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以利為利:財政關系與地方政府行為
-
>
立足飯碗 藏糧于地——基于中國人均耕地警戒值的耕地保護視角
-
>
營銷管理
-
>
茶葉里的全球貿易史(精裝)
-
>
近代華商股票市場制度與實踐(1872—1937)
-
>
麥肯錫圖表工作法
-
>
海龜交易法則
多邊談判僵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2073352
- 條形碼:9787562073352 ; 978-7-5620-7335-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多邊談判僵局 本書特色
談判常常會陷入僵局狀態。 陷入僵局,意味著談判進程中止,中止中蘊含希望,也存在沖突升級的風險。 如何避免僵局和打破僵局,恰恰是談判技藝的關鍵所在。本書聚焦多邊談判的場景,通過對典型多邊談判僵局的案例分析,研究談判僵局產生的原因、后果和各種應對策略。 本書首次在學理上嚴謹定義了"僵局"的含義和類型,并針對多邊談判僵局成因開創性地提出六種假說,這對談判理論建構和談判實務操作都具有重大價值。 本書的獨特價值在于,通過深入考察僵局問題,促進我們更進一步、更具體地深入理解談判問題。 無論是談判領域的學生、研究人員、教師或學者,還是從事談判和外交工作的人員,都會對本書產生興趣。
多邊談判僵局 內容簡介
本書側重于從多邊環境中僵局的概念、原因和后果出發,并分析了可用來打破僵局的戰略類型。 從僵局的的定義開始,對僵局的發生進行假設,并提出解決方案。 本書的特別之處在于它對僵局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對具體談判問題的深入了解。 直接關系到學生、研究人員、教師和學者的談判,也將引起參與談判和外交的實踐者的興趣。
多邊談判僵局 目錄
總 序
撰稿人簡介
致 謝
導 論
僵局剖析:定義、類型及其參與者
成因和對策
本書的結構
學術價值
**部分 多學科觀點
第1章 僵局的政治學分析
第2章 從布雷頓森林到哈瓦那:歷史視角中的多邊僵局
第3章 通過談判擺脫罷工僵局
第4章 通過訴訟擺脫僵局:以世界貿易組織、歐盟和聯合國為例
第二部分 案例分析
第5章 跨越大西洋的談判僵局:多哈談判中的國內政治和互不妥協
第6章 知彼:世界貿易組織中的不確定性與僵局
第7章 達成協議:氣候變化談判中的美國
第8章 非正式談判過程在打破僵局中的作用:以聯合國安理會為例
第9章 科索沃國際政策談判
第10章 超越談判僵局:調停和領導權更替的重要性
第11章 結論與未來研究
結 論 作為證據的案例研究:經驗與教訓
理論和案例分析
證明假設和對策組合
擴展概念和假設
展望未來
參考文獻
索 引
多邊談判僵局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阿姆里塔·納利卡(Amrita Narlikar)是劍橋大學政治與國際研究系國際政治經濟學高級講師、達爾文學院研究員。在2004年被任命為劍橋大學講師之前,她曾擔任埃克塞特大學常任講師、牛津大學圣約翰學院初級研究員以及耶魯大學訪問學者。她的獨著包括:《國際貿易與發展中國家:關貿總協定和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聯盟》(2003)、《世界貿易組織:簡要介紹》(2005)以及《新興大國:如何成為和管理新興大國》(2010)。 譯者簡介: 王 鵬 北京大學法學學士、經濟學學士、法學碩士,現就職于北京市競天公誠律師實務所。 胡玲玲 北京大學法學學士、法學碩士,現就職于中國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局。 金飛艷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刑事法評論》編輯,參與編寫以及翻譯多部著作。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