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遼金歷史與考古(第11輯)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64877
- 條形碼:9787030664877 ; 978-7-03-066487-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遼金歷史與考古(第11輯) 本書特色
本書涉及考古發現與研究、歷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書評等5個欄目,刊登遼金史研究原創性學術論文3篇。其中,考古發現與研究論文6篇,包括遼代墓葬考古發掘簡報遼金墓制與城址研究等;歷史研究15篇,多結合傳世文獻史料和考古資料對遼金史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文物研究5篇,對近年出土的遼金文物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碑志研究5篇,為本書的常設特色欄目;書評2篇。
遼金歷史與考古(第11輯) 內容簡介
本書涉及考古發現與研究、歷史研究、文物研究、碑志研究、書評等5個欄目,刊登遼金史研究原創性學術論文33篇。其中,考古發現與研究論文6篇,包括遼代墓葬考古發掘簡報、遼金墓制與城址研究等;歷史研究15篇,多結合傳世文獻史料和考古資料對遼金史重點難點問題進行研究探討;文物研究5篇,對近年出土的遼金文物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碑志研究5篇,為本書的常設特色欄目;書評2篇。 本書適合文物考古研究工作者及大專院校師生參閱。
遼金歷史與考古(第11輯) 目錄
考古發現與研究
遼寧朝陽市水泉遼代M5~M7發掘簡報/朝陽市龍城區博物館(3)
21世紀前20年遼寧省遼代考古發現與研究/李宇峰 齊偉(15)
遼代石室墓形制初探/林棟 李瓊璟(26)
朝陽縣“烏蘭黃道遺址”為“安晉城”考/陳守義(37)
城四家子城址考古工作與再認識/梁會麗(47)
熱河紀游/(民國)卞鴻儒 撰 李俊義 張靜 王磊 校點 注釋(55)
歷史研究
遼代外戚的族帳房次問題再探討/都興智(81)
史學視域下的遼人墓志之用典/張國慶(89)
遼之圣山木葉山、陰山、黑山及三者關系瑣考/葛華廷(105)
李克用與耶律阿保機會盟史料再析/潘 靜(115)
《渤海國志長編 遺裔列傳》補續/李智裕(124)
從地緣角度分析契丹民族的崛起困局——以契丹與隋、唐王朝關系演變為中心/鄭 毅龐佳(131)
遼代節鎮使府文職僚佐考/陳俊達(139)
阜新地區的遼代皇族/李麗新 劉梓(150)
遼代契丹文與漢文兼通者的政治文化影響/邊昊(158)
楊慎《歷代史略十段錦詞話》契丹(遼)部分研究/李浩楠(165)
從遼到西遼——耶律大石與哈剌契丹帝國建立諸問題研究(上)/曹流 王蕊 譯(172)
海外契丹學研究管窺——基于對英文論文的梳理/劉銀成(187)
金中都水利工程考/張文大 齊心(193)
金熙宗朝漢文化認同的困境與社會形態/李秀蓮 毛正旭(202)
關于金代書法的再認識——以墓志、墓志拓片拓本材料為中心/張大鵬(215)
文物研究
遼金元鐵工圖表三維解讀/萬欣(229)
一座遼代石棺的科學保護與復原/王賀 劉志勇 許正雄 齊軍(274)
簡述朝陽博物館館藏遼代石棺四神像/王冬冬(286)
建平博物館館藏遼三彩/張微(295)
淺析朝陽北塔出土遼代白瓷器/張海莉(301)
碑志研究
《許國公墓志銘》為贗品說/劉鳳翥(311)
遼代《耶律延□墓志銘》校勘補述/王玉亭 姝雯葛華廷 王青煜(314)
遼《孟初墓志》考/楊亦武(323)
金代黃斡窩魯不墓志考釋/周峰(334)
遼寧北票金代長壽院殘碑考釋/都惜青 姜洪軍(340)
書評
根與魂和靈與肉的再現:《大遼詩后》/張志勇(351)
《遼朝政治中心研究》評介/張燁 孫偉祥(355)
《遼金歷史與考古》征稿啟事(361)
- >
我與地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月亮虎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