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利維坦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017510
- 條形碼:9787100017510 ; 978-7-100-01751-0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利維坦 內容簡介
《利維坦》全書分為四部分。部分開宗明義宣布了作者的徹底唯物主義自然觀和一般的哲學觀點,聲稱宇宙是由物質的微粒構成,物體是獨立的客觀存在,物質永恒存在,既非人所創造,也非人所能消滅,一切物質都于運動狀態中。第二部分是全書的主腐朽 ,主要描述自然狀態中人們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權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們相互間同意訂立契約,放棄各人的自然權利,把它托付給某一個人或一個由多人組成的集體,這個人或集體能把大家的意志化為一個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統一為一個人格;大家則服從他的意地志,服從他的判斷。第三部分《論基督教國家》旨在否認自成一統的教會,抨擊教皇掌有超越世俗政權的大權。第四部分《論黑暗的王國》,其主要矛頭是針對羅馬教會,大量揭發了羅馬教會的腐敗黑暗、剝削領婪的種種丑行劣跡,從而神的圣潔尊崇,教會的威嚴神秘,已經在霍布斯的筆下黯然失色。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利維坦 目錄
**部分 論人類
**章 論感覺
第二章 論想象
第三章 論想象的序列或系列
第四章 論語言
第五章 論推理與學術
第六章 論自覺運動的內在開端——(通稱激情);以及表示這些開端的術語
第七章 率討論的終結或決斷
第八章 論一般所謂的智慧之德以及其反面的缺陷
第九章 論各種知識的主題
第十章 論權勢、身價、地位、尊重及資格
第十一章 論品行的差異
第十二章 論宗教
第十三章 論人類幸福與苦難的自然狀況
第十四章 論**與第二自然律以及契約法
第十五章 論其他自然法
第十六章 論人、授權人和由人代表的事物
第二部分 論國家
第十七章 論國家的成因、產生和定義
第十八章 論按約建立的主權者的權利
第十九章 論幾種不同的按約建立和國家和主權的繼承問題
第二十章 論宗法的管轄權與專制的管轄權
第二十一章 論臣民的自由
第二十二章 論臣民的政治團體和私力團體
第二十三章 論主權者的政務大臣
第二十四章 論國家的營養與生殖
第二十五章 論建議
第二十六章 論民約法(市民法)
第二十七章 論罪行、宥怒與減罪
第二十八章 論賞罰
第二十九章 論國家致弱或解體的因素
第三十章 論主權代表者的職責
第三十一章 論自然的上帝國(天國)
第三部分 論基督教體系的國家
第三十二章 論基督教體系的政治原理
第三十三章 論《圣經》篇章的數目、年代、范圍、根據和注疏家
第三十四章 論《圣經》各章中圣靈、使者和神感的意義
第三十五章 天國、圣、圣潔和圣餐在《圣經》中的意義
第三十六章 上帝的道和先知的言詞
第三十七章 論奇跡和它的用處
第三十八章 論永生、地獄、得救、來世和贖罪在《圣經》中的意義
第三十九章 教會一詞在《圣經》中的意義
第四十章 亞伯拉罕、摩西、大祭司和猶太諸王的上帝國的權利
第四十一章 論我們神圣救主的職分
第四十二章 論教權
第四十三章 論被接受進入天國的必要條件
第四部分 論黑暗的王國
第四十四章 論誤解《圣經》所產生的靈的黑暗
第四十五章 論外邦人的魔鬼學及其他宗教殘余
第四十六章 空虛的哲學和神怪的傳說所造成的黑暗
第四十七章 論這種黑暗所產生的利益以及其歸屬于誰的問題
綜述與結論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利維坦 節選
《利維坦》: 儀容是權勢,因為它征兆著善,使婦人與陌生人見愛。 學識是一種微小的權勢,因為它在任何人身上都不是很顯著,因而也不易被人公認;而且除開在少數人身上以外,連小權勢都不是,在這些人身上也只限于少數事物。因為學問的本質規定它除開造詣很深的人以外就很少有人能知道它。 公共事業的技藝,如修筑城堡、制造兵器與其他戰爭武器的技藝,由于有助于國防與戰爭勝利,所以便是權勢。雖然產生這一切的母親是一種學術——數學,但由于它們要通過藝人之手才見之于世,世人把接生婆當成產婦了,所以便認為這一切都是由藝人產生的。 人的價值或身價正像所有其他東西的價值一樣就是他的價格;也就是使用他的力量時,將付與他多少。因之,身價便不是絕對的,而要取決于旁人的需要與評價。善于帶兵的人在戰時或戰爭危機緊迫時價格極高,但在平時則不然。學識淵博、廉潔奉公的法官在平時身價極高,在戰時就未免遜色。對人來說,也和對其他事物一樣,決定行市價格的不是賣者而是買者。即使讓一個人(像許多人所做的那樣),盡量把自己的身價抬高,但他們真正的價值卻不能超過旁人的估價。 互相評價的表示一般稱為尊重或輕視。高度評價一個人就是尊重,低度評價則為輕視。但這兒所謂的高低,要以對于一個人對于自己的估價來理解。 一個人在公眾中的身價,也就是國家賦予他們的身價,一般稱之為地位。這種國家賦予的身價要通過發號施令、裁斷訴訟、公共職務等職位來估定,或者是通過專為顯示這種身價的稱號或名義來估定。 為任何事務而求助于某人就是尊重他,因為這就說明我們認為他有幫助別人的力量。幫助的事情愈困難,尊重就愈大。 服從就是尊重,因為一個人如果認為別人沒有力量幫助或傷害自己,就不會服從他。因此,不服從就是輕視。 饋與厚禮就是尊重,因為這是要購求他的保障,并承認他有權勢。贈與微物就是輕視,因為這不過是略施小惠,說明自己認為,所需要者只是些小的幫助而已。 盡心為人謀福利就是尊重,阿諛逢迎也是這樣,因為這說明我們在尋求他的保障或幫助,反之,無視其福利則是輕視。 在任何便宜事情上對人退讓就是尊重,因為這就是承認對方的權勢超過自己;反之,擅越占取則是輕視。 對人顯示愛或畏懼的任何跡象都是尊重,因為愛或畏懼就是高度評價。輕蔑或愛懼不及所期望的程度便是輕視,因為這是評價不足。 頌揚、推崇或稱道其福祉都是尊重,因為除開善、權勢和福以外就沒有受推崇的東西了。反之,詬罵、嘲笑或憐憫則是輕視。 以尊敬的態度說話或 ……
漢譯世界學術名著叢書利維坦 作者簡介
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年4月5日—1679年12月4日)英國政治家、哲學家。生于英國威爾特省一牧師家庭。早年就學于牛津大學,后做過貴族家庭教師,游歷歐洲大陸。他創立了機械唯物主義的完整體系,指出宇宙是所有機械地運動著的廣延物體的總和。他提出“自然狀態”和國家起源說,指出國家是人們為了遵守“自然法”而訂立契約所形成的,是一部人造的機器人,反對君權神授,主張君主專制。他把羅馬教皇比作魔王,僧侶比作群鬼,但主張利用“國教”來管束人民,維護“秩序”。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月亮與六便士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月亮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