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孔子家語新譯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7019720
- 條形碼:9787567019720 ; 978-7-5670-1972-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孔子家語新譯 本書特色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本案例集圍繞海南省脫貧攻堅“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進程中,涌現出的感人至深、奮發向上、自力*生、樂于奉獻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跡,通過“聽脫貧戶講脫貧故事,講脫貧經驗”,呈現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鮮活、生動的人和事。講好身邊故事助力脫貧攻堅,通過身邊生動的實例,從思想上淡化貧困戶“貧困意識”,激發貧困戶脫貧的斗志和決心,增強脫貧的信心。
孔子家語新譯 內容簡介
本書以敘事的形式詳細記錄了孔子與其弟子的事跡、言談與思想, 生動塑造了孔子的人格形象。《孔子家語》究竟出自何人之手, 成于何時, 千百年來, 聚訟紛紜, 莫衷一是。但是隨著大批文獻的出土, 尤其是河北定州八角廊漢墓竹簡、安徽阜陽雙古堆漢墓木牘和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的發現, 王肅偽造此書一說不攻自破, 對《孔子家語》的研究從此柳暗花明。《孔子家語》被越來越多的人所重視。
孔子家語新譯 目錄
相魯**
始誅第二
王言解第三
大婚解第四
儒行解第五
問禮第六
五儀解第七
卷第二
致思第八
三恕第九
好生第十
卷第三
觀周第十一
弟子行第十二
賢君第十三
辯政第十四
卷第四
六本第十五
辯物第十六
哀公問政第十七
卷第五
顏回第十八
子路初見第十九
在厄第二十
人官第二十一
困誓第二十二
五帝德第二十三
卷第六
五帝第二十四
執轡第二十五
本命解第二十六
論禮第二十七
卷第七
觀鄉射第二十八
郊問第二十九
五刑解第三十
刑政第三十一
禮運第三十二
卷第八
冠頌第三十三
廟制第三十四
辯樂解第三十五
問玉第三十六
屈節解第三十七
卷第九
七十二弟子解第三十八
本姓解第三十九
終記解第四十
正論解第四十一
卷第十
曲禮子貢問第四十二
曲禮子夏問第四十三
曲禮公西赤問第四十四
參考文獻
孔子家語新譯 節選
《孔子家語新譯》: 相魯** 原文 孔子初仕,為中都宰①。制為養生送死之節,長幼異食,強弱異任,男女別涂,路無拾遺,器不雕偽。為四寸之棺,五寸之槨②,因丘陵為墳,不封不樹。行之一年,而西方之諸侯則焉。 定公③謂孔子曰:“學子此法以治魯國,何如?” 孔子對曰:“雖天下可乎,何但魯國而已哉!” 于是二年,定公以為司空④,乃別五土之性⑤,而物各得其所生之宜,咸得厥所⑥。 先時,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⑦,孔子溝而合諸墓⑧焉。謂季桓子⑨曰:“貶君以彰己罪,非禮也。今合之,所以掩夫子之不臣。” 由司空為魯大司寇⑩,設法而不用,無奸民。 注釋 ①中都宰:中都城的地方長官。孔子在魯定公時代歷任中都宰、司空、司寇等職,后因不滿季桓子所為而棄官。中都,古時魯國的一個城鎮,在今山東省汶上縣。宰,地方長官。 ②槨:棺材外面的套棺。 ③定公:魯國第二十五任君主,姬姓,名宋。魯昭公的弟弟。承襲魯昭公擔任魯國君主,在位十五年。 ④司空:主管工程建設的官員,六卿之一。 ⑤別五土之性:本句指區別五種不同的地理狀況種植不同的植物。五土,“一曰山林,二曰川澤,三曰丘陵,四曰墳衍,五曰原隰(xí)”。墳衍,肥沃平曠的土地。原隰,廣平低濕之地。 ⑥咸得厥所:全部得到充分利用。咸,普遍,都,全部。厥,代詞,其、他的、他們的。 ⑦季氏葬昭公于墓道之南:因季平子與魯昭公生前有怨,在魯昭公去世后季平子把他安葬在魯國先王陵寢的墓道南面,故意將昭公墓不能和先君墓葬相連,以泄私憤。 ⑧溝而合諸墓:通過通道將多個墓連接合成同一墓域。溝,挖溝。 ⑨季桓子:季孫斯,謚桓,季平子之子。魯國自定公到哀公初年的執政上卿。 ⑩大司寇:主管刑獄的官員,為六卿之一。 譯文 孔子剛做官時,擔任的是中都邑的行政長官。在任期間,他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使老百姓生有所養、老有所依、死有所葬。他提倡按照年紀的長幼吃不同的食物,根據能力的大小承擔不同的工作,男女走路各走一邊(不同行),對他人遺失的東西不據為已有,所用器物不求浮華雕飾。人去世后從簡入殮,棺木厚不超過四寸,槨木厚不超過五寸,墓穴建在丘陵地帶,不建奢侈的陵墓,既沒有封土堆墳,也不種植樹木作為標志。這樣的制度施行一年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魯國以西的各諸侯國都紛紛效法。 魯定公對孔子說:“如果用您的施政方法來治理魯國,您看怎么樣?” 孔子回答說:“就是整個天下也足以治理好,更不用說治理好魯國這樣一個諸侯國了!” 于是,就在第二年,魯定公任命孔子做了魯國的司空。孔子根據地質情況,把山林、湖泊、丘陵、平原、沼澤等區分開來,各種農作物和植物都種植在適宜的環境里,取得了物阜民豐的成效。 在此之前,季平子在魯昭公去世后把他安葬在魯國先王陵寢的墓道南面(因季平子與魯昭公生前有怨,他故意使昭公不能和先君葬在一起,以泄私憤),孔子做司空后,派人挖出一條通道把魯昭公的陵墓與先王的陵墓圈連到一起。孔子對季平子的兒子季桓子說:“令尊本想以此羞辱魯昭公,但這種行為是大逆不道的,是破壞禮制的行為。現在我用通道把陵墓連到一起,這樣就可以掩蓋令尊不守君臣之道的罪名了。” 后來,孔子又由司空升職為魯國的大司寇,他在這一職位上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條文,國民安居樂業,幾乎沒有作奸犯科之人。 原文 定公與齊侯①會于夾谷②,孔子攝相事,曰:“臣聞有文事者必有武備,有武事者必有文備。古者諸侯并出疆,必具官以從,請具左右司馬③。”定公從之。 至會所,為壇位,土階三等,以遇禮相見,揖讓而登。獻酢④既畢,齊使萊人以兵鼓噪,劫定公。孔子歷階⑤而進,以公退,曰:“士,以兵之。吾兩君為好,裔夷⑥之俘敢以兵亂之,非齊君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倡⑦好,于神為不祥,于德為愆義,于人為失禮,君必不然。”齊侯心怍,麾而避之。 有頃,齊奏宮中之樂,俳優侏儒戲于前。孔子趨進,歷階而上,不盡一等,曰:“匹夫熒侮⑧諸侯者,罪應誅。請右司馬速刑焉!”于是斬侏儒,手足異處。齊侯懼,有慚色。 將盟,齊人加載書曰:“齊師出境,而不以兵車三百乘從我者,有如此盟。” ……
孔子家語新譯 作者簡介
伊詠,1965年生,出生于山東蒙陰。2011年獲英國利茲城市大學博士學位,現為常州大學周有光語言文化學院教授,曲阜師范大學翻譯學院碩士研究生導師。發表SSCI論文兩篇,主持江蘇省社科和教育部社科翻譯研究課題各一項。譯有《心靈生態化之旅》等書。
- >
莉莉和章魚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經典常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