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219346
- 條形碼:9787570219346 ; 978-7-5702-1934-6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本書特色
★埃托雷·馬約拉納——意大利理論物理學家,費米眼中“能與伽利略和牛頓比肩,卻不通人情事理的天才”。
★他的離奇失蹤事件引發了本書關于“真實”問題的精彩哲學討論,是物理學與哲學的一次美妙邂逅。
★“我們一旦假定一個系統的真實狀態本身是不可認知的,統計模型就變得不可或缺,并且只能取代現實!
★堪稱阿蘭·巴迪歐《追尋消失的真實》“姊妹篇”。不同的是,巴迪歐運用了數學理論,阿甘本則從物理學角度切入。
★特別附錄馬約拉納放棄發表的文章《統計規律在物理學和社會科學中的價值》。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內容簡介
在本書中, 意大利著名思想家吉奧喬·阿甘本借由馬約拉納離奇失蹤這個事件來探討“真實”的問題。眾所周知, “真實”向來是哲學的核心議題, 歷代的哲學家對此進行了深入研究。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目錄
總 序丨重拾拜德雅之學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附 錄丨統計規律在物理學和社會科學中的價值(埃托雷·馬約拉納)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節選
一些為量子力學基礎作出貢獻的科學家本身也對它的概率性特征提出批判。比如,拓展了量子粒子波粒二象性理論的路易·德·布羅意試圖對這種二象性作出非概率性的詮釋,以便讓其在大體上符合經典物理學的框架,但這一詮釋卻被尼爾斯·玻爾、馬克斯·玻恩、海森堡和狄拉克等科學家的主流詮釋否定。德·布羅意對這一主流詮釋作出了這樣的評價:“[它]兼顧了波動性和粒子性,但任由這些想法如幽靈一般存在。他們沒有像我一樣試圖將它們在一個清晰的時空表達的框架內整合起來。微粒不再有一個明確的位置、速度和軌道。它只能在被觀察和測量時呈現確定的位置、能量和動量。因此,在每一個時刻都擁有一系列可能的運動位置和狀態,在測量的瞬間以一定的概率實現,在這個轉瞬即逝的無法于時空中確定的粒子旁,連規則的波都不再有經典物理學中一個物理實在所擁有的特征:只是一個數學函數,這個函數用來表示對粒子進行觀察或測量所得到的不同結果的概率!
為量子物理學作出決定性貢獻的愛因斯坦直到*后都對純概率的詮釋持保留意見。1935 年,他和鮑里斯·波多爾斯基、納森·羅森在《物理評論》(Physical Review)上聯合發表了一篇題為“能認為量子力學對物理實在的描述是完備的嗎?”(Can Quantum-Mechanical Description of Physical Reality Be Considered Complete?)的文章。在文中,他們的論點是,在量子力學系統里,既然對兩個物理量中一個量的認知會阻礙對另一個量的認知(玻爾提出的互補原理[principio di complementarità]),那么,要么波函數提供的對實在的描述是不完備的,要么兩個量同時存在。文章在結尾部分肯定了一個完備的物理理論存在的可能性。玻爾立刻在同一份雜志上發文反駁。根據他的互補原理,不能同時給予兩個互補的變量(比如,一個粒子的位置和動量)一個確定值。根據量子原則,測量儀器與被測物體之間存在相互作用,這意味著必須拋棄經典科學的因果性:在量子力學中,自然規律永遠不會完全地決定時間與空間中所發生的事件。每一個發生的事件都取決于偶然與概率。正是在此文的結尾部分,玻爾略帶尖刻卻不無道理地提醒到:愛因斯坦試圖批判的量子物理的概率性特征,無非是廣義相對論的一個結論,“這一自然哲學的新特征意味著徹底地重新審視我們對物理實在的態度。與之平行的是廣義相對論在本質上改變了所有關于物理現象的絕對特性的觀點”。實在在統計學意義上的改變,正是愛因斯坦終生未能解決的難題——他本人的思想也不乏矛盾。
在愛因斯坦與玻爾的爭論發生幾個月后,量子物理學奠基人中哲學基礎*好的科學家薛定諤提出了一個后來被稱為“貓的悖論”(paradosso del gatto)的實驗。他首先再次強調,根據主流的詮釋,不可能像在經典物理學中那樣描述物體,因而需要用純粹的概率性來表達。在觀察者介入并開始測量之前,物理系統的變量沒有確定的值。測量它們并不意味著確定它客觀上擁有的值。測量的操作不可挽回地改變了系統,但操作之前,在概率的表述中被觀察的粒子可以說同時處于所有它可能占據的位置。在兩種不同狀態的情況下,可能處于兩種狀態的任一組合。
在這里,薛定諤引入了一個關于貓的“荒誕的案例”,我們必須假定它既生又死:“我們甚至可以設置出相當荒謬的案例來。把一只貓關在一個封閉的鐵容器里面,并裝上一些可怕的儀器(注意必須確保這儀器不被容器中的貓直接干擾):在一臺蓋革計數器內放入極少量放射性物質,量極小,以保證在一小時內,至少有一個原子衰變的概率與沒有任何原子衰變的概率相同;假若衰變發生,蓋革計數管會放電,通過繼電器啟動一個榔頭,榔頭會打破裝有氰化氫的燒瓶。經過一小時以后,若沒有發生衰變,則貓仍存活;而當**個原子衰變時,貓將被毒死。用來描述概率性狀態的波函數表達出了活貓與死貓(原諒我的措辭[sit venia verbo])各半糾纏在一起的狀態!敝挥写蜷_盒子,觀察者才能迫使系統(貓)明確地處于兩種狀態之一(生或死)。
顯然,正如西蒙娜·薇依所說,量子力學中的悖論來自對概率概念的無條件采用,卻未對這一概念作出足夠的思考。無論是對正統理論的擁護者來說,還是對批評者來說,觀測前后系統的狀態都不是真實的狀態,而是一個概率性的狀態。概率性是一個特殊形式的實在,人們只能將它作為一個悖論來思考(例如,一個粒子可能同時處于A、B 兩個狀態)?墒,將概率當作一個真實存在的事物來表述,這合理嗎?換言之,問題的關鍵是關于概率或者說可能性的本體論研究——既然概率無非是以某種方式獲得了特性的可能性。這里有必要遵從薇依的建議對概率的概念本身著重加以研究。
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作者簡介
吉奧喬·阿甘本(Giorgio Agamben,1942— ),意大利哲學家,當代最富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代表作為“神圣人”系列。拜德雅已出阿甘本著作:《語言的圣禮:誓言考古學》(“神圣人”II,3)、《寧芙》、《奇遇》、《普爾奇內拉或獻給孩童的嬉游曲》、《品味》、《什么是哲學?》、《什么是真實?物理天才馬約拉納的失蹤》。 譯者簡介
溫琰,自由譯者。本科畢業于南京師范大學文科基地班,研究生畢業于博洛尼亞大學戲劇理論專業。目前任教于博洛尼亞大學翻譯系。 校者簡介
WUXU,非盈利研究機構,于2017年在博洛尼亞成立,關注意大利社會現狀、歐洲與東亞文化交流、跨學科研究和當代藝術實踐,旨在建立一個研究者的聯合體。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經典常談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莉莉和章魚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唐代進士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