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54994
- 條形碼:9787115554994 ; 978-7-115-55499-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本書特色
從消費者偏好的角度出發,基于科學的市場調研,準確獲取消費者偏好信息,探究有機食品信任屬性的消費者偏好及其強化策略,可以幫助企業鎖定目標群體,制定可行的營銷策略。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從消費者偏好的角度出發, 基于嚴謹的經濟學理論和復雜的計量模型, 測算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支付意愿, 研究有機食品的品種差異、屬性評價、標簽信任等對支付意愿的影響, 探究有機食品信任屬性的消費者偏好及其強化策略, 以及消費者對有機食品標志與品-牌商標的多種偏好關系等問題, 為有機食品企業的STP營銷戰略、產品定價策略及提升溢價策略等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目錄
第 1 部分
研究概述與文獻綜述
第 1 章 研究概述 3
1.1 問題的提出 3
1.2 研究界定 7
1.2.1 概念界定 7
1.2.2 對象界定 8
1.2.3 時空界定 9
1.3 研究意義與價值 9
1.4 研究目標與內容 11
1.4.1 研究目標 11
1.4.2 研究思路 12
1.4.3 研究內容 12
1.5 研究方法與數據 15
1.5.1 研究方法 15
1.5.2 數據來源 17
1.6 創新之處 21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第 2 章 文獻綜述 23
2.1 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偏好研究 23
2.1.1 消費者對有機食品的支付意愿及其影響因素研究 23
2.1.2 消費者對有機食品信任屬性的偏好研究 27
2.2 消費者對品牌與可追溯的偏好研究 30
2.2.1 消費者對品牌的偏好研究 30
2.2.2 消費者對可追溯的偏好研究 31
2.3 測量支付意愿的研究方法 36
2.3.1 CVM 36
2.3.2 CE 和 EA 37
2.3.3 CVM、CE 和 EA 的比較 38
2.4 對已有研究的簡要評述 39
第 2 部分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及其影響因素
第 3 章 有機食品消費者偏好的品種差異及其影響因素 45
3.1 引言 45
3.2 文獻回顧與理論框架 46
3.2.1 文獻回顧 46
3.2.2 理論框架 48
3.3 研究方法 49
3.3.1 雙邊界二分式 CVM 49
3.3.2 WTP 均值的計算 50
3.3.3 WTP 的影響因素及模型設定 51
3.4 問卷設計與數據來源 53
3.4.1 問卷設計 53
3.4.2 調查實施與樣本特征 55
·2
目 錄
3.5 結果分析 56
3.5.1 雙邊界二分式 CVM 的四種回答結果 56
3.5.2 WTP 均值及溢價 59
3.5.3 影響 WTP 的因素分析 61
3.6 結論與討論 65
3.6.1 研究結論 65
3.6.2 管理啟示 67
3.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68
第 4 章 屬性評價和標簽信任對有機食品消費者偏好的影響 71
4.1 引言 71
4.2 理論框架與假說 72
4.2.1 屬性評價對有機食品支付意愿的影響機制 72
4.2.2 標簽信任對有機食品支付意愿的影響機制 73
4.3 計量模型 74
4.4 問卷與數據 76
4.4.1 問卷設計 76
4.4.2 數據描述 77
4.5 實證分析 78
4.5.1 變量選擇 78
4.5.2 實證模型 79
4.5.3 實證結果 80
4.6 結論與討論 81
4.6.1 研究結論 81
4.6.2 管理啟示 81
4.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82
3·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第 3 部分
有機食品信任屬性的消費者偏好及其強化策略
第 5 章 消費者對有機食品屬性偏好的驅動機制:利己 vs 利他 85
5.1 引言 85
5.2 理論框架與假說 87
5.3 研究方法 90
5.3.1 研究思路 90
5.3.2 研究設計與計算方法 90
5.4 數據來源 94
5.4.1 消費者抽樣及其樣本特征 94
5.4.2 調查內容及調查誤差控制 95
5.4.3 調查實施及其結果統計 98
5.5 結果分析 100
5.5.1 Biprobit 模型估計結果、WTP 均值及其溢價率 100
5.5.2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和環境保護屬性的支付意愿比較 105
5.5.3 有機食品不同屬性支付意愿之間的嵌入效應 107
5.6 結論與討論 108
5.6.1 研究結論 108
5.6.2 管理啟示 109
5.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110
第 6 章 信任對有機食品消費者偏好的強化效果與作用機制 112
6.1 引言 112
6.2 理論框架與假說 113
6.3 研究方法 116
6.4 問卷設計與數據來源 118
6.4.1 問卷設計 118
6.4.2 調查實施與數據描述 119
·4
目 錄
6.5 結果分析 123
6.5.1 信任水平與各主體行為信任度的相關性分析 123
6.5.2 有機碼對消費者偏好的強化效果 125
6.5.3 信任水平對支付意愿的影響分析 128
6.6 結論與討論 131
6.6.1 研究結論 131
6.6.2 管理啟示 132
6.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133
第 4 部分
有機食品品牌化的消費者偏好及其標識策略
第 7 章 食品差異化標識策略選擇:品牌商標還是有機標簽 137
7.1 引言 137
7.2 理論框架與假說 138
7.3 研究方法 141
7.3.1 雙邊界二分式 CVM 141
7.3.2 WTP 均值的估計 142
7.4 問卷設計與數據來源 143
7.4.1 問卷設計 143
7.4.2 調查實施與數據描述 144
7.5 結果分析 146
7.5.1 消費者對品牌商標與有機標簽的關注、信任及屬性評價差異 146
7.5.2 假說 1 的檢驗:品牌食品與有機食品的 WTP 比較 148
7.5.3 影響品牌商標與有機標簽 WTP 的因素分析及比較 150
7.6 結論與討論 154
7.6.1 研究結論 154
7.6.2 管理啟示 156
7.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157
5·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第 8 章 有機食品標志與品牌商標的聯合效應:替代效應還是互補
效應 160
8.1 引言 160
8.2 理論框架與假說 161
8.3 研究方法 164
8.3.1 研究思路 164
8.3.2 研究設計與計算方法 164
8.4 數據來源 169
8.4.1 消費者抽樣及其樣本特征 169
8.4.2 調查內容及調查誤差控制 171
8.4.3 調查實施及其結果統計 174
8.5 結果分析 176
8.5.1 Biprobit 模型估計結果與 WTP 均值 176
8.5.2 假說 1 的檢驗:有機食品標志與品牌商標的替代互補關系 180
8.6 結論與討論 184
8.6.1 研究結論 184
8.6.2 管理啟示 185
8.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186
第 9 章 食品“品牌有機”聯合標簽的實施策略:品牌先行還是有機
先行 188
9.1 引言 188
9.2 理論框架與假說 189
9.3 研究方法 192
9.3.1 研究思路 192
9.3.2 研究設計與計算方法 192
9.4 數據來源 197
9.4.1 消費者抽樣及其樣本特征 197
9.4.2 調查內容及調查誤差控制 198
9.4.3 調查實施及其結果統計 200
·6
目 錄
9.5 結果分析 202
9.5.1 Biprobit 模型估計結果與 WTP 均值 202
9.5.2 疊加順序對品牌有機食品 WTP 的影響 207
9.6 結論與討論 208
9.6.1 研究結論 208
9.6.2 管理啟示 209
9.6.3 局限與未來研究 210
第 5 部分
研究總結
第 10 章 研究結論、營銷管理啟示與未來研究展望 213
10.1 主要結論 213
10.2 營銷管理啟示 215
10.3 研究不足與未來展望 217
參考文獻 221
附 錄 233
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偏好、標識策略與營銷管理研究 作者簡介
鄭明賦 北京工商大學市場營銷系副主任。中國人民大學管理學博士(2016),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市場營銷系博士后(2016-2018年)。2018年6月加入北京工商大學商學院市場營銷系,主講市場營銷學、零售管理和Retail Management(全英文)課程。近五年來,曾參與多個國家ji和省部級項目,以獨立作者或第1作者身份發表論文近10篇,全國百篇優-秀管理案例1篇。多次在JMS、CMAU、MSI、CSFAE和ICAMA等國內外會議上進行學術論文匯報,論文曾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庫全文轉載。研究領域包括消費者行為、商業模式、營銷模型和零售管理等。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